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浅议

时间:2022-05-30 05:55:17

高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浅议

[摘 要]:高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但高职院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诸多困境,要改革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改革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以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其作为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品德课 教学改革

思想品德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高校思想品德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所有高校共有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等学校担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思想品德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重要,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必修课,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豆芽课”课程。明确了思想品德课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学改革就更显得迫切。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

学生方面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中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职高、中专毕业生,总体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有的学生受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自身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公德意识,拜金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又因为是专科文凭,面对“难就业”的问题,自卑心理严重,空虚、胸无大志。还有一部分学生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开拓的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很多高职生有一种危机感,认识到大专文凭已经没有优越性,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增加筹码。单纯的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就好了,思想品德课学不学无所谓。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产生轻视甚至排斥思想品德课的情绪。

教师方面 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学的主持者、组织者和责任人。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高低,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教师。由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存在一些脱钩的现象,教学手段单一、学习的内容局限在教材,学习方法仍以老师讲授为主,造成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缺少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另外,部分教师本身上课照本宣科、教学缺乏吸引力、与学生交流互动较少,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问题等等因素也都是造成学生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的原因。

教材方面 课本部分内容与中小学德育课程重复,教学内容不够“新”,吸引力相对较低,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与专业关联不大,认为与专业学习无关,不是生身立命之本;理论性太强,显得较为空洞,教师难得教好,学生难得好好学。高职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明显的应试嫌疑,以为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只是为了考试。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投入相对较少,教学设备的配置滞后,导致教学手段单一,主要采取“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而专业培训跟不上,导致科研素质较低,不能把理论和现实进行较好的结合,对课本的依赖性较强。没有科学的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措施

把握好教材 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这三门课都具有与现实结合非常紧密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做好资料准备,努力结合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内容方面还应努力突出职业院校的特色,要注意与院校、专业的特点结合,让学生感觉到学了有用才能真正学好。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改进教学手段 废止传统教学中的“填鸭”模式,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的多形式取而代之,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简要强调知识点,主要注意问题的解决。

“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想品德课教学手段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将传统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图像、文本等构成的动态教材,用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的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强迫大脑去思考,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改变考试评价方式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恰当的考试方式不仅可以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因此,单纯的一元化、唯分数化的考核方式并不适合思想品德课。应该变单一的“卷面成绩”的考核方式为多元化的动态考核方式,使考核过程不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还要贯彻于生活的全过程,灵活多样、注重平时表现的考核方式,这样不仅有助于检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程度,更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这才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所在。

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时,往往简单的以期中和期末成绩以及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为依据,这种评价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实施把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多元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和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综合学习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大胆创新,努力探索高职院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规律与方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终身受用的精品课程。

上一篇:乡镇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新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