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说”的培养与养成

时间:2022-05-30 11:18:11

浅谈小学生“说”的培养与养成

“说”是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学生可塑性强,正是学习语言,培养听说能力的最佳时期。探讨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培养小学生“说”的能力的四个环节以及培养的方式与方法。说能力培养小学生有人说,人的第一技能是“会说”。我认为,人不但要会说,还要说好。有人说的话如和煦的春风,句句温暖人心,感人肺腑;一句恰到好处的话,一段贴切、生动的回答,会为你赢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而有人说的话则如乌鸦飞过,越是聒噪,越是令人生厌,这无疑是个人成功的拦路虎。

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对此深有感触。小学生可塑性强,正是学习语言,培养听说能力的最佳时期。注重小学生说话技能的培养,对他们言语有效的表达,思维的开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说”的能力的四环节

小学生说的培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会说一句话,到一段话,再到几段话,循序渐进,不断丰富。要从想说――敢说――会说――说好四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第一,想说。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地搜集说的内容,积累素材,在脑海里把已有的材料进行归类。依照要求,仔细考虑考虑要说什么。考虑好要说的内容后,再仔细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待学生都考虑好后,鼓励大胆的学生先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不要插话,等学生说完,要及时进行鼓励。这样就会使其他学生产生说的欲望,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第二,敢说。起初,学生因为胆怯,或者怕自己说得不好,引起老师的不满或者同学的耻笑,不敢站起来陈述自己想要说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先小声地自想自说,等都自说一遍后,再让学生面对自己的同桌去说,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小组同学面前说。等学生有了自信心,就让学生面对全班学生,铿锵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学生说完后,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思想,对学生的阐述进行评议。评议时先多讲优点,多多鼓励,客观地提出不足的地方及改正的方法。

第三,会说。在自想自说,说后评改的基础上,让学生仔细地斟酌一下自己阐述的内容及阐述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并汲取同学、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认真修改自己说的内容,把说的内容完善提高。

第四,说好。利用言语的辅助手段,如副语言,体态语言等,让学生做到声音洪亮、语速正常,抑扬顿挫,形象、生动地表达说的内容。

二、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时间上,天天锻炼,不断提高;方法上,仔细斟酌,先想再说;内容上,培养初期,要从他们身边的事情说起,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如我,我的家,我的爸爸,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班级等。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时,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述。不要求全责备,以防产生害羞、胆怯心理,而使其丧失发言的积极性。学生开始说时,可能说得很少,也可能语无伦次,抓不住重点,表达不清楚要表达的内容。教师要适当鼓励,不要定条条,划框框,让学生在想好的基础上,大胆地去说。因为是先有“敢说”,才有“会说”和“说好”。

等学生初步掌握说的方式、方法了,就可以拓宽说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内容,进行说的训练。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第一,观察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对看到事物有什么启发或感想。观察的引导与说的锻炼,能够启发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将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点,揉和在看到的事物上,用言语表达出来。

第二,读书说。鼓励学生建立家庭图书架,利用压岁钱购买图书。利用课余时间,双修日,节假日等进行大量阅读。要求学生经常到书店、图书馆等地方读书,教师每周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读书说”,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读课外书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可使全班学生分享知识。此外,读书与说的有机结合,更能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等学生将所读书的基本能容,富有启发性的片段及自己的所感所悟说出后,其他同学提出建议或意见,教师再加以指导。之后,再进行必要的加工,写成文字,就是一篇不错的读后感。

第三,问题说。提出一个问题,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把对该问题的认识说出来。“问题说”在当今就业的面试中广泛存在,说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面试的成绩。从小培养学生“问题说”的能力,从今后的就业面试来看,也就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外,还有新闻说,故事说,想象说,评论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三、进一步强化培养

等学生知道说什么了,能说了,就要让学生明白口语传播具有暂留性特点。在口语表达时,句子的长短,句尾的平仄,声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等,对表达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求在口语表达时做到:坚持以准确、清新、宏亮、富有情感的声音有效地完成口语表达;必须针对听众的个体情况,以适当的语速,将重点、难点、疑点表达清楚,以加深记忆;必要的情况下可用强调、渲染、反复、烘托等手法实现语言的强刺激,以延缓暂留性;注意保持语意完整、语速流畅和语势连贯,以增强口语的总体效果。

还要提醒学生口语表达离不开副语言和体态语的帮助。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表意语音现象,体态语是用表情、动作或姿势来作交流思想的工具。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常常借助副语言和体态语来表情达意,这一点是书面语言达不到的。

参考文献:

[1]陈红萍.如何提高小学生“善说会写”的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3,(01).

[2]吴然.第一技能会说――用语言扬起生命的风帆.山东省教科所“全省循序综合训练讲习观摩会”.2001.

上一篇:在探究式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