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探讨

时间:2022-05-30 02:34:39

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探讨

摘要

本文从财产犯罪对象的历史性和具体性出发,着重探讨了侵犯财产罪犯罪对象的内涵与外延,讨论了侵犯财产罪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关系,并对不动产能否成为抢劫罪对象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侵犯财产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现在刑法中规定较新的财产犯罪都可以从古代的刑法中找到其雏形。通过对侵犯财产罪历史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从财产犯罪产生的那一天起,财产犯罪的手段日趋多样,财产犯罪的类型不断增多。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虽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也不是不可确定的。要深入研究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客体入手。不动产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一直是刑法理论争议的焦点。传统观点对之持否定态度,但现在有些学者逐渐对之持肯定态度。

关键词:犯罪对象;犯罪客体;财产

侵犯财产罪是所有犯罪中最为常见多发且危害极其严重的一类犯罪,历来为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所重视并予以惩罚防范。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章对各种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但是基于财产犯罪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当中,关于各种财产犯罪的犯罪对象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公私财物是侵犯财产罪的对象。然而再深入一步,对于什么样的公私财物可以成为财产犯罪的犯罪对象,中外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在实行罪刑法定、依法治国的今天,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的范围,对于刑事司法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及保护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的范围界定地过宽或过窄,都会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都会使立法与司法实践的需要严重脱节,从而不能有效地发挥刑法的应有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的作用。笔者不揣冒昧,在借鉴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对刑事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侵犯财产罪犯罪对象的历史性和具体性

㈠、侵犯财产罪犯罪对象的历史性

侵犯财产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现在刑法中规定的较新的财产犯罪都可以从古代的刑法中找到其雏形。据《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说:“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这里的“昏”指“恶而掠美为昏”。可见夏代已有强盗罪的规定。⑴从此以后,各个朝代十分重视财产犯罪的立法。《唐律疏议》专设《贼盗律》一篇,把贼盗罪分为强盗和窃盗两种。到了明代,侵犯财产罪的类型已规定得相当完备,有强盗、窃盗、毁坏财物、诈骗财物和侵占财物等类型。清代财产犯罪的立法已具有现代意义,清律中规定了强盗罪、窃盗罪、诈欺官私罪、白昼抢夺罪、恐吓取财罪等。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关侵犯财产罪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清律的影响。

通过以上对侵犯财产罪历史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从财产犯罪产生的那一天起,财产犯罪的手段日趋多样,财产犯罪的类型不断增多。与此相适应,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的范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每一个时代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由于当时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犯罪手段的局限性,以及当时人们对财物的观念,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都有其特定的范围。所以在解释侵犯财产罪对象的时候,要适应历史的变化。例如,最古老的财产犯罪的对象,只包括有形的财物,因为那时的生产力的发展及其相适应的犯罪手段还不能控制一些无形的财物;但社会的发展,最终使无形财物也成为犯罪对象。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如果把财产犯罪的犯罪对象界定过宽,就会使无罪变为有罪,造成一些冤假错案。反之,就会放纵犯罪分子,使一些财产犯罪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㈡、侵犯财产罪犯罪对象的具体性

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虽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也不是不可确定的。具体到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具体到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其犯罪对象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这就需要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深入社会实际,研究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人们对于财物的观念以及当时物质财富的范围来确定财产犯罪的对象。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财富,使财物的涵义比过去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财物成为财产犯罪的对象。我国刑法第91条和第92条对公私财物的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刑法第91条的规定,公共财产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专项基金的财产。此外,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根据刑法第92条的规定,公民私人所有的财物,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依法归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依法归个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债券和其他财产。

二、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关系

要深入研究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客体入手。按照刑法学界通行的观点,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或威胁的社会关系。犯罪对象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对之直接施加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使某种客体遭受侵犯的某种具体人或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而具体人则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参加者。犯罪分子的作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具体人来侵害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⑵进一步说,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存在形式,犯罪客体是犯罪对象的实质内容,二者之间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犯罪对象作为犯罪客体要件的现象形态,其内容必然由犯罪客体这一本质形态所制约和决定。因此,作为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也必然要受侵犯财产罪犯罪客体的制约。也就是说,只有承担侵犯财产罪犯罪客体这一社会关系的财物才能纳入到侵犯财产罪犯罪对象的范围。

侵犯财产罪的客体即财产犯罪所侵犯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呢?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侵犯财产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根据《民法通则》第71条的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侵犯财产罪多数情况下是对财产所有权全部权能的侵犯,即由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使财物所有人在事实上永久、完全地丧失对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所有权权能与所有权整体之间存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对所有权任一权能的侵犯同样是对所有权的侵犯。”⑶上述观点固然有助于我们对侵犯财产罪犯罪客体及其犯罪对象的理解,但在司法实践中,运用上述理论解决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时就会遇到一些疑难。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侵犯财产所有权的所得财物,是否成立侵犯财产罪?⑷例如,第三人窃取他人所得财物,是否成立盗窃罪?借贷合同到期后,出借人擅自取回其财物的是否成立侵犯财产罪?对于这些问题,借鉴一下外国刑法中财产犯罪客体的理论或许有助于问题认识的深化和解决。

在大陆法系国家,财产犯罪的客体主要有如下几种学说:⑸1、本权说。此说认为,财产犯罪的客体是财物的所有权及其他本权。本权是指法律上正当占有的权利,即行为人占有财物是基于法律上的正当理由,本权首先是指所有权。按照此种观点,盗窃他人合法所有的财物,就是盗窃罪;但盗窃他人不法占有的财物,则不构成犯罪。2、占有说。此说认为,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是事实上的占有本身,这里的占有不仅包括合法的占有,而且包括非法的占有。据此,行为人盗窃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3、安全占有说。安全占有说认为,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是本权(包括所有权)以及安全的占有。4、与本权无对抗关系的占有说。此说认为,财产犯罪一方面以保护所有权与其他本权为目的,首先要保护本权的前提——对财物的占有本身。但是,当本权与事实上的占有产生一种相互对抗的关系时,只要事实上的占有一方与本权的对抗没有合理理由时,则不保护这种占有。

上面四种学说中,本权说只重视结果无价值而忽视了行为无价值,使财产犯罪的保护对象过于窄小。占有说只重视行为无价值,而忽视了结果无价值,使财产犯罪的保护对象过于扩大。安全占有说和与本权无对抗关系的占有说则即重视行为无价值又重视结果无价值,应该说抓住了问题研究的正确方向,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我国刑法学者张明楷教授在借鉴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侵犯财产罪的客体主要是财产所有权,其次是需要采取法定程序恢复应有状态的占有。⑹笔者赞同上述观点,认为非法占有也是法律保护的对象,即非法占有的财物也可以成为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笔者认为,刑法之所以要保护非法占有,基于以下原因:第一,维持社会的法律秩序。财物虽然被他人非法占有,但应该采取法定程序恢复其应有状态,如果不采取法定程序,则会造成财产关系的混乱。“如果债权人可以随时实现自己的债权,对他人占有的财物可以任意抢夺,对他人持有的违禁品可以随意掠取,则没有任何财产关系可言。”⑺第二,保障国家刑罚权的实现,当行为人使用犯罪手段取得对某物的非法占有后,追究犯罪的权力就应由司法机关行使而不应有其他人再继续侵犯这种非法占有。

三、刑法上财物的内涵和外延

在现代汉语中,财产是指属于国家、集体及个人所有的物质财富;而财富是指具有价值的东西。⑻也就是说,凡是国家、集体、个人所有的具有价值的东西都是财产。然而在刑法理论中,对什么样的财物能成为财产犯罪的对象却存在不同的学说。西方学者对侵犯财产罪的对象“财物”的理解上主要有有体性说、管理可能性说、效用说、持有可能说等几种观点。⑼1、有体性说。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具有具体形状,即有体,才能成为财物。有体是财物的标志,有体才能成为侵犯财产行为的目标。由此得出结论:无体物不能成为侵犯财产罪的对象,将热能、核能等这些无体物以及无形财产如著作权、技术成果等排除在外。2、管理可能性说。此说又分为物理管理可能性说与一般管理可能性说两种。前者认为凡有管理可能性者皆为财物。不仅无形能源是财物,而且债权、发明权等也属财物,它们均可成为侵犯财产罪的对象,后者则认为债权等乃是财产上的利益,因而,不能成为侵犯财产罪的对象。3、效用说。认为具有经济价值,并且为财产权目的物者即财物,依此学说,无需具备有体性,具经济价值是侵犯财产罪对象唯一标准,一些无形能源具有经济价值,且为一定的所有权(主要是国家或集体)的标的物,也是一种财物,亦可成为侵犯财产罪的对象。所谓效用则指财物的效能和用途,它由财物本身特性所决定,也是犯罪行为人意图获取的,并为法律所保护的内容。4、持有可能说。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凡有持有可能性即可为财物,持有,是指事实上的支配,并不以把握其物为必要。比如,具置于案内或车内或其它一定范围之内的笼与箱等,虽未用手把握,仍是具有持有可能性的财物,因为事实上所有权人对财物具有支配关系和控制关系,他人不得侵犯。上述各种学说都从财物的某一个特点来论述刑法上的财物,不能全面系统地归纳刑法上财物的本质特征。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国对财物的观念不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各国刑法典对财物的具体规定不同,学者们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解释。

结合财物在现代汉语中的本意和我国刑法第91条、92条对公私财产的规定,并借鉴刑法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将刑法上作为财产犯罪对象的“财物”的特征归纳如下:第一,财物必须是有主财产,即归国家、集体或个人所有。一种物品要想承担一定的社会关系,就必须处于为人所占有的状态。否则,对之进行毁坏、挪用、不侵犯任何社会关系。第二,具有物理管理可能性。如果没有物理管理的可能,就无法归人类支配,在实际上也不能对其侵犯。第三,具有价值或使用价值。“从实际上看,作为侵犯财产罪对象的财物一般都具有客观的经济价值,即具有金钱交换价值的财物。但从理论上说,作为侵犯财产罪对象的财物,并不要求具有客观的经济价值,只要所有人、占有人主观上认为该物具有价值,即使它客观上没有经济价值,也不失为侵犯财产罪的对象。”⑽第四,具有法定排除性。有些物品虽然具备财物的上述特征,但由于刑法典的特殊规定而使其本身不能成为某些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例如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国有档案、正在生长的林木、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等。“因为上述犯罪虽然侵犯了财产所有权关系,但同时还侵犯了其他社会关系,立法者考虑到这些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作出特别规定。”⑾

四、不动产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不动产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一直是刑法理论争议的焦点。传统观点对之持否定态度,但现在有些学者逐渐对之持肯定态度。认为抢劫罪的对象包括不动产的学者认为:第一,虽然在审判实践中,绝大多数案件属于抢劫动产,但也有以暴力手段赶走房主强行霸占的情况,这也完全符合抢劫罪的构称特征。第二,不动产作为抢劫罪的对象,即有外国立法例可循,也不违反现行刑法典的规定。而赵秉志教授则认为不动产不能成为抢劫罪的对象,其主要理由如下:1、由抢劫罪的性质所决定。2、外国立法例难以成为刑法典中的抢劫罪的对象包括不动产的理由。3、对实践中发生的采用暴力手段赶走房主的情况。对此如果行为人有伤害、杀人行为的,可以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罪;如果毁坏财产的,可以定故意毁坏财物罪。

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动产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其主要理由如下:第一,我国刑法规定抢劫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而公私财物在客观上的物质表现形态为动产和不动产,这表明立法者肯定了不动产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第二,抢劫罪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当场交出财物的手段多种多样,也不仅限于动产。例如,犯罪分子迫使被害人离开其所居住的房屋由其所占有,也是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手段。第三,如果行为人在诈骗不动产被发现后,当场使用了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根据刑法第296条规定,应定抢劫罪。本条进一步明确了不动产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参考文献:

1、 张晋藩《中国刑法史稿》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2、 高铭暄《刑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4页

3、 赵秉志《侵犯财产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4、 张明楷《刑法学》(下)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56—757页

5、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583页

6、 张明楷《刑法学》(下)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56—757页

7、 张明楷《刑法学》(下)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56—757页

8、 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99页

9、 金凯《侵犯财产罪新论》 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10、张明楷《刑法学》(下)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59页

11、赵秉志《侵犯财产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上一篇: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制约因素和发展途径 下一篇:管窥事实错误中认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