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主要性

时间:2022-05-30 10:36:10

浅谈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主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7-0102-01

因为目前世界各地身心疾病大幅度增加,使得人们对身心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甚至在整个医疗观念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模式和护理观念也形成了,使护理工作从单一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身心及对社会因素的整体护理。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是病人康复的关键。确定新型的护患关系具有五大优点:

1.1通过身心相关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病人愿意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要些什么,忌讳什么,从而预测可能发生动机和行为,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身心防护措施。

1.2通过对病人的身心了解和科学分析,有可能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较强的综合医疗对策。

1.3建立新型护患关系,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一切从病人健康出发,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高度信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成功医疗的基本保障。

1.4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能解除病人的身心症结。为此,护理人员必须通晓身心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品质,还需要掌握其他医学科学知识。

1.5科学的精神卫生和全面的身心健康概念,是建立在全面的综合一整体的身心健康的观念上。他可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自我抗病能力,预防不良的心理刺激因素,促进健康环境。

2 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是指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社会环境方面,除了让病人熟悉医护人员外,还应该向他们介绍病友,促进病友间的交流。还要做好家属,亲友和患者单位的工作,让他们配合护理以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作为病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宜幽静,医院布局要协调;病室装饰要讲究;床铺要洁净舒适;病房朴实,而又丰富多彩;病室走廊空气要清新。

3 直接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

3.1 沟通

沟通是指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发现影响的一个过程。沟通有二种形式:一种是言语性沟通,即护患之间通过语言交流,其中语气语调等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二,是非语言性沟通,也称躯体语言交流。非语言沟通,通常是潜意识促动的,所以能以言语精确的表达感受。

3.2 理解

是指对沟通所得的信息,进入到病人角色中的体察,取得一致的认识。做好心里护理不仅停留在病人表现的不良心理和预期会有的不良心理进行护理,更重要的是进入病人内心深处的护理。人们已明确的心理应激在大多数疾病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动员病人一起来积极寻找心理应激原,对理解病人,理解他们所患的疾病是十分重要的。护士应该利用与病人相处时间多的优势,把握身心病症患者的疾病发展变化过程。

3.3 同情

患病后,病人处在痛苦、焦虑和恐惧之中,护士应该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痛病人之所痛,想病人之所想,细心护理病人。

3.4 支持

在做好以上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护士可采取劝导、启发、理解、同情、支持,提供保证和消除顾虑的交谈方法。帮助病人认识疾病,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从而促进病人身心康复。

3.5 安抚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对久病者,要进行安抚,对长期卧床的病人给予轻柔的按摩,对患儿抱抱。都可以使病人感到亲切和温暖,体会护士的体贴关心,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满足。

上一篇: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下一篇:浅谈做好责任护士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