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之我见

时间:2022-05-31 06:00:08

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之我见

摘 要:笔者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善于观察,积累素材;二、勤于吸收,借鉴写法;三、勇于创新,张扬个性;四、多元评价,给予动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写法;个性;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40-1

一、善于观察,积累素材

写文章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总是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将观察、思索、感悟贯穿于生活的每一天,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能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1.深入生活,丰富感受。叶圣陶先生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然而当下的中学生却感觉生活单调,作文无从下手。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常常组织学生投入自然,走向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体验情境,丰富情感,收集资料,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写作内容,解决素材的问题。

2.开展活动,积累素材。笔者常常在班级或校园里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同时又能为作文教学服务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如,在鸟语花香的季节,举行“在诗词中寻觅春天”的活动;在“十一”国庆节举办“爱我中华优秀诗歌朗诵会”,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开展“我为长辈献爱心”的温馨行动;在学雷锋活动的日子里,组织“我为班级添光彩”活动……学生是活动的策划者与参与者,每一次活动都会给予学生一次情感的体验与心灵的洗礼,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鲜活的素材,让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习作应运而生,精彩纷呈。

二、勤于吸收,借鉴写法

1.注重课内积累。阅读教学是通过文本学习语言、接受信息的过程,其中伴随着情绪的体验、形象的再创造以及认识的升华。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阅读所得迁移到习作之中,如通过分析课题,体会拟题技巧;通过对分析重点语段,领会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品鉴精彩语句,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人物性格,积累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研究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写法,训练学生编写提纲、谋篇布局的能力。

2.注重课外积累。(1)积累名言、警句、俗语等佳句,为我所用。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注意积累前人留下的名言、警句、俗语等。在诵读感悟的基础上,把积累的名言警句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其文采更美、文化含量更高。(2)推荐相关的读物,营造阅读氛围。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标要求的必读书目之外,针对个人实际,坚持阅读一些充满时代气息、有品位的报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等。其中的美文佳作会使学生将其自觉地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产生共鸣,为自己的写作积蓄情感与思想。

三、勇于创新,张扬个性

1.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能让读者眼前一亮的与众不同的优秀文章就应当涂上个性化的色彩,展现感人至深的力量,这是个性化作文的真正魅力之所在。教师在传授学生各种写作方法的同时,还应注意“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大胆地有创意地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初中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学生在作文中表现的个性应该得到教师尊重和保护。教师的责任在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指点和鼓励。

2.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在一次习作训练中,笔者指导学生完成一篇题为《成长路上,有你牵手》的习作,其中有一位学生的习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在他的作文中,“你”既不是自己的家长,也不是自己老师和同学,而是世界名著《安徒生童话》。虽然习作语言不太精彩,文章结构不太新颖,但是笔者首先肯定了习作与众不同的构思,表现出了一定的个性。在笔者的指导和鼓励下,这位同学对习作进行了反复修改,质量一步步提升,最终打磨成了一篇佳作。笔者常常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和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但在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的同时,教师也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领,杜绝不健康的非主流的言论在学生习作中大行其道。

四、多元评价,给予动力

1.当众朗读,榜样示范。学生作文是学生思维的结晶,记录着学生文笔及思想进步的足迹。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笔者总能满怀爱心地对待每一篇作品,一旦发现优秀习作,便利寻找机会亲自或让小作者在全班当众朗读,把惊喜、鼓励和期盼带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便感受到了老师对作文的重视而不敢懈怠。于是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激发,他们时时关注身边变化,感悟人间冷暖。

2.实行面批,平等对话。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重视,学生在写作上亦是如此。笔者在习作评改中始终坚面批,珍视每一次围绕习作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的机会。笔者总是先赞赏作文中的亮点,给学生树立自信,让其获得成功感,然后再指出习作中的不足,春风化雨,润泽心田。

3.交流合作,互批互改。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互批互改前要先给学生讲清本次习作的标准,再引导学生根据标准作出中肯评价。实践证明,交流合作、互批互改是提高学生修改文章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4.评语给力,真情涌动。学生的习作不但是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世界观的集中反映。笔者给学生习作写的评语不仅有写作方法的建议,还有针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进步给予的肯定与引导。同时,笔者还能站在尊重、理解学生的角度,使用肯定式、商榷式、对话式、情感式的评语,跟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交流,以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位学生都喜欢作文,从而有效提高全班学生的习作水平。

上一篇:大班主题画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下一篇:在智慧的等待中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