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位一体”模型的高职教学资源系统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05-31 08:15:50

基于“三位一体”模型的高职教学资源系统化建设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课堂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的主要内容,利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三位一体”教学资源系统的概念模型,结合该模型具体阐述教学资源系统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此研究对整体把握教学资源的设计思想,促进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教学资源;系统化;概念模型;高等职业教育

1 背景

对教学资源的研究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自从20世纪30年代视听教学兴起以来,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从广义上讲,教育资源是指一切支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可利用条件,包括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经费等;从狭义上讲,教育资源是指直接对具体教学活动起促进作用的资源,如教材、课件、教案、教学录像、实验设备、教学环境等。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资源的概念中加入了数字化元素。于是,以网络平台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很多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教学资源库不是堆叠的数字化资料,而是面向专业教学和行业应用的资源库,是数字化的教学平台和学习环境,对于提高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从有关调查研究中发现,目前教学资源库依然存在设计思想滞后、建设和管理混乱、更新少、资源格式不规范、服务水平差、重建设轻利用、资源库和教学活动两张皮等问题。

职业教育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地位,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这个目标来开展,因此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中的教学资源建设也应该站在整体的高度进行。笔者以教学资源的狭义概念为对象,试图用系统化的方法对高职教学资源建设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

2 高职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一般规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突出“实用”和“实训”等特点。因此,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形成高职专业教学的两块主阵地;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教学也成为了高职专业教学的重要平台,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加快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这三种教学形式中的资源建设构成了高职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课堂教学资源

尽管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已经成为共识,但课堂教学仍然是当前高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研究型大学的课堂教学不同,教师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只讲适量、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础实践知识,在内容上多讲与岗位和项目相关的真实案例,在方法上多使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模拟情境法等,在教学设计上保证可操作性、技术性、趣味性和综合性。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计良好的课堂教学资源是重要一环。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资源是指“目前尚未被利用的、潜在的存在于课堂内部或是外部的、有形或无形的亟待开发的教学资源,既包括物力教学资源,又包括人力教学资源”。笔者在文中只讨论教材、课件和教案、视频动画等直接作用于课堂的物力教学资源。

在所有的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是“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的教学媒介,是教与学的工具”。高职教材特别要强调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在内容上覆盖课程标准中的全部知识点,在结构上遵循“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原则;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以“真实案例、岗位应用”为原则。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课堂教学辅助资源。教案对于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学知识点、掌控教学流程很有帮助;电子课件能更好地呈现教学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视频动画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信息和加深学习印象等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知识图表和教学模型等资源都能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2.2 实践教学资源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模拟实验;二是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促使其职业技能更加熟练化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从内容上看,实践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适应职场的综合职业素质;从时间上看,实践教学应该贯穿学生在校3年的整个学习过程,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从方法上看,实践教学更加注重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以使学生尽早适应真实的岗位环境。

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实践指导资源、实践辅助资源和实践环境资源。实践指导资源包括实践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践教学大纲、学生任务书、技术规范等,是实践教学各环节中的主要参考资料,对教学过程起着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实践辅助资源包括教案、课件、动画视频、虚拟实验软件、实验网站等,能够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学生理解实践内容和提高实践兴趣有促进作用;实践环境资源包括含有实验设备的校内实训室和能提供真实岗位的校外实训基地等,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必需的器材、设备和场所。

2.3 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下位概念,也被人们作出各种解释。笔者认为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承载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的,对教与学起促进作用的,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具体地讲,网络教学资源包括三种类型: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支持工具。

教学资源库用于存储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所需的各种多媒体素材(如文本、音频、视频、动画、图形图像等)、试题、案例、课件、软件,是教学资源数字化的集中体现。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呈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点或者知识单元为模块,以文本、图片、视频、动画为表现形式,可直接用于网上学习的一门完整的课程。网络教学支持工具是指教学网站中提供的用于辅助教学交互活动的工具,如留言板、网上答疑系统、在线考试系统、虚拟实验系统等,对于集中管理网络教学资源和保证网络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有重要作用。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都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网站为中心,集课程评审网站、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库和交互工具为一体。精品课程网站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同时成为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辅助资源。

3 “三位一体”教学资源系统的概念模型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有机整体,它们自成系统,又互为系统。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对性、关联性和平衡性等特征。系统论让人们不仅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而且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和需要。

尽管我们把教学资源分成了课堂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但这三者具有—个共性,那就是都服务于教学。此外,在完整的教学活动中,这三者是互为补充和缺一不可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这三类资源对教学的作用不是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也不能在各自孤立的状态下发挥全部功能,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三类资源视为一个单独的系统,即教学资源系统。

根据高职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我们可以构建图1所示的“三位一体”教学资源系统的概念模型。其中,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源组成第1象限;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分别和课堂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源组成第2象限和第3象限,三类资源中存在一定联系的元素用虚线和箭头连接,形成了一个三维坐标轴。

我们知道,概念模型是介于实体模型和数学模型之间的基本模型。建立概念模型的过程其实是对研究对象系统进行分析与抽象并使之简约化的过程,既是对实际对象系统的抽象,又体现了实际对象系统中的要素,还能反映要素间的关系。因此,建立教学资源系统的概念模型对于我们理解高职教学资源的内涵和合理规划教学资源的设计有重要作用。

4 教学资源系统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补充和相互支撑,而不是理论和实践两条路。因此,第1象限告诉我们首先要制订共同的课程标准,据此编写主授教材、实践教材和实践指导书。主授教材以基础理论和简单实验为主,实践教材以职业素质知识和综合项目为主,两者在内容上体现连续性和一致性,在编排上体现项目导向和工学结合的原则。同时,教师还要制作相应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特别是教学录像、动画视频、虚拟实验软件等辅助资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内容要紧扣教材,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轻松地了解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在实训环节中感受真实的岗位任务。在教学环境上,教师以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为目标,将教室和校内实训室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大地发挥两类资源的作用。

在网络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目前,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但很多都是“为评而建”,而非开展教学所必需,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不清晰,缺乏整体规划,忽视后期管理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想使精品课程网站真正服务于教学,教师就必须将精品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从第2象限和第3象限可以看出,网络教学资源不应该是一个纯粹的信息存储库,而应该是网上教学活动和网络资源库的集合体,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空间上的拓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精品课程网站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设计。首先,我们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围绕课程标准、主授教材、实践教材等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依照教学规律设计网站结构。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我们应让网络课程内容尽量覆盖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其次,将相关的教学标准、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习题库、考核标准等资源上传到网站并免费开放,供学生在线检索和下载。最后,重视精品课程网站中学习管理、师生交互、在线考试、评价反馈、虚拟实验平台等模块的设计,使之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网上教学支撑平台。

5 结语

教学资源建设是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将课程体系分成理论课程环节和实践课程环节,把教学环境分成课堂教学和网上教学并对各环节所需的教学资源分开设计。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把“教学”这样一个整体的东西割裂了,是由局部求整体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说过,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就是说,如果系统各要素之间构成的是有机的整体,那么三者相加,即1+1+1是大于3的,但是,倘若各要素之间是分割且隔离的,结果就是1+1+1小于3。因此,教学资源的系统化建设就是一种旨在实现由整体把握局部的探索研究,实现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整体把握,形成“一体化”的教学资源系统。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上一篇:新疆欧李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下一篇:“3+1”模式下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