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潜能引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5-31 02:24:34

普通高中“潜能引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学校特色的来源不是强加的,而是由多年教育教学的积累和实践产生的。湖南省耒阳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立足校情,从理念、课程、教学、研训、管理、环境六方面着手,构建了“潜能引爆教育”的特色学校建设模式。在继承学校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求实创新,提出了“潜能引爆教育”的理念体系;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三层次八领域”的“潜能引爆教育”课程体系;启动了“潜能引爆教育”的四环节“导思”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教师差异化的“潜能引爆教育”研训机制;构建了学校“精管+细理”的“潜能引爆教育”管理模式;营造了精美友好的“潜能引爆教育”环境。进而,提炼出“潜能引爆教育”的理念、课程、教学、研训、管理和环境文化,最终提练成“理念引领、课程多样、教学导思、环境友好、研训差异化和管理精细化”的“潜能引爆教育”特色学校文化,从而将学校打造成“潜能引爆教育”的特色学校。

关键词:“潜能引爆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模式;特色学校文化

教育的实质,是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由内而外引发出来,人的潜在智能是多元的,我们追求的教育就是潜能引爆的教育。“潜能引爆教育”是指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在学校理念、课程、教学、研训、管理、环境等方面为师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促使师生不断释放自身内在的潜力,更好地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潜能引爆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以理念为引领、课程为支撑、教学为主导、研训为动力、管理为保障、环境为依托,从点到面,引爆师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激发教师的活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把学校建设成“潜能引爆教育”特色学校。

一、构建以办学理念为引领的“潜能引爆教育”理念文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出路。我们要更新观念,用精准的办学思想来引领学校发展,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理念环境,促进他们潜能的发展。我校有着9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继承学校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求实创新,2010年以来,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和科学发展需要,逐步确立了以办学理念为引领的“潜能引爆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理念体系。

“潜能引爆教育”的办学理念是“面向每一个学生,高贵其精神,引爆其潜能”,其基本内涵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其具有高尚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探索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和富有良好教养的人格品质,科学施教,促进其智能多元发展和个性突出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能力改进并扩展自己的智能。人类的智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智能优势组合。学校要创造一个服务于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发掘并引爆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合格”+“特长”发展。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德育中融入心育,引I学生的精神成长,使每个学生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成为有教养、有责任、有勇气、自由的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潜能引爆教育”的办学目标是“把学校办成‘理念精准、队伍精良、管理精细、环境精美、质量精品’的具有“潜能引爆教育”特色的示范性高中”,其核心价值是“做教育的增量,让每个学生成长得更好”;其育人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精神高贵的未来优秀人才”;其教育观是“教育就是引爆潜能”;其教师观是“尊重教师个性差异,激发其异步、错位发展”;其学生观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其教学观是“注重潜能开发,突出思维引导,成就个性发展”;其课程观是“以生为本,多样选择”;其德育观是“促进学生精神正成长”;其管理观是“‘精管’‘细理’并重”。“潜能引爆教育”旨在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全体师生学习的欲望与动力,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构建以多样化课程为特色的“潜能引爆教育”课程文化

我校注重课程的多样化,构建了“三层次八领域”的“潜能引爆教育”课程体系,即把国家基础性课程、学科拓展性校本选修课程、自主类社团和活动课程(三层次课程),在语言与文学、数学与逻辑、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探索、技术与创新、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综合与实践八个领域内整合。

1.开发与实施学科拓展性校本选修课程

我校在实施国家基础性课程的同时,立足校情,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开发与实施了多门学科拓展性校本选修课程,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和多元发展的需要。目前,学校已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论语解读”“走进诺贝尔文学大师”“数学建模”“科学用脑”等5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为他们创造更多可能的机会,促进他们的潜能开发。如开设“科学用脑”课,引导学生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进而采取科学的方法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整合和优化多种教育资源,让学习事半功倍,促进师生的潜能引爆;开设“学生生涯发展指导”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选科、选专业及填报高考志愿, 还可以及早地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职业,激发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优长,增强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开设的球类选修课、写字课等,适应学生的成长、学习兴趣及个性发展的需求,给他们展示自身个性的自由和空间;开设的小科技、小创新、小实验课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想敢做,培养他们敢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实践锻炼和最深刻的自身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自主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已成为学校本课程建设的一大亮点,形成了“整体+系统”的德育特色。第一,完善了“五育三侧重”的德育课程,即德育校本课程围绕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条主线,以28个系列专题贯穿3个年级,3个年级又分别以适应教育、人格教育、成人教育为侧重点。这是正式在德育中引入心育,让心理健康课进课堂,开放心理咨询室,把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一部分,促进他们潜能的开发。第二,构建了“德育网络、德育基地、德育活动、德育评价方式”的整体体系。①形成了“四纵三横”的德育网络,即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班级这“四纵”,由下而上纵向延伸;学校、社区、家庭这“三横”,由内而外横向拓展。这样的德育网络渗透力强,德育氛围浓厚,必然会对身处其中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②建立了“两园三馆”德育基地,即耒阳烈士陵园、蔡伦纪念园及学校校史陈列馆、耒阳农耕博物馆、蔡伦纸都博物馆。通过德育基地教育,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生命,开阔视野,提高认识。③开展了“五进一学一达标”自主体验式德育活动,即学生进军营军训、进工厂参观、进社区实践、进农村劳动、远足走进大自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励志达标活动。我校坚持开展“体验式进军营”“体验式进工厂”“体验式进自然”“经典文化诵读”“迎五四歌唱比赛”等系列德育活动,通过军训、远足、参观历史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诵读传统经典文化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式活动中得到真切而长久的思想道德教育。④实施了“五质三评”德育评价方式,即对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五方面的认知和行为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评价。科学的评价能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鼓励开发自主类社团和活动课程

“潜能引爆教育”不是教会学生习得某种技能,而是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和能力的成长,为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提供平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鼓励和扶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成立和参与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情境”中形成良好的素养,培养团队精神,锻炼组织能力,培养出一批能自主策划、组织活动的社团骨干及具有良好素养的社团成员。我校为自主类社团和活动课程提供活动场地和活动时间,成立社团和活动课程管理机构。紧密结合学校和社团开展的实际情况,组织一批有激情、有梦想的老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培养了一批善于组织、开展社团活动课程的社团活动指导教师。目前,我校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社团活动课程,有动漫社、器乐社、书画社、街舞社、乒乓球球社、篮球社、武术社、摄影社、围棋社、口才社、“雏翼”志愿者协会、“鹿峰”文学社、“校园之声”广播站等。社团课程的丰富及均衡发展,多姿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营造了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了学校学生素养培养和德育工作的新领域,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个性得到了张扬,整体素养得到了提升,处处充满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正能量,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内涵,校园真正成了学生自主成长、潜能开发的舞台。

三、构建以“导思”为特色的“潜能引爆教育”教学文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主导,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受现有教育大环境及传统教学“惯性”的影响,教师虽然能够接受新课程理念,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是存在教师教得不开放、导得不到位,学生学得不主动、学得不愉快、挖掘潜力不充分、主体性还没有真正确立,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现象。对此,我校启动了以“导思”为核心,以“目标导航,新知导学,疑难导思,达标导练”为环节的“潜能引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引爆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标导航,即写教学目标,用可测量、可操作的词汇表达,如记住、正确表示、学会、能用等。教学目标要能够让学生轻松的领会,并以此为航标慢慢地深入理解和思考;新知导学是以问题为载体,按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疑难导思则是教师根据内容和学情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知识的应用与方法的迁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达标导练是指课堂和课后的书面练习、操作性练习、实践性练习,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能让学生及时地巩固提升、查漏补缺。四环节“导思”,教学即以“导学、导思、导练”来实现对学生“潜能引爆”的过程。

我校实施的四环节“导思”教学是按年级、按科目进行推进的。导学案的编写立足教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方便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依托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坚持每课一研,认真做好编写的分工合作工作,组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做到疑难共析、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反复修改,力求编出优质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上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预习和学习,顺着教师的引导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并学会一步步地往上爬,这样明确哪些知识能够理解,哪些知识存在困惑,既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又能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依据导学案和有关教学材料进行备课,不仅要像学生一样完成аО福更要记录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学法指导、教学时间、教学反思等。对教师而言,导学案不仅仅是一堂课的初步框架,还是一堂课的行动指导,更是一堂课的效果检测器。当然,我们注重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并不是唯导学案是从。导学案的存在是为了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同时给教师提供具体的操作环节和操作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灵活运用。

四、构建以差异化驱动为动力的“潜能引爆教育”研训文化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永恒主题。教师群体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并非差距。我校“潜能引爆教育”的研训机制是实施差异化驱动、教研师训结合、尊重个体差异、实现共同发展。

1.理念驱动:“铸师魂”

我校坚持“潜能引爆教育”的理念体系,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追求幸福、爱的理念;培养教师爱工作、爱学生,敬业乐群的精神,提高教师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发掘并引爆每个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给予他们足够的人文关怀,鼓励、支持教师的个性发展,尊重、肯定教师发展的差异化,促进他们的潜能开发。这样,教师各有所长,既不会使教师资源闲置,又能使教师潜能得到发掘,优势得到彰显,创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

2.差异化目标驱动:注重对教师的“分层推进”和“错位引领”,实现教师的异步发展和异域发展

(1)分层推进。针对教师在能力与水平、年龄与个性上的差异,我校将教师分成三个层次,实施三个发展目标。如对新上岗的年青教师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形成自我成长规划和导师指导规划,要求他们通过3~5年的成长期尽快达到“合格”标准,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对教学有一定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将其纳入教师发展的“中坚工程”,要求他们成长为教学“骨干”,能独当一面,胜任各种教育角色和学科教学任务;而对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中老年教师,则将其纳入“名师工程”,打造成“专家型”的名师。每个教师具备的经验和能力是不一样的,个性也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一刀切”,必须注重差异化发展。

(2)错位引领。我校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或比赛,鼓励教师发展自身的优势特长,引导教师异域发展,为教师施展才艺、表现特长搭建平台,使教师个性凸现、特点鲜明。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打上个性烙印,体现鲜明特点;二是在专业领域对某个方面深入研究,有所侧重、形成优势;三是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兴趣广泛,一专多能。这种异域探究、错位发展,不仅有利于教师基础知识的巩固,还能在某些领域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形成自身优势。同时还能使教师因互有需求而促进协作,聚成合力,形成学校的整体优势。

3.差异化平台驱动:教师相互学习与共同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机制与平台

第一,岗位平台。集体备课是构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不仅能充分发挥新老教师搭配的优势,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的活力;还能够共同切磋,分享自己的思路方案,探讨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调研活动,立足岗位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第二,教研平台。教研教改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有效手段和途径。我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本研训制度,以教研为平台,实施课题带动战略,鼓励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实践申报课题,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以“老”带“新”,促进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2015年,我校由教师主持申报的5个课题已顺利结题,这不仅有效激发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也使教师在研训活动中提高了自身能力,最终带动了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我校还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教研教改的激励措施,如设立专项的教研经费,对教研成绩突出者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并在评先、评优、晋级等方面予以倾斜。

4.差异化培训驱动:立足校本研训

差异化培训学校构建了包括进修培训、学历提高、继续教育工程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网络,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补充“营养”。首先,依托教研组、备课组两大阵地,建立了以教研室为龙头,教研组和备课组为核心,课题组与教师个人研训为补充的三级校本研训网络,促使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训活动,促进教师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其次,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校本研训方式,鼓励教师紧扣自身需要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能力提升、M修培训等提供机会。如对刚上岗的年青教师提供岗位实践培训,通过导师制、师徒结对等形式,让他们迅速积累经验、掌握方法要领;对中老年教师则进行新课程理念与信息技术的培训,让他们获得新思想,掌握新技术。最后,注重“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邀请专家来校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督促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我校还建立了学习考察制,先后组织部分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考察,从而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5.差异化评价驱动:多元智能理论

差异化评价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智力潜能,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点,在某些方面有优势,就可能在其他方面表现一般。教师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评价、多批次的评价、多主体的评价。多方面的评价表现在要重视对教师的基本素养与教学能力进行评价,既要看学生成绩的提高,又要看学生思想品德、智能水平、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发展,也不能忽视了对教师的教研教改、、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多批次的评价表现为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依据一次的评价结果来评判,应该根据教师的平时表现,多批次的评价结果来综合评判;多主体的评价则表现为对教师进行评价时要结合领导、同行教师、学生的评价以及教师自评,不同主体进行评价时所关注的点会不一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对教师的工作与发展作出全面而公正的评价,能够最充分地发现教师的能力,促进教师的潜能发展和专业成长。

五、构建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的“潜能引爆教育”管理文化

立足于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中‘精’‘细’化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我校更新观念,调整管理定位,深入探索,推进管理创新,实施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建立了“民主+效率”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了“精管+细理”的“潜能引爆教育”管理模式,不断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活力和内在潜能,形成了以精细化管理为特色的“潜能引爆教育”管理文化。

1.学校管理出现了四大转变

(1)转变了管理理念,在实际的管理中注意寻找平衡点,构建以民主管理为特征的管理机制,完善了教职员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会、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在管理中既重统一,又重差异;既重奖惩,又重关爱,管理效益与质量不断提高。

(2)完善了管理机制,建立了“精管+细理”的管理模式。精管,即管方向与目标,抓大局,抓中心,主要依托制度来进行;细理,则是细致服务、细微关注、细心落实,注重人文关怀,主要依托方案来实施。“精管+细理”,是要做到制度与方案的衔接配套,使管理既彰显刚性,又体现弹性;既抓关键点,又不忽视细节;既重制度规范,又不忽视人文关怀,构建起“刚”“柔”相济、“精管”“细理”相统一的管理模式。

(3)健全了管理制度。我们不断制订、修改与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民主+效率”的现代学校化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改革了管理体制,完善了管理组织与结构,实施扁平管理,落实了各种管理措施,填补了管理漏洞。管理重心的下移,突出了年级管理,把年级作为教育教学的“实体”, 激发了教职员工的工作活力,使得学校管理能落到实处。

(4)提升了管理水平,加强了管理人员的理论学习,提高了对管理的认识,转变了管理理念,改进了管理方法,确定了管理目标,完善了管理机制,健全了管理制度,促使学校管理日益规范、科学,形成了“潜能引爆教育”的管理特色。

2.提升了教师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

“刚”“柔”相济的管理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从各个方面关心爱护教师,注意思想引领、情感激发、生活关照、心理疏导;使教师扬长避短、挖掘潜能、展其所长,能感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获得自我需要的尊重与满足,真正享受到职业的幸福与快乐,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使学校成了教师成长的“福地”,让教师产生了归属感、温暖感和认同感,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和谐、温馨的环境与氛围。

六、构建以精美友好环境为基础的“潜能引爆教育”环境文化

学校是一个“大染缸”,生活在其中的人无一例外会被染色。校园环境的建设要突出文化,突出一个中心“融”,即师生融洽、师师融洽、生生融洽、人与精美友好的环境融洽,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人的潜能和环境的功能定位高效运用的状态。校园环境的建设要有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主题,有适合学校实际需要的建设目标,有符合学校办学需要的功能定位。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如文化名人雕像、文化浮雕、文化墙,文化长廊;现代化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精心设计的广场、教室、走廊的挂画、标语等,致力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安全校园,用精美友好的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境界,规范人的行为,激发人的动机,引爆人的潜能。如学校文化墙――中国近现代大事铭文,上面有4幅文化浮雕,分别是“广湘流长”“神农造耒”“蔡伦造纸”和“湘南暴动”。“广湘流长”将我校90多年办学历程清晰呈现,让人对学校的历史一目了然;“耒阳”的“耒”字在古代本是一种农具,经古代劳动人民世代沉淀,逐渐演变成汉字,并发展成为一种农耕文化;耒阳是蔡伦的故乡,蔡伦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改良了造纸术,并使之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耒阳有着丰厚的革命历史,在这里发生过“湘南暴动”,革命年代,处于各种势力的压迫下,无数热血青年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断地与敌人进行着战斗。这种形式的知识呈现,能让每一个学生牢记历史,知晓国情,激励其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其勇敢拼搏的毅力和敢于推陈出新的勇气。

特色学校建成的标志是特色学校文化的形成。在“潜能引爆教育”特色学校的探索和实践中,我校形成了“理念引领、课程多样、教学导思、环境友好、研训差异化和管理精细化”的“潜能引爆教育”特色学校文化,实现了“潜能引爆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美)托马斯・R.霍尔.成为一所多元智能学校[M].郅庭瑾,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漆新贵,蔡宗模.特色学校建设:内在生成的理念[J].中国教育学刊,2010(2).

[4]刘铁芳.走向深度的特色学校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11(8).

邓玉明(1965―),男,湖南耒阳人,湖南省耒阳市第二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作者单位:湖南省耒阳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下一篇:电商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