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时间:2022-05-30 01:49:58

“活”字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们都知道,学生若对某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笔者认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媒体教学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讯等融入原来“五个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渲染、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学习,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学生喜欢看电影。听录音、玩游戏。实践证明只要运用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学生顿时就会精神抖擞,劲头十足,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异常。这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春》时,首先给他们播放教学软件,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动画中那如诗如画的美丽春景,加上优美的声音,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了一种优美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将学生的兴奋点迁移到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中。学生就会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中领会道理,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快乐中教授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用多媒体,触发学生情感,进入意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课文总是采用教师范读、点名朗读或全班齐读等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读得索然无味。相反利用多媒体技术,紧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选择合适的配乐朗读辅助教学,学生听起来就会感到韵味无穷。

如我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澎湃的波涛声,那是对艺术执著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我深入了解了诗歌创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遭遇,认真领悟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选用瞎子阿炳那如泣如诉的《二泉印月》作为背景音乐,然后录制出来。课堂上,学生听完朗诵录音后,深受震憾,一再要求重播。随着声情并茂的朗诵,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他们仿佛进入了伟大诗人那忧国忧民的灵魂深处。

3 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了声、光、电、影等多种高科技手段,能够将静止、抽象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载体,将老师难以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的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我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文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又从网上下载了用Flash制做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的。

再如我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望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通过幻灯片演示,借助有声有色的动画,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对课文内容自然就了然于胸了。

4 利用多媒体,课外延伸,发展能力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因此,上完一篇课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设计一些具有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多媒体因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更具有诱导性和启发性,对于发展学生能力极为有利。在讲授完《孔乙己》后,我在大屏幕上投影了这样一幅画面:咸亨酒店的柜台外,树叶随风徐徐飘零,孔乙己在众人眉飞色舞的指点和说笑中,坐着用手慢慢地走去……然后布置作业:孔乙己自此一去,后事如何?发挥想象,形成文字。虽然学生们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想象出来的结果形形,但他们的理解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活力和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以它五彩缤纷的生动画面,言简意赅的旁白解说,悦耳动听的语音声响,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单调、枯燥、被动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教学大放异彩,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小议肢体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