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合格的“领航员”

时间:2022-05-31 06:48:43

摘 要: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入门学科,引导七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教法,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解决教学方法衔接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和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学衔接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我的小孩在小学时数学很好,怎么上了初中就变差了?”也总会发现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感到比较吃力,我认为由小学过渡到初中数学的适应期的问题很值得关注。初中是学生新生活的开始,也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各门学科尤其是数学,中小学教学内容、编排体系、授课方式方法和小学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很多学生小学数学很优秀,但到了初中就一落千丈的原因。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现根据多年来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做好七年级学生数学教学工作。

一、熟悉小学数学教材,做到知识的连续性、统一性。

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时会把中、小学知识分开来学。如果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了解,教学起步点就会把握不准,容易造成中小学教学脱节,增强学生学习的不适应性。其实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现在的数学体系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这些内容从一年级一直贯穿到九年级,涉及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但相同领域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思想方法,初中或许只是加深了,研究范围扩大了。因此,我们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我们所教的知识,小学里已经教到了什么程度,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在向学生传授新知的同时,有意引导学生联系、复习和区别旧知,特别注重对那些容易出错、混淆的知识加以区别、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中小学数学知识网络。比如用算术方法与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不变,但思维方法各异。例如:“比一个数的2倍大5的数是11,求这个数。”算术方法的特点是逆推求解,列出算式(11-5)÷2;而代数方法则是顺向推导,设所求数为x,只要直译原题,即2x+5=11便可求解。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用代数法常感到不习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要引导学生复习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二要着眼启发学生找寻等量关系,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从而使学生逐步从算术方法中解脱出来。这样我们就把初中内容与小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鲜,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自然数学成绩就会提高。

二、教学方式要由学生熟悉的小学模式向初中模式慢慢转换。

小学教学进度慢、坡度缓,而初中教学进度快、坡度大。小学强调直观演示,偏重形象思维;而中学强调推理论证,偏重抽象思维。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和小学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节奏快了,一节课容量加大了,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一节课中多个数学概念、内容分不清记不住,理解也不透彻,糊里糊涂地就开始了初中数学学习,造成学困生学习更加困难,就连有些小学数学学得不错的学生也跟不上。这时我们的教学方式就要向小学教学方式靠拢,讲课时有意放慢进度,概念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合作学习探究,教师演示点拨,运用趣味活动、比赛奖励等小学教师经常用到的方法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少用初中教师一贯的方法——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当听众和观众。只有把小学、初中教师各自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做到自然过渡,学生才不会觉得突然,不适应。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七年级的学生,其认知能力还是较弱的,在数学学习中往往缺乏主动性,数学分析、引申能力还不够。比如,课前不会预习,听课不会做笔记;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总是不按解题格式随心所欲地写;回家不愿复习白天所学的知识;当某个问题不懂要问老师时,只会说“这道题不会做”而不知问题的关键在那里;遇到多解题时往往只能想到一种情况;遇到换了背景的相同类型的题目就不知道如何下手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如学生不会预习,可以先教他们预习应该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遇到问题怎么办等;学生不愿复习,教师应指导他们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并加强督促;作业不按要求乱写,那在讲解练习时就要严格统一书写格式,对那些不规范的现象要及时纠正;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他们研讨;同时在讲解题目时,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习惯,让他们从中尝到甜头,进而变成自觉行为,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四、注重训练和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数学少不了训练,没有训练的数学是不能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的。小学由于课时多,内容少,因此教师很注重数学训练。而初中数学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少,因此平时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讲课上,训练较少,辅导更是少得可怜,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初中数学,导致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为后续数学学习埋下祸根。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特别注意对每课内容进行训练,做到课课有练,天天有练,周周有练。平时的辅导要及时到位,在做课堂练习的同时可以对有困难的学生加强指导,争取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对每个学生心中有数,从而达到人人能够过关,人人能学好数学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熟悉中小学教材内容,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做到不与小学脱节,逐渐发挥初中教学的特点,做好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注重训练和辅导,学生就会感到听得懂、学得会,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就会高涨,这样才能使学生顺利而自然地度过这个适应期,进入正常轨道,学好初中数学。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发现”教学 下一篇:小径藏幽,独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