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图书馆RDA应用研究

时间:2022-05-30 08:41:57

国内图书馆RDA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07

作者简介:翁畅平(1985―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关键词:RDA;编目规则;本地化

摘 要:RDA是覆盖所有内容和媒介类型资源的国际编目标准,RDA编目目前已经成为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国内图书馆开展RDA编目应着手解决RDA本地化策略的选择、RDA兼容下CNMARC数据的修订、RDA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基于RDA图书馆应用平台的功能设计四个方面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1588 ( 2016 ) 01-0107-03

随着语义网的到来,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主要传播者和集聚地,其规范化的书目数据应作为优质数据源被更多节点应用集成,其类型多样的信息资源应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网络资源被参考引用。RDA的出现,让上述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RDA是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的简称,以《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AACR2)为基础,以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CP)为原则,以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RBR)和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FRAD)的概念模型为框架,覆盖所有内容和媒介类型资源的著录与检索原则和说明,其灵活性与扩充性、兼容性与独立性,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及各国图书馆的相继实施。

1 国内外图书馆RDA应用实施现状

RDA由美国图书馆协会、澳大利亚编目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加拿大编目委员会、皇家特许图书馆和情报专业学院(CILIP)、美国国会图书馆组成JSC成员直接参与制定,自2004年9月宣布启动编制,2008年11月公布RDA的完整草案,2009年7月公布最终修订RDA草案,2010年6月网上公开RDA工具包,2011年8月正式RDA词汇基本组成部分,2013年3月31美国国会图书馆(LC)宣布全部采用RDA编目,即RDA实施切换日。随后JSC成员图书馆、德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各英语语种国家图书馆相继实施RDA。

东亚非英语地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最早采用RDA进行书目著录。日本图书馆协会目录委员会在RDA编制过程中一直紧密跟踪RDA的草案,不断与《日本目录规则》做详细的比较与分析。2010年RDA正式后,目录委员会参照RDA修订《日本目录规则》。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自2013年4月1日起对原采用AACR2编目的外国出版的图书等开始使用RDA进行书目著录。美国国会图书馆于2013年3月31日采用RDA做西文编目的套录与原编。

国内图书馆RDA研究以上海图书馆最早,2012年成立RDA小组,组织RDA培训、编写了RDA编目试行细则。现在已经在外文采编与境外合作中对西文资源以及部分中文资源进行RDA编目,并已向OCLC提交了几百条的RDA原始编目数据。编制了适应上海图书馆系统要求的系统映射表;为了能够展示RDA成果,上海图书馆在与系统开发商进行沟通,力求将RDA的部分内容能够以简化方式展示给读者。但在国家层面上RDA的应用实施首先需要RDA汉化译本的及时出台,2012年7月,国家图书馆RDA中文译本翻译工作的正式启动,2013年11月,RDA中文翻译稿全部完成,2014年4月RDA中文译本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国内以公共图书馆为主要成员的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系统和以高等学校图书馆为主要成员的CALIS联合编目系统纷纷举办RDA培训班,应对RDA应用实践。2014年12月1日CALIS联合目录正式开始实施RDA。

2 国内图书馆RDA应用问题分析

国外图书馆RDA编目直接影响到我国西文编目,国内图书馆套录的西文书目数据中已经发现有使用RDA编目的原编数据。RDA编目已经成为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中文RDA编目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2.1 RDA本地化策略的选择

国内图书馆RDA真正应用的前提是本地化,但其实现过程是艰巨而持久的。编目原则是共同的,编目规则是有差异的,但其不同于分类法,基本上不存在社会文化和意识层面的障碍,所以绝大部分编目规则的差异不是不可调和的。RDA是一部全球化的标准,在国际化设计的基础上,提供了丰富的本地化选项,适应不同类型机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要。RDA提供的本地化选项与我国长期形成的实践传统是否兼容,是否满足RDA中文编目需求,是否符合中文用户检索习惯等,决定着RDA本地化策略的选择。

我国目前编目规则是按中文和外文文献两种体系分别制定,两种编目规则都是依据ISBD著录,但两者在标引规则方面差异很大。就中文编目而言,现阶段我国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系统和CALIS联合编目系统在中文图书馆编目在参照著录规则和条例时理解不同,使得两大编目系统CNMARC数据存在许多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目数据的共享。

2.1.1 国内图书馆RDA本地化策略。基于上述复杂性,国内图书馆RDA本地化策略有三种:一是将RDA完全直接中文化,将中文和外文编目完全纳入“国际化轨道”,我国组织标准编制机构参与RDA修订活动,对于RDA处理方式不合适的中国特色资源,做出某些修订与补充。二是中文与外文文献两个体系分别制定,外文文献直接采用RDA做套录与原编。依据ICP,参考RDA,重构现有《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三是中文与外文文献两个体系分别制定,依据ICP,参考RDA,制定我国外文文献编目RDA规则,重构现有《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2.1.2 国内学者对国内图书馆RDA本地化策略的不同看法。基于以上三种策略,各学者各持不同看法,学者胡小菁支持第一种策略,直接采用最新国际标准,将加速我国编目规则的不断更新。学者罗赞成第三种策略,制定我国外文文献编目RDA规则,按照FR家族模型重新构建《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笔者认为RDA在中国的应用应采取第二种策略,在外文编目上,直接采用RDA,与国际规则接轨,便于我国外文书目交流与共享。在中文编目上,依据ICP,借鉴RDA中经典的理念与做法,对现有《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升级与更新。无论采用哪种策略,图书馆界都应详细了解我国编目规则与RDA的差异,关注编目成果,根据差异适度处理编目实践,以此契机探索《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发展。

2.2 RDA兼容下CNMARC数据的修订

RDA的设计是完全独立与数据编码和格式,RDA编目成果可以以任何数据格式(DC、MARC、XML、RDF或用户自定义)而存在。在已公布的RDA文本附录中包含RDA和MARC21书目格式、规范格式以及DC元数据的映射表,而未来映射表还会继续扩充,这表明RDA不再把MARC视为最重要的元数据方案。

MARC书目数据是将各个著录款目及规范关系封装在记录中,其粗粒性影响了RDA中实体关系的揭示,其一元线性结构无法反映出RDA实体属性与联系的多维网状空间,其复杂性影响书目数据的互操作,在一定程度上MRAC格式影响RDA实现效果,阻碍RDA目标的实现。

MARC格式产生于60年代,是适应纸质书目系统自动化而产生,经历了5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成为图书馆领域成熟元数据之一,在数字资源快速增长的今天,MARC可能绝非一种好的数据格式,但MARC为图书馆员熟悉,MARC为图书馆集成系统通用,所以大多数RDA测试仍在采用MARC格式。可以预见,MARC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是绝大多数图书馆编制RDA数据的主要格式。

MARC长久以来一直与AACR2配套使用,RDA新编目规则的产生,旧MARC格式必定有许多与之不适应的地方。为此JSC成立RDA/MARC工作组,修订MARC21以便与RDA保持一致。在书目数据格式部分增加336-338字段,在规范数据格式部分增加370-378、380-384字段。

国内应用RDA,与RDA兼容的CNMARC修订工作必不可少,CNMARC才是国内图书馆应用RDA的真正工具。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资源描述与检索》的中文化及其应用研究阐述了中文编目应用RDA的操作问题,同时为方便用CNMARC编目时查询相应的RDA规则,制作CNMARC与RDA的对照表。课题组成员胡小菁分析了与MARC21对应需要增加的CNMARC字段,对可能采用的字段名做了说明。

2.3 RDA教育培训工作

RDA作为内容标准,在编目思想上,突破了传统记录的平面结构,实现实体属性联系的立体网状结构。在编目对象上,从实体编目扩展到虚拟对象编目。在编目流程上,从专业知识的编目员独立编目扩展到与信息用户参与的联机编目方式。RDA理念与操作流程,无异于给传统编目员带来新的挑战。让编目员从心理上接受RDA,在编目理念上理解RDA,在编目流程上熟练RDA,为此,RDA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图书馆开展RDA培训工作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介绍RDA专著不多,目前市场仅有王松林教授主编的《中文编目与RDA》以及《RDA》中文版。编目人员的实践操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训内容的获取。RDA不是一个独立的编目内容规则,前有AACR2、FRBR、ICP相关理论的支撑,后有MARC数据格式的兼容,中间有编目对象的差异以及RDA工具包的使用。所以RDA培训内容应该是一系列课程,不是几天的学习就可以领会的。国内图书馆应用RDA应该统一制定RDA相关知识教材及其练习手册。

培养方式应依托两大编目中心成员业务学习机制,采取面授与网络授课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重点学习与例外处理相结合,开辟网络专栏,专门RDA研究进展、RDA培训信息及资料、RDA实践实例及成果等,辐射全国图书馆界RDA应用学习的教育模式。面授便于同行之间交流,但受时间与地理限制。网络授课恰好可以弥补其不足,对于有争议、需要商讨的具体操作,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将特殊处理办法在RDA网络专栏公布,便于编目界进行共享与交流。RDA是一项实践性与操作性很强的知识,与以往用户服务、信息行为知识不同,在培训过程中,更注重理论的运用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由于集中培训时间有限,各机构基本都是根据自身规模与收藏范围重点学习RDA相关部分,对于一些不适应RDA处理的特色资源,主动交流,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后续编目人员和提高编目质量的重要保障。RDA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选择RDA本地化规则的制定者作为第一批教师,聘请国际编目知名专家作为顾问,依托国内两大编目中心开展的各类培训方式,逐步扩充RDA编目人员队伍。

2.4 基于RDA图书馆应用平台的功能设计

RDA作为一套编目准则与指南,其概念模型下的书目功能聚焦于用户任务(查找、识别、选择、获取、理解)的实现,其设计目标上最大限度地体现为目录用户提供便利,但其编目成果的实现最终依赖于图书馆应用平台的展示,图书馆应用平台是用户直接享受和参与RDA编目的入口。由此看来,图书馆应用平台使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关乎用户使用资源信息的体验感受,图书馆应用平台的功能设计至关重要。

3 结语

图书馆应用平台在功能设计上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其提供的功能界面也有所区别。针对编目用户,提供类似RDA Toolkit桌面式编目界面,国内图书馆RDA的应用,应根据RDA本地化策略选择,一种是直接RDA Toolkit完全翻译成中文,一种是利用RDA Toolkit理念,构建适合中国国情和编目实践的工具包。其构建方式如何选择,直接取决于RDA本地化策略。针对普通用户,图书馆应用平台需要提供集检索与注释一体化的用户界面,支持多途径检索需求。但两种平台实现的前提必须与应用旧编目规则的数据相兼容。

参考文献:

[1] 崔健.日本图书馆界对RDA的研究[ J ].图书馆建设,2014(2):21-24.

[2] 胡小菁.RDA的国际化设计与本地化实施[ 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42-46.

[3] 罗.RDA在中国的实施设想[ 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1):52-56.

[4] 姜化林.RDA编目规则下的MARC21修订[ J ].图书馆杂志,2013(5):47-49.

[5] 胡小菁.“《资源描述与检索》的中文化及其应用研究”报告[ 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3(7):1.

[6] 胡小菁.CNMARC的RDA更新[ 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3(7):2-7.

(编校:马怀云)

上一篇: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及检测技术 下一篇:提升地籍管理能力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