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美术课堂的创意之路

时间:2022-05-30 03:19:55

寻找美术课堂的创意之路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各个课程都需实现的重要目标,而小学美术课程在这个方面有着这个学科独特的优势。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进行发散思维、模拟思维、想象思维方面的训练,并创设情境,有效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美术课堂 创新意识 艺术感悟

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各个课程都需实现的重要目标,而小学美术课程在这个方面有着这个学科独特的优势。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的《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德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课堂让学生感受美术的文化,让学生每次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接受艺术的熏陶;另一方面也要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在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的创作与欣赏离不开学生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与感悟,这是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的。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要注意保护、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才能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千人一面、异口同声,是美术创作之忌。每个人的眼光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对美术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对学生美术的启蒙教育,更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主动地表达、更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思维方法上考虑,课堂中有意识地进行发散思维、模拟思维、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一些具体的方法,开展一些有效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改变传统的临摹方式

临摹作为学习美术训练的基本技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差不多,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学生只需对照标准完成。具体来说在美术学科中就是以“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这样的内容主要以“画得像”为标准,看结果画得是不是一样。这样的要求就是对美术教育的意义没有真正理解,没有能够充分体现美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仅有`感也会逐渐在临摹中消磨殆尽。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临摹教学不重要,相反,它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摹也要以能突出独特的个性为佳。如《画表情》一课,除了画各种表情,还应允许学生随意添画,这样学生既学会临摹各样的表情,又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添画发型、服装等。

名画是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在美术课堂上应该在教会学生们学会欣赏与理解的同时,也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进行创造性临摹练习。如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空间,既学习名画中最优秀之处,色彩、构图、形态等,也可把人物动作或者背景加以联想改变,把一幅幅古典的画变成现代创作。这种带创造性、联想性的练习,把学生们带进了美丽的殿堂,拓展了他们想象的空间。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想法和解决方法。现在的小学教育,比较强调以观察与思考、体验与交流、理解与表达等方式来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而这些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也是有着很广泛应用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以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儿童进行想象力、创造力的训练意义重大。在小学阶段我们更应从教学方法上进行转变,把以往注重模仿能力训练向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转变。如在《帮小鸟找家》一课中,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与交流:小鸟的家在哪儿?小鸟需要一个怎样的家?引导学生经过回忆、联想、讨论,引导学生明白帮小鸟找个舒适的家就是在帮助人类自己……这样的教学,在关注学生情感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通过事物进行联想练习

一个简单的物体或者一种简单的现象,都可以引发孩子们的多种联想。就如当年牛顿就是从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这一自然现象,发现了地球的万有引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联想是创造的开始。在教学中,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器皿、台灯等让学生观察并展开联想,一幅幅由实物形体联想出来的画作会应运而生。如一次我把一团散乱的纸条放在一个杯子上,让学生们联想,结果出现了很多好的画作:树、花瓶、毛茸茸的小狗、妈妈的卷发头像……

四、多角度的随意联想

让学生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些线条和色块,然后做出多角度的随意联想,并把它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这也是有利于联想的练习之一,对于培养学生带独创性的灵活的思维习惯很有帮助。如在一年级《彩点连彩线》一课中让学生们用彩笔随心所欲地画点、连接各种线条,然后在分割的块面上涂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再让他们想象画得像什么。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像山水、像树林、像白云……这不但在课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训练了学生对美术不同的理解与表达,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运用、感悟能力。

五、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发挥想象

在美术活动中,人所需要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但有时利用人的听觉和触觉等更有助于提高兴趣教学,效果会更好。如《画太阳》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先编几个故事,一边讲故事一边把故事里太阳的形象画出来,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然后请几个学生编故事,把故事里的太阳画出来给大家看。再鼓励全体学生自己编故事画太阳,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力再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又如《萝h变动物》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带进课堂一只布袋子,告诉学生里面装着不同的宝贝,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看,它鼓鼓囊囊的,看不见;听听,没有声音。小朋友一定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学生:“摸。”老师:“你很聪明,那就请你来摸一摸,闭上眼睛,将手伸进布袋里,摸出是什么吗?知道了就点点头,并说出东西的形状、特征等……”学生被神秘的氛围所感染,进发出大量想象和灵感。营造想象的气氛,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六.想象来源于自然,融入美丽的大自然

儿童从涂鸦期开始,就喜欢表现红红的太阳、弯弯的月亮、飘动的云彩、远远的高山等大自然的东西。表现大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们多到大自然中去,多看看山川、河流、田野,多看看风、云、雷电、日月,多看看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多看看各种动物……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我们可以领着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那些形状各异的叶子,在美术课上拼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用叶子自然的肌理制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只有全身心地融人大自然,才会有源源不断取之不竭的创造才思,学生才会乐于绘画、乐于想象、乐于创造。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不要为教学而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加工和整理素材,展开思维和想象创作美的作品,培养创造能力。

上一篇:浅谈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议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