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与思考

时间:2022-05-30 10:18:56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与思考

摘 要: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在课堂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以及对多媒体使用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 课堂结构

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教学容量大,形象生动直观,容易激发师生的教学兴趣等优势,受到了师生的欢迎。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所谓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把多种媒体应用到教学中去,按照课堂教学中心目的要求展示相应的教学材料。它打破了历来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动态的、开放的、交互的新思维方式,有力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特别是在丰富学生的感观材料,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诱发创新意识等方面有独特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笔者现就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一些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与教学

1.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

教学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师和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填鸭式地接受知识,这往往抑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更不用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因其内容丰富、图片美观、运作快捷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真正创造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低年级学生侧重于形象思维,即具体生动的人物、事件,再现情境的画面、声音等,那么,富有创意的画面设计、丰富的影视资料等就可使其学习兴趣盎然,从而在一种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高年级的学生则具有独立的思维,不但需要形象生动的资料,而且从对表象的感知深入到对内涵的重视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我们在课件设计中要多角度展示材料,实现课堂教学中诸多媒体的系统组合,充分展现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突破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科学知识和能力的认知理解整合得更加有序、合理。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是通过教师的说教获取知识,缺乏直观感,而且教师的举例、板画也过于抽象、简单。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在直观演示中获得知识,同时也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例如在生物部分“动物的血液循环”知识讲解中,仅凭挂图及教师的口述讲解,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借助多媒体教学,血液循环过程一目了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又如在物理部分“光学知识”讲解中,平面镜成像光凭讲解,学生感觉既抽象又难懂,而利用多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使用多媒体后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但并不是说传统教学方式就一无是处了。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场面和教学手段现代化而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节课下来一点板书都没有,这也是不对的。我们主张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使用课件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要能够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内容,切不可由于过多使用,使课件变得杂乱而冲淡教学主题,误导学生。成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当始终将学生牢固地控制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内涵的进一步展开上,使多媒体有鲜明的教学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辅助教学,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和达到教学目标。多媒体使教学材料的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得到加强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如果能结合传统媒体――黑板的作用,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变得更好。

2.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利弊

多媒体实验仿真能力强,使许多实验演示操作容易成功,省时省力,受到教师们的欢迎。例如在“动物心脏解剖”实验中,真正的心脏因其是血淋淋的,学生大多感到恶心、反感,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兴趣;解剖后,因心脏壁软,成型较难,学生也很难了解心脏的真正结构。而采用多媒体实验仿真,则减少了许多很难操作的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这毕竟只是仿真实验,缺少实验的真实性,用它完全替代实验是不对的,而应该是实验的有力辅助手段。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很多情况仅靠多媒体仿真,很难令人信服,如果采用演示或学生实验则效果更好,而且采用演示或学生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些实验在做了以后,再配上多媒体仿真演示,往往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多媒体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多媒体增强了真实性和直观感,使一些原本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更加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有利于难点的突破。例如“电学中电流的形成,生物中的被子植物传粉、受精以及果实的形成”,采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难点变成了易点,学生学起来就很轻松。多媒体由于信息量大、图文并茂使学生兴趣大增,但使用过多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重点知识的学习。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离开教学目标,若一味追求“精彩、丰富”的画面,而且盲目引用过多的材料易扩散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就会使多媒体课偏离教学重心。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要围绕重点,重点知识应用异色字或特形字标出,一节课的最后还应有总结性画面,帮助学生回忆、巩固,加深印象。

二、多媒体与课堂结构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课堂结构,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知识传授时间短、速度快,教学更具形象感和生动感,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使课堂结构更合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知识,较大地提高效率。但这样也易产生副作用,容量太大学生接受不了,密度太高学生消化不了,易“煮”成“夹生饭”。因此,运用多媒体一定要考虑大容量与高效率相适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难易程度,确定适当的容量,内容编排要由浅入深,保持梯度。例如,在地理知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其功效是不容置疑的,如它可动态地模拟水循环、大气运动、岩浆喷发等地理过程,也可把宏观的星球、天体系统展示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快速、深刻地理解、掌握地理知识。但是不少教师的认识走向了一个极端,每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用多媒体来辅助地理教学,如在学习有关地球仪、地轴、赤道、两极点等知识点时,只用一个地球仪就足可解决,而无需滥用多媒体来模拟显示。美国大众传播学家施拉姆说得好:“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如果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采用多媒体,而放弃深入地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另外,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在课前,因此,教师上课的思路已经全都建构完毕,课堂上教师基本按照课件在教学。但是学生是有自己的独特思考的,因此,往往存在因教师引导不到位,学生没有按教师的思路走,而教师为了按课件上课,强行打断学生的思路,强迫学生回到课件中的现象。这使教师的教学机智无处可用,也使课堂少了许多精彩。这不仅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存在,还在很多优质课、展示课中出现。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时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手段,随着时间的推进,它的优势将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虽然目前已经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但要牢记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学,教师不能被课件牵着走,而应该适时、适度,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朝着健康、有序、稳步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网页型电子教案的制作与优化 下一篇:浅谈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