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问题儿子”:听听和孩子的对话录音

时间:2022-05-31 12:57:46

改造“问题儿子”:听听和孩子的对话录音

异地寄养出“问题儿子”

1985年7月,枚子从北大生物系毕业,分配到上海一家科研单位工作。很快,她与同学杜涛结婚。婚礼上有朋友戏称:“你们夫妻俩有着优秀的遗传基因,将来可以多养育几个子女,为国家做贡献。”

一年后,儿子明宇哇哇坠地。枚子夫妇工作都很繁忙,儿子两岁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将他送到江苏老家,拜托父母帮忙照看。

小明宇渐渐长大,上小学时渐渐显出聪明的天分,上五年级时被父母接回上海读书。

小明宇转学回上海没几个月,枚子就被老师召见了好几次。江苏的教育和上海差异很大,在陌生的环境里,小明宇的自信心被一点点毁灭,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一提起上课就头疼,甚至开始逃课。枚子愁得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和丈夫想尽办法给他补课,还给他讲道理,帮他树立信心,但无济于事。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枚子夫妇的意料。初中时,明宇开始在校外寻求温暖和刺激,被一些社会青年乘机拉拢,他或逃学,或从家里拿钱去“孝敬”哥儿们,或打架,或追女孩子……一向自恃聪明的枚子觉得自己在儿子面前显得很无能,一向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她开始因为儿子的一次次堕落大打出手。然而,明宇还是对学习越来越反感,搞得父母心力交瘁。

就在儿子成长的关键时刻,枚子获得了到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博土的机会。她很担心儿子,但每次和儿子谈话都不欢而散,儿子玩世不恭的态度常常让她感到绝望。1998年3月,她一狠心,踏上了飞往异国的飞机。

到比利时不久,枚子接到丈夫的电话,得知儿子因为在学校打架被开除了。杜涛愤怒地说:“我们怎么生了这么不争气的儿子?所有人都把这事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了!”枚子万分着急,甚至想丢下学业回国。

杜涛坚决不同意妻子放弃学业,说她与其回国照顾儿子,还不如将儿子接去比利时,说不定陌生的环境更适合儿子成长。枚子细细分析:或许儿子到比利时能有重新成长的机会。

1999年8月,在布鲁塞尔国际机场,枚子看到儿子拖着沉重的行李缓缓走来。她深深地意识到:一场更大的挑战在等待着她。

对话录音发现大问题

枚子要让儿子在比利时上大学,让他先学习语言,谁知联系好了一所语言学校,儿子却拒绝去上课。她知道这是儿子在国内上学时留下的阴影作怪,他怕老师、同学排斥。于是,她想了一个妥协的办法,让儿子先去试听两天,如果不喜欢他可以不再去。  第一天放学回家,明字一脸愉快。枚子忍不住问:“儿子,在学校感觉怎么样?”明宇头也不抬:“很好!”就没了下文。他一向很少主动和母亲说话,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母亲太婆婆妈妈了。虽然儿子不再说什么,但枚子心里挺高兴的:只要儿子肯上学,就谢天谢地了。

枚子偷偷去学校询问儿子的情况,班主任索普拉尼太太接待了她。

索普拉尼太太的教学方法和国内不同,她希望每次上课都有一个学生和她一起站在黑板前,做她的助手。明宇因为在班里年龄最小,同学们经常推荐他上讲台。开始时,他有些紧张,幸好他只要写对了,索普拉尼太太就会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即使写错了,索普拉尼太太也不会批评他,只是和同学们一起帮他重写。明字的表现欲本来就强,他找回了自信,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听说儿子改变了,枚子欣喜不已,不断地向索普拉尼太太道谢。索普拉尼太太奇怪地问:“杰克(明宇的英文名)很好,你为什么担忧?”枚子将儿子以前的情况告诉班主任,还坦言母子之间有隔阂。索普拉尼太太建议枚子把和儿子的对话详细记录下来,以便找出沟通的障碍。

枚子接受索普拉尼太太的建议,买来一枝录音笔,偷偷录下自己和儿子的有限对话。很快,她发现母子俩的对话模式很单调,对话的内容70%以上有关学习。一般是母亲主动问:“今天功课怎么样?”儿子回答:“很好。”然后是母亲长篇大论地讲“儿子,你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妈妈”等类似的话,儿子再用“知道了”结束。有一次,明宇告诉母亲:“今天写错了好几个单词。”母亲马上很紧张;“是不是昨天投用功?”然后又老调重弹,明宇的声音除了那句“知道了”,便没有其他反应。若不是有录音,枚子真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变得那么讨厌。  接下来的日子,枚子有意改变与儿子的对话方式。一天,明宇很沮丧地对母亲说:“妈妈,我本来就笨,为什么您一定要让我学那么多东西?我不想学了。”枚子一听就火冒三丈,刚想开口骂儿子,但又忍住没发火,而是尽量平静地说:“妈妈知道你很辛苦,你的记忆能力一向很好,相信你一定能克服。妈妈和你一起想办法努力,好吗?”做好挨骂准备的明宇很诧异地抬起头来告诉母亲:“今天表演时说错了好几个单词,被同学们笑话子。”原来如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枚子吐了一口气:“你愿意听妈妈当初学外语的经历吗?”明宇点点头……不知不觉,枚子和儿子谈了半个多小时,儿子显然被母亲当初的学习激情感染。

枚子趁热打铁,提出了一项“奖励计划”。语言学校从不布置家庭作业,枚子要求儿子从这天开始,每天都用中、英、法三种文字写日记,如果能坚持三个月,就可以自己挑选路线去旅游。她的提议得到了儿子的热烈响应。

旅游激发学习热情

“周游世界”对十几岁男孩的诱惑力是不容置疑的。被快乐充斥着大脑的明宇自然不会想到,在这个计划的背后,母亲要付出多少艰辛。为了这个计划,枚子不得不到酒吧去打工赚钱。

明宇果真坚持下来了,写完三个月的日记,他的英语和法语水平都提高了。枚子决定履行诺言。

明宇看过一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执意要去萨拉热窝。枚:子为了充分利用这次机会锻炼儿子,从旅游路线到订旅馆房间、车票,全由儿子自个儿负责。她明知道这样做有些冒险,但认为重要的是儿子独立自主去体验,无论成功与失败。

在旅游乐趣的激励下,明宇的学习劲头日益增大。为了选择好的旅游地点和路线,他开始查阅很多外文资料,阅读量大大增加。学习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乐趣。这超出了母亲奖励计划的初衷。

2000~2002年,明宇去过很多地方。枚子发现:儿子选择的旅游地点越来越近。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明宇见母亲赚钱太辛苦,就想少花点钱。见儿子学会关心体谅人了,枚子喜出望外。

母子俩开始变得无话不谈。一次,明宇给母亲讲了自己那段做“坏孩子”的经历和感受,听着听着,枚子泪流满面。她突然领悟到,以前她和丈夫过高的期望超出了儿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作为父母,他们只知道责怪儿子,不去理解儿子。她决定向儿子道歉。一句“对不起”,她向很多人说过,可对儿子是第一次。

到比利时后,明宇母子有了很多“第一次”,正是这些改变,让他们的心终于贴在一起。最让枚子欣慰的是,儿子在国内的那些坏毛病不见了,现在的他快乐开朗、积极向上。

2001年,明宇得到语言学校的中、高级班毕业文凭,初步掌握了法语、英语。

2002年9月,明宇终于考上了颇有名气的鲁汶大学,成为母亲的校友。

上一篇:常见花卉虫害防治 (四) 下一篇:“胖人多痰\瘦人多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