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教研室建设 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

时间:2022-05-31 05:58:48

加强学校教研室建设 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

近年来,杨凌高新中学贯彻“以教研促教学”的重要理念,以常规教学保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重视学校教研室建设,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走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是

做好学校教研室工作的前提条件

学校教研室作用发挥的程度及教科研工作开展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校长的办学理念。学校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创新为本、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思路,以实施新课改和思德教育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细化教学管理。这就确立了科研兴校的战略地位,并将这个理念贯彻在学校日常的工作中。

首先,教研室主任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学校重要的制度、政策,包括职称评审条件、教学教研成果奖励、学校规划等,往往交由教研室起草、制定,充分体现学校对教研室的信任。学校领导经常带领教研室主任赴北京、上海、郑州、西安等地,或参观名校,或参加高级别研讨会,使教研室的工作明确了目标。其次,学校领导直接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学校无论组织哪个层次的教研活动,都将学校领导分配到各个教研组,确保活动质量。优质课的评选、优秀论文的评选等等,领导都亲自参与。对于学校申报的各级课题,学校领导不仅安排研究活动,而且对课题进程中的重点问题给予直接指导。最后,物力、财力全力支持教研。教研室独立办公,必备的办公设施齐全,配有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档案柜等设施。图书资料也比较充足,经费投入保障有力。学校外派教师集体学习培训、购买图书、资料、软件以及教研成果的奖励等等,只要对教师提升有帮助,学校领导总是全力支持。

二、发挥教研室引领作用,

必须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

一要提升教研室地位,明确其职责。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的决策机构,下设教务处和教研室、质保室等执行机构。学校明确规定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一条线,负责教学常规管理;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一条线,负责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分层实施,逐层落实。学校形成了校长部署督促评价、教研室负责实施、教研组具体落实、备课组长组织学科活动、教师人人参与的分层管理、逐层落实、全员参与的教研机构。

二要配备高素质的教科研骨干。教研室的功能能否充分发挥,还取决于教研室干部的配备。教研室干部必须有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校教科研工作充满热爱,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教研室特别重视对这类骨干型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培训、外出学习,支持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依靠他们引领全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制约、激励机制。为了激发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教改能力,学校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杨凌高新中学校本教研制度》、《杨凌高新中学教师培训计划》、《杨凌高新中学教研成果及各类竞赛奖励办法》、《集体备课一般程序要求》、《教研组工作规范》、《教师手册》(内含教研组长岗位职责、备课组长岗位职责等)等等。只要教师在教研教学教改方面或在培养学生上有突出成绩,教研室迅速给予表彰奖励。学校每学年还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考评,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三、学校教研室要规范常规教研活动,

使之专业化、规范化、常规化

我们认为,常规的工作坚持下去就会优秀,特别是教研教改,必须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常规化。

一是坚持教师理论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教改及教师整体素质的最便捷的方法是引导教师学习。为此,除了每次教研组活动安排集中学习外,每学期每个教师必须至少自主学习一本教学教改教育方面的书籍,手写读书笔记6000字。教研室为公开课、优秀教案和青年教师汇报课获奖者奖励《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效教学的艺术》等书籍,给教师订《教师报》、《中国教师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研教学的理论水平,营造学习型校园的氛围。

二是强化检查各项常规教研活动。备课组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两周一次的主题教研活动;每学期每个教师上一堂公开课、青年教师上一堂汇报课并进行说课、评课活动;教研室每学期组织一次师生评教评学活动;每学期每个教师写一篇教学、教研、教育方面的论文,每个教研组推荐1~2篇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评奖。

三是广泛组织教研主题活动讨论。教研室要求各教研组长针对本学科普遍存在的突出的实际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并提前告知组员,使组员能够围绕主题广泛学习、思考,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教研,提升教师的能力。此外,常规教研活动要有计划、有记录,必须实实在在地落实,防止走过场和陷入具体事务。

四、教研室要重视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研室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是强化教师教学自我反思。学校要求,教师要对每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笔进行反思,并书写在教案上;要求每个教师对自己本学期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并交书面材料;教研室每学期进行学生评教工作,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引导教师不断反思、改进教学;要求青年教师和名师后备人员每年填写“个人专业成长计划”,提出自己职业层级目标和措施。

二是实施同伴互助。首先,教师要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其次,教师每人每学期要上一节公开课,教师要互相听课、评课,达到互助目的。再次,进行教案展览和论文交流,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是做好专家的专业引领。作为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学校高中教师、干部全员每月接受北师大专家培训和个性化指导。80名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方案,明确自己提升的目标、方向和措施。学校给名师后备人员配备专家型导师,指导教学设计、上课、做课题。此外,学校每门学科每学期都派出教师到上海、南京等地学习新课程。仅上学期,学校通过教研室共十余次外派教师共六十余人参加高层次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

五、教研室要围绕课堂教学,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围绕教学中的问题,教研室牵头开展课题研究,着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主动承担基础教育研究的多项科研课题,如《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资源的建设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获得多项成果奖);《教师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评价研究》(结题时被评为良好)。上学期各个教研组围绕本学科存在的突出问题,又申报了八个区级课题,准备联合攻关。教研室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并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基本功大赛、论文大赛、读书竞赛,以及每年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评选,不少教师在各级比赛中获奖。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差别较大的学情,学校教研室积极探索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考核评价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师教学教改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课改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2月,学校被杨陵区教育局授予“杨陵区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作者单位 陕西省杨凌高新中学

上一篇:人尽其才 彰显教育真谛 下一篇:创设静心文化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