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拓展训练“四法”

时间:2022-05-30 04:46:45

读后感拓展训练“四法”

小学阶段,在教学生写读后感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着手、难以下笔。而在他们的心目中,写读后感就是把看过的内容回忆出来,从而让读后感变成了抄后感。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并让学生写出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应从以下“四法”上进行拓展训练。

一、复述突出“简要”

1.真正理解原文

要写出有新意的读后感,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原文,因为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也可以说是结果。如果你连原作在讲什么都不知道,你哪能有“感”?你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感悟才会深刻。那么如何来理解原文呢?我们指导学生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原文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同时,对作品的名称、作者、当时的历史背景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并把它们理清楚。其次是要理解原文的内容对读者起到了什么样的教育意义,主人公的言行、思想又表现了他的哪种精神和品质。弄清楚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说一说作品的哪些章节和关键语句使你深受感动,为什么被感动等等。只有把这些内容真正理解了,在复述的过程中才会有条有理,才能“简要”地复述原文。

2.简述事件经过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它们都是感的前提,是写好读后感复述原文的基础。在写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绝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作品的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如写《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读后感时,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暑假,阳光猛烈地照射着,我读着《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使我感触很深。这本书讲了主人公因被学校开除而四处流浪,因喝醉了酒,怕自己会得肺炎而死,永远见不到妹妹,而冒险去见妹妹。然后,他想去西部谋生,因妹妹也要同去,便决定不出走了,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主人公为的就是想让自己妹妹的童年有段快乐的回忆,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想守望在麦田里,不想让妹妹一起去西部,不想让妹妹像他一样悲伤地度过童年。该学生在叙述《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内容时,能紧紧抓住事件的经过,并根据所写读后感的需要,而选择了主人公同妹妹相关的事情,写得是那样清晰,那样有感彩。

3.紧扣时代脉搏

我们指导学生写文章,写出文章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因为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要给读者看的,当读者看了你所写的文章后,必定想从你的文章中受到启发、教育。因此,文章的意义是何等的重要。而这个意义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思想性。它从何而来?它来自时代背景,来自现实生活中实际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来自古今中外要我们来弘扬和继承的一些优秀品质和精神。所以在复述和寻找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那些紧扣时代脉搏的,又能振作精神的感点内容。这样在写读后感时,就会有话可说、有据可依,同时,也会受到读者的喜爱。总之,选感点要紧扣时展的观点,切合自己的思想行为。在复述时,按找着的感点进行“简要”的复述,与感点无关的,一定要忍痛割爱。

二、书中寻找“感点”

1.事件经过或原文中找

对于初学写读后感的学生来说,因为找不到要写的感点,对书中的内容无从着手,往往使学生在写作时,这里抄一段,那里抄一段,整篇文章变成了抄后感。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没有在原文的事件中提炼和浓缩感点,没有去思考事件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从这些内容中到底受到了哪些启发、有哪些触动和感受,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有哪些内在的联系。在写作前,你如果对原文的事件经过有很深的理解,事件中的感点就会油然而生,这给写读后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人物个性与品质中找

在原文的事件中,如果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感点,这时,可在原文主人公的言行以及品质中找到感点,因为主人公的言语,代表着作者所写作品的思想和目的,主人公的个性、生活习性以及爱好等,都与作品的内容有关,同时也代表着作者的创作观点,所以往往在这里流露感点。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生活于战争时代,他的生活十分贫穷,但他不放弃,勇于面对,使他变得热情、倔强、个性刚强。在晚年时,保尔完全瘫痪了,继而双目失明,他曾一度灰心丧气,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但他最终挺了过来,并且完成了第一部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这段话的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崇高精神的敬仰,这些材料都会令读者感动,感点也就很自然地找到了。

3.主人公与我对比中找

有些原文感点容易找到,而有些原文的感点比较隐蔽,一时难以发现。这时,老师就要指导学生先把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内心思想的流露与“我”的人物形象、个性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找到了“我”同主人公的不同点或者相同点,感点就在对比中显现出来了。如在《城南旧事》的书中找出感点,就要用主人公英子的童年与“我”现实中的童年作对比。英子随家人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居住过的地方,“我”的童年充满了快乐,而一些人的童年却充满了辛酸和泪水。找到了写读后感的感点,同时激发了“我”对童年的宝贵记忆。

4.在重要句子与词语中找

有些学生在找感点时,往往习惯在原文的内容中去寻找,忽视了原文中的中心句和词语里也同样可以找到感点。有时一个简洁的句子会把感点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可以在同一句子中找到不同的感点。如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的角度找,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的感点;若是从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角度来看,就可以找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不能华而不实,给浑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的感点;从体制的角度去想,就可找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感点。

三、感点探求“深度”

1.实事求是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在找出感点后,就要把感点提升出与现实生活相对应的、又符合时代特征的观点,这个观点一定要有深度,并把它作为写读后感的论点。要把感点挖深挖透,就要对感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因为感点是写读后感的中心论点,对它的理解,对它的正确评判,要得到读者的肯定,这就要摆事实、讲道理,只有在事实面前,你的论点才会使人心服、口服,而你的感点也才会有深度。

2.正反对比

在原文中确定感点前,为使你提炼出来的感点有深度,这就需要对确定的感点反复地进行正反对比,通过对比,更能显现感点的清晰。如《城南旧事》这本书,书中林海音那充满戏剧性的童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要找出有深度的感点,则要通过对比来实现。从正面写出了童年的快乐,从反面可看出她也有伤心的地方,通过正反对比明确了童年在快乐中也有伤心,使感点更有力度。

3.边叙边议

在明确感点后,要想写出有独特见解、有真情实感的读后感,你就要找出句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感点,坚持边叙边议的创作风格,来写出深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品,可抓住主人公的以下三点:1.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重伤,一只眼睛失明,虽然不能再回前线,但他立即投入了地方上的各种艰巨的工作。2.在参加铁路修建中,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再加上土匪的骚扰,饥饿也威胁着保尔,但铁路还是如期修通。3.1927年,保尔完全瘫痪,但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开始了文学创作。他写出了第一部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可先叙述第一点,并针对事件进行议论,然后写第二、三点。这样写能准确把握感点,把感点推向高潮,因为这三点的感点只有一个,都是讲述他追求信念而奋斗的一生。可见,边叙边议是写深感点的又一种好方法。

4.层层推理

在原文中找到的感点,是最原生态的,要想感点有深度,就需要提炼,逐步推进,这样感点才会越来越清楚、明白。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层层推进法。如《伤仲永》主要写方仲永才能过人,天资聪明,小时则“指物作诗立就,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然而,因为他父亲为了占一时的小便宜,没有让仲永去学校读书,导致几年后,一个神童变得如平常人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在写读后感时,这是对原文的简述,也是找感点的前提,而原文的叙述中,感点是很平常的,这就需要在原生态中进行推理,首先可推理出“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最后推出天才是天赐的,但如果不坚持后天的努力学习,是不可能成才的这一深度感点,达到了写读后感的要求。

四、联系“实际”内容

1.个人思想、言行

读后感要写出作者的真实感情。首先一定要说真话、写真事。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生活、班级或家庭状况,而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这里的“实际”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将它同原文中的事件、主人公的品质及精神进行碰撞,这时迸发出来的火花才叫做真情实感。所以原文中的感点只是对观点的引申,而观点的深化,则要同个人的现实的想法相吻合,如脱离了真实的思想,写出来的读后感会变得空洞乏味,真情也很难流露。要改变这种现状,在写之前,一定要找准切合感点的“实际”,然后这个实际一定要重点来写,不能用几句话轻轻带过,要写出同“实际”相关的细节,因为文章的情来自于细节的描写。

2.社会现象、名人

写读后感中的联系“实际”,作为初学写作的人来讲,他们普遍错误地认为这个“实际”只能是个人方面的,往往被这一条件所限制。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时,要向他们说清楚自己的事件只是“实际”的其中一种,“实际”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名人,也可以是令你感动的一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通百姓。但前提只有一个,在联系“实际”时,一定要同所谈的观点相吻合。

3.历数古今、中外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除了上面所讲述的之外,还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事和人。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的文人、科学家和发明家,有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还有为了祖国建设而放弃个人名利、得失的两弹一星的功勋们,这些都是我们写读后感的事实依据,有很大的说服力,是读者所认可的。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4.科学想象、结论

从联系“实际”的内涵、外延来看,以上所说的都是属于内在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但这个“实际”也可以是抽象的,如一些科学的想象和结论,也可以作为我们写读后感的“实际”。因为它们是运用综合的科学知识和事实,发挥高度的抽象和联想能力,来超越现实条件猜测未来的客观规律,设想未来的变化过程,描绘科学发展和人类征服客观世界的奇妙远景,而提出一种为人们所向往的目标和理想。它们具有科学性、想象性、现实性的特点,也可作为“实际”来充当写读后感的事实材料。但这些材料往往运用在针对科幻方面的作品,所写的读后感中。而且原则也相同,也要与所写的观点保持一致。

上一篇:创意话题妙引导例谈 下一篇:作文究竟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