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虽”用法例说

时间:2022-05-31 05:24:35

文言虚词“虽”用法例说

文言虚词“虽”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二是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学生对这两种用法不易分清。如何区分呢?

先请看一组句子:

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

3.刘豫州虽败于长坂……――《赤壁之战》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5.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6.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察今》

第1、3、5句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第2、4、6句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

区分依据之一:表述对象不同。表述对象为自身的,表自谦的,取“虽然”意。如第1句,“虽”后的“驽”是蔺相如对门客的自谦之词,只有译为“虽然”才能切合语境。再如“故余虽愚,率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愚”是宋濂对马生自谦,当然要译为“虽然”了。表述对象为他人,表示对他人的赞美与歌颂的,取“即使”意。如第2句,此句是对屈原精神的高度赞美和歌颂。

区分依据之二:事实存在与否。表示事实,或事实已经发生的取“虽然”意。如第3句,刘豫州长坂之败已经发生了。当然应要译为“虽然”了。再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托名汉相”也已是事实。如果表示的事实还没有发生,应理解为“即使”。如第4句,“我”还未死。如果表示的事实绝不可能发生的也要“即使”,它只表示让步,以便进行下面的推理。如“然而汝已不在人间,虽年光倒流,儿时不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祭妹文》)一句,“年光倒流”是不可能发生之事,所以“虽”只能表假设。

上述两种区分方法,是从语言的内部语意上考虑的。另外,有时从语言的外部形式上也可区分。在“虽”后出现“而”或“然”的,“虽”用为表转折的“虽然”,如第5句用“然”表转折。用“然”的如“灌婴虽少,然数力战。”(《樊郦滕灌列传》)。这些句中的“而”或“然”与前文的“虽”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但是……”。如在“虽”后用“犹”或“亦”的,“虽”用为表假设的“即使”,如第6句用“犹”,用“亦”的如“江南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项羽本纪》)。这些句中的“犹”或“亦”与前文的“虽”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即使……也……”。

通过以上分析,可作出如下归纳。

一、作表轻微转折关系的“虽然”讲时有三种情形

1.用于自己,表示自谦。如《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虽”后的“不敏”,是齐宣王对孟子的自谦之辞。

2.用于“已然”时态:对已经实现的事实先表示承认,然后再转折到正意。如:《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三者都是面对客观事实的回答与分析,与后面的分句构成转折关系。

3.在复句中,前一分句用“虽”字,后一分句有“而”、“然”与之呼应。如:苏轼《石钟山记》“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虽……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但是……”。

二、作表让步关系的“即使”讲时也有三种情形

1.用于他人,表示对他人的敬重、赞颂。如《公输》“虽杀臣,不能绝也。”“虽”解释为“即使”才合乎语境。

2.用于“未然”“将然”时态:对设想或将要发生的情形先承认,然后再转入正意,表示结果或结论不受其影响。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口技》“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三句中,“不能察”、“有槁暴”、“人有百手,手有百指”都是设想的情形,后面分句与之构成假设关系。

3.在复句中,前一分句用“虽”字,后一分句有“犹”、“亦”与之呼应。如《察今》“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两例句中,“虽……犹……”“虽……亦……”是表示让步关系的关联词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即使……也……”。

总之,只要我们掌握方法,认真揣摩,一定能区分“虽”的两种用法。

上一篇:优美与真实的语言,是文章一对美丽的翅膀 下一篇:班主任换位思维能力及其培养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