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麻醉特点探析

时间:2022-05-30 11:01:02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麻醉特点探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麻醉特点。方法 对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麻醉后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异常反应发生情况, 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麻醉特点。结果 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无术中死亡等严重后果, 手术平均时间(156.78±59.8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3.54±76.25)ml、平均输血量(729.83±67.92)ml、平均输液量(2013.67±224.56)ml, 术中异常反应发生率41.94%(13例)、术后异常反应发生率25.81%(8例)。结论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前, 给予健忘镇痛慢诱导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使手术顺利完成, 能够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异常情况发生率, 麻醉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为满意, 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麻醉;特点分析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常见危重疾病, 其特点为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 目前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本文将对本院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临床研究, 从而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麻醉特点, 为提高其麻醉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男20例, 女11例, 年龄21~73岁, 平均年龄(47.89±6.64)岁, 疾病类型:疾病类型:胆源性胰腺炎18例, 乙醇性胰腺炎7例, 其他胰腺炎6例。

1. 2 方法 对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麻醉后实施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指导其行仰卧位, 给予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吸等生命体征监测, 之后实施健忘镇痛慢诱导法气管插管麻醉。首先给予0.02~0.03 mg/kg咪唑安定、1.5~3.0 μg/kg芬太尼诱导麻醉, 实施3 min口咽部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 术中经罗库溴铵+芬太尼间断静脉推注、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 经机械控制通气情况。术中给予桡动脉穿刺有创动脉压监测。记录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麻醉苏醒时间、异常反应发生情况, 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麻醉特点。

2 结果

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无术中死亡等严重后果, 手术时间121~213 min、平均时间(156.78±59.82)min, 术中出血量34~192 ml、平均出血量(103.54±76.25)ml, 其中9例患者术中实施输血, 输血量550~900 ml、平均输血量(729.83±67.92)ml, 术中输液量1700~2800 ml、平均输液量(2013.67±224.56)ml。31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如下:①术中:心率过低4例(12.90%)、低血压7例(22.58%)、2例患者心电图异常(6.45%), 总发生率41.94%(13例), 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②术后:大小便失禁1例(3.23%)、恶心3例(9.68%)、呕吐4例(12.90%), 总发生率25.81%(8例)。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 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术前给予正确麻醉是确保患者获得满意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2]。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及饮食习惯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 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麻醉注意事项:①若患者机体循环发生较大波动则应持续微量泵注多巴胺、去氧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②患者发生明显休克则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快速注入胶体液、晶体液实施容量复苏;③若术前查明贫血则应给予浓缩红细胞等血制品输注维持术中机体血红蛋白稳定性(保持血红蛋白水平≥90 g/L);④实施全身麻醉有利于对呼吸循环进行有效管理及及时纠正气腹影响效果;⑤健忘镇痛慢诱导法气管插管麻醉可对气管插管反应进行有效抑制, 降低大剂量静脉物所致低血压发生率;⑥若患者术前发生明显休克则应于麻醉诱导前即实施有创动脉压监测, 利于及时了解其机体循环变化情况;⑦若患者术前发生肺功能不全或肺损伤等情况, 术中应给予血气分析;⑧对患者实施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有利于降低麻醉过深抑制循环及术后早期苏醒延迟等异常情况发生率[3]。

本文研究可知,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前, 给予健忘镇痛慢诱导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使手术顺利完成, 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异常情况发生率, 麻醉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为满意, 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龙, 杜成友. 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因素分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0, 4(3):173-175.

[2] 朱艳林, 李庆永. 针刺配合局部麻醉在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29):50-51.

[3] 张志刚, 芦国芳, 魏花萍, 等. 肠内营养对有血滤等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1, 19(3):193-194.

[收稿日期:2014-07-30]

上一篇: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无痛乳管镜检查术的疗效比... 下一篇:丁丙诺啡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