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品种蓝丰在山东胶南冬暖棚优质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20 10:02:59

蓝莓品种蓝丰在山东胶南冬暖棚优质栽培技术

摘要 蓝莓品种蓝丰在山东省胶南市冬暖棚栽培中,通过扣棚期温湿度调控及灾害性天气冬暖棚管理,采取辅助授粉和合理负载修剪,加强肥水供应和扣棚期病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技术措施,延长了果实供应期,避免了冬季抽条、花期霜冻、采果期遇雨等不利因素影响,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关键词 蓝莓 品种 蓝丰 冬暖棚 优质 山东 胶南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蓝莓,因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备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发展迅猛,市场供不应求。为了延长果实供应期,避免冬季抽条、花期霜冻、采果期遇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北方地区开始发展蓝莓冬暖棚栽培,目前山东省胶南市已有近1000栋冬暖棚用于蓝莓保护地栽培。蓝丰是当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蓝莓品种,花芽形成容易,果实大,酸甜适度,具清淡芳香味,丰产稳产。我们通过品种筛选试验,认为蓝丰可作为山东省胶南市冬暖棚主栽品种。1月5日扣棚升温,蓝丰1月17日萌芽,2月11日初花,2月20日盛花,4月20日果实开始着色,4月28日开始采收,5月7日大量采收,6月21日采收结束,每667m2产量600~900kg,市场平均售价150元/kg,每667m2产值9.0万~13.5万元。现将蓝丰在山东省胶南市冬暖棚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山东省胶南市张家楼镇马家庄村,当地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1℃,平均年降水量798.3mm,年平均日照时数2532小时,无霜期202天。土壤为棕壤土,通过土壤改良,栽植畦面土壤有机质含量3.00%以上,pH值4.5左右,土层深40cm。冬暖棚为全钢架无立柱拱圆结构,长度70~90m,跨度9m,脊高3.5~3.6m,墙厚0.5m,采用无滴消雾棚膜,配有自动卷帘机,并配有草苫或保温被等保温覆盖材料。棚体以正南北方向或偏东5°,棚前后排间隔不低于6m。进行冬暖棚生产的蓝丰为6年生以上的健壮树,株高1.6m左右,冠径1.1m左右,株丛枝数4~7个,结果枝100个以上。

2 优质栽培技术

2.1扣棚期温湿度调控

蓝丰需冷量约800小时,正常年份在山东省胶南市12月29-31日以后为冬暖棚扣棚升温安全期。扣棚升温要分步进行,使植株逐渐适应温度变化,达到地温、气温协调。升温开始第1周白天将草苫卷起1/4~1/3,傍晚盖草苫,白天温度控制在10~13℃,夜间5~8℃;第2周白天拉起草苫的1/2~2/3,白天温度控制在15~18℃,夜间7~10℃;以后白天逐渐将草苫全揭开,白天温度控制在18~23℃,夜间8~10℃,直至花芽萌动膨大。开花期晴天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过27℃,夜间尽量保温,以12~15℃为宜,昼夜温差10℃为宜;阴天也要拉起草苫见光,昼夜温差保持在3~5℃。果实膨大期要防止白天棚内温度过高,晴天白天温度控制在26~30℃,夜间13~18℃,昼夜温差保持在10~15℃为宜,下雨天不用加盖草苫。果实成熟采收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不超过32℃,夜间不低于15℃,在外界夜间最低气温超过15℃时要昼夜通风。据观测,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整个开花结果期每提高棚内日均温1℃,可提早成熟2天左右。加盖地膜可减缓棚内由于气温高、地温低,根系活动缓慢,树体上下生长不协调而影响坐果及果实生长的现象发生。

蓝莓开花结果期是在冬暖棚覆盖的情况下完成,要求控制好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扣棚升温至开花前80%左右,花期60%左右,果实膨大期70%左右,采收期50%左右。棚内湿度大,要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加大通风量;适当控制浇水,避免浇水后遇阴雨天气;采用地表覆盖等方式降低棚内湿度。

2.2灾害性天气冬暖棚管理

(1)下雪天气 应及时清扫棚膜上的积雪,防止雪积过厚压塌棚架,并在每天中午揭开草苫1~2小时,以利用阴天的散射光。

(2)连雾天气 草苫应晚揭早盖,揭盖时间应根据棚内的温度变化而定,当棚内温度降至蓝莓生长发育的下限时,每天也要在中午揭开2小时;阴雾严重时,要在中午隔1个揭1个草苫或拉起1/2。

(3)大风降温天气 这种情况往往在连日晴天后突然出现,生产者一定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尽量不通风,风太大时,应放草苫把棚膜压紧,防止风大吹破棚膜,夜间要加盖草苫,还要固定好,以防风把草苫吹翻,冻坏蓝莓。

(4)连续阴天后的骤晴天气 切不可猛然全部揭开草苫,应陆续间隔揭开,并观察新梢是否有萎蔫现象,如出现萎蔫就需要回苫。如此2~3天蓝莓恢复生长后,可进入正常管理。

(5)高温天气 冬暖棚蓝莓果实膨大、采收期常遇晴天强光天气,白天棚内温度过高易对果实造成日灼、萎蔫等高温伤害。因此晴天如棚内温度高于33℃,就应遮阴降温,尽量避免棚内温度长时间高于35℃,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加大通风量;二是采用遮阳网遮阴,在棚内温度高于33℃时盖上,14:30-15:00(棚内温度低于33℃时)将遮阳网撤下,第2天10:00-11:00(棚内温度高于33℃时)再盖上,严禁遮阳网整天遮阴,以免造成枝条徒长、果实糖度低、发育差等;三是通过增加棚内地表湿度来提高蓝莓对高温强光的适应性,要勤浇小水,防止棚内地表过干导致高温干旱危害。

2.3肥水管理

蓝莓属于须根系,无根毛,根系再生及吸收能力差,喜通透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苗木栽植时用硫磺粉调整根际土壤pH值后,可维持4年,随着树体生长、根系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要根据根系周围土壤情况结合施肥隔年施1次硫磺粉(株施50~100g),将土壤pH值调整到4.5左右。生长期要科学配方施肥,每株施纯氮40g左右为宜,氮、磷、钾比例为1:0.5:1;主要施好3次壮树肥:9月底株施蓝莓专用肥300g左右,升温萌芽前株施速效高氮钾肥40~50g,采果后株施磷钾为主的三元复合肥75~100g。坐果后喷施有机钙肥或磷酸二氢钾等,有助于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另外,用秸秆或树皮等均匀覆盖垄畦地表,厚度5~6cm,宽度60cm左右,可保持良好的土壤性状及通透性。

蓝莓是喜水、怕涝、怕旱作物。蓝莓冬暖棚栽培生产中要浇透封冻水及升温萌芽水,开花期不浇水,以免使地温降低,棚内湿度增加,引起落花或坐果率下降。结果前期要小水勤浇(采用滴灌),果实膨大后期及采收期要适当控水。

2.4辅助授粉和负载修剪

蓝莓冬暖棚栽培需进行辅助授粉,常用蜜蜂或熊蜂来为蓝莓授粉。蜜蜂授粉易出现畸形果、坐果率低、访花不完全等问题,熊蜂为蓝莓授粉既操作方便,又可避免以上情况。放置熊蜂的数量可根据冬暖棚的面积和蓝莓产量来确定,一般每667m2产量700kg放置1~2箱熊蜂为宜。当棚内蓝莓有花开放时就应及时放入熊蜂,当80%落花时移走蜂箱。

蓝丰冬暖棚优质栽培每667m2产量控制在700kg左右为宜,产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持续优质高效生产。冬暖棚蓝丰栽植行株距2.0m×1.0~1.2m,每667m2栽300株左右。每株设定产量为2.5kg左右,每株留结果枝以100个左右为宜,要保证顶花芽结果数占总结果枝的80%以上,每个结果枝根据粗细和长短留花序2~3个。修剪时树高控制在1.6m左右,株间冠幅1.1m左右,行间冠幅1.4m左右。以中果枝结果为主,短果枝和长果枝结果为辅。综合采用疏枝、回缩、短截、抹芽等方法,主要修剪在落叶后至升温前完成,修剪重点在于剪除弱病枝及过多的花芽,保证当年和第2年果实品质和产量;在花期再次疏除多余的和不正常的花芽,要求枝枝过手,留好花果量,确保好果率在90%以上。

2.5扣棚期病害防治

由于扣棚期间棚内湿度大,开花结果期蓝莓易受蓝莓灰霉病危害,可采取以下绿色防控技术:一是扣棚膜前清理干净残留在棚内的枯枝、烂叶等病残体上的病菌,棚膜选用三层EVA防雾无滴膜或聚乙烯无滴膜,在扣膜后升温前采用硫磺熏棚或喷洒石硫合剂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残留在棚内的灰霉病菌;二是在败花期(单花开放后5~7天,当花瓣略现黄萎时)振动脱落花瓣(宜在下午进行),分期分批及时摘除粘连在幼果上的残留花瓣和柱头,发现病花、病果、病叶和病枝要及时摘除;三是在萌芽前及开花前各喷1次2亿个活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蓝莓灰霉病。

2.6果实采收与揭棚

蓝丰花期较长,果实成熟期也不一致,果实采收期一般可持续50天左右,需分批采收,以3~5天采收1次为宜。成熟果实深蓝色,果粉多,平均纵径1.23cm,平均横径1.61cm,果形指数0.76;平均单果重1.9g,最大单果重3.8g,随采摘次数的增加单果重呈下降趋势;果肉浅黄绿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00%~12.00%,果汁pH值3.1。采摘时戴手套,轻摘、轻拿、轻放,并进行分级,保证成熟度高而一致,果蒂痕小而干,保持果粉完整。采果结束后,及时揭除棚膜,恢复露地生长。

上一篇:宁夏灵武梨茎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 下一篇:生态学视角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