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与政治

时间:2022-05-31 07:05:20

论体育与政治

【摘要】体育既是体育,又是国家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跳出体育看体育”是对体育加深认识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体育;政治;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69-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舆论逐渐对体育与政治的这种关系出现不同的声音。在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中,我们不时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说法,“体育就是体育,它并不关乎政治”,“体育就是体育,不能够被政治人为地炒作或夸张”,“希望体育与政治无缘”,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体育真的与政治无关吗?上述看法,实际是对体育和政治的双重理解。体育既是体育,又是国家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什么是体育?什么是政治?

什么是体育?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外并无绝对一致地回答,199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概论》界定:“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属于身体文化的范畴”?[1]。

体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体育是指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广义的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无论是狭义的体育还是广义的体育都具有整体性与多功能,具有教育、健身与娱乐功能,并通过体育活动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作用。体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和造就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没有所谓抽象而纯粹的体育,体育本身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与社会生活的其他部分包括政治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政治呢?词典上对政治这样解释:“政治就是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任何阶级的政治都以保护本阶级的利益和取得统治地位为目的[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概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政治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概括地说,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社会中各权力主体围绕其特定利益,借助于政治权力及其所形成的权威而展开的谋求、规定和实现其特定权利及其特定价值观念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 体育的政治渊源

体育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凸现出来,而是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远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赛跑、投掷、角力等项目。古代社会中,无论是为了生存和还是抵御外敌入侵,都需要有强健的身体,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有意识地锻炼可以获得强健的体魄和高超的特殊技能,在生产中或与敌人的战斗中获得优势。这个阶段的体育是“自在”的体育。“自在”的体育已经体现了体育为军事服务、为生存服务,也即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可见在起源时期,体育都不是与政治毫无关联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产生了简单的社会分工,体育作为生产与生活技能等的培养,逐渐从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活动。各国、各地区分别发展起来了自己特殊的民族传统项目,如中华武术,东南亚地区的藤球、卡巴迪等,其发展与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密切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开始使体育溢出了教育的范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参加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休闲体育、终身体育逐步成为社会潮流,从事体育运动越来越出于自身全面发展的自觉选择。体育超越了教育范围,成为人类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体育社会化、生活化过程,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而社会进步既是经济的进步,也是政治的民主化。体育是有多种功能的,包括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休闲功能、教育功能、调节人的感情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功能和政治功能等。体育功能挖掘越充分,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路子也就越走越宽。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体育是一个载体,政治家把体育活动看成是一种表面淡化政治,而实际是政治功能很强的政治。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从奥林匹克运动来认识体育十分必要。

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中规定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正是要体现这一奥林匹克精神,要求全世界的优秀运动员在五环旗下奋力拼搏,以更快、更高、更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促进人类的团结、进步与和平。这是体育,也是政治。

3 体育体现的政治精神

体育精神的第一要务是尊重规则。体育竞争中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是需要这种勇于竞争、公平竞争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有序发展,我们的政治才能更加民主。全民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培养了这种尊重规则的精神,再运用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去,一定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体育精神的实质是公平。参与竞争的任何人,无论地域、民族和种族,无论富贵和贫穷,大家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体育精神的内涵是尊重对手。对手是相对而言的,尊重对手是和平、仁爱精神在体育精神中的体现。当前国际关系中,我国一贯强调的政治原则之一就是“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尊重对手,既是体育精神,也是社会生活中无不在的政治精神。体育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尊重失败、超越自我。当代世界,国与国之间,当代中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无处不在,有竞争就有失败,失败了是败涂地,一蹶不振,还是挫折中奋起,奋力追赶、缩小差距;成功了是止步不前、沾沾自喜,还是不断超越自我,体育精神已给我们答案。

4 结束语

“跳出体育看体育”,这是对体育加深认识的重要方法。所谓“跳出体育”,主要是指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对体育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全息”透视,以便于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把握和理解体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民族体育文化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编写组.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 编写组.奥林匹克[M].北京:中国奥林匹克出版社,1991

[4] 苏义民,何维民.关于体育本质的思考[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5] 李丰祥,王圣.体育需求属性阐释[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6] 安蓉.内隐学习对提高技能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4

[7] 张贵敏.现代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8] 杜伟,等.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书[M].江苏: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9]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10] 曲宗湖.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美术语言与美术教育 下一篇:谈形体美教育在职业学校的必要性和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