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绘画技法对比

时间:2022-05-29 04:45:13

我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绘画技法对比

[摘 要]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历史悠久,但二者之间的绘画技巧有很大的不同,现探讨其因价值观、社会观不同及风景视角不同引起的“线”“面”、艺术造型、空间营造、色彩形态差异,以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

[关键词]山水画;西方风景画;绘画技法;对比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80-01

我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因特殊的笔法与构造,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我国山水画最早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千多年后西方风景画逐渐兴起,根据中西方的审美特点及社会形态,二者所画内容皆有不同,笔法也不尽相同。其中意境、格调、色调皆代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本文将以展子虔的《游春图》与戈延(Jan van Goyen)的《乡村景色》作为代表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绘画技法的区别。

一、“线”“面”差异

根据仔细比较中西方多幅画作不难看出,我国山水画大多运用线条进行构图,而西方风景画大部分运用立体的画面构图。例如,我国展子虔的《游春图》,作者通过几根线条即可构成很多复杂的物象,其中对树木与山水的描绘最为明显,可见线条已经成为我国山水画的基本构成。大部分作者认为线条能够代表很多事物,运用不同的线条,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情感。再看西方风景画的特点,多以整个画面进行构图。例如西方画作中的代表《乡村景色》,戈延通过描绘山河景色,表现出荷兰乡村的自然风光。其中云彩与天空占据了整幅画的大部分画面,用其较低的视平线来将欣赏者与河边的景象拉近,立体感更重。在绘图时,线条的利用较少,使欣赏者更能体会到风景的真实美,更能贴近现实生活的景象。其中“线”与“面”的绘图技巧是中西方画作中的基础差异之一,但线条与画面构成的好坏,关系着画作的优劣,因此要仔细绘制。

二、艺术造型差异

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山水画将物象通过作者的所感所思进行表现,体现出物象的真实意涵,而西方风景画注重写实,将物象再现于纸张之上。《游春图》中绘出江南人们春游时的景象,其中,树木、山水的绘画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篇幅,欣赏者一眼便能看到山与树的一片翠绿,体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所画山水展现的形态与真实山水有所不同,却依然能体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春意之暖。而《乡村景色》中,戈延运用写实的方法将河流与房屋绘画得栩栩如生,切实地展现出作者眼中的乡村景色。且戈延将光色、笔触等技法运用入风景绘画中,将平面画展现出立体的感觉,并通过其油画中易于修改与易于覆盖的特点,充分描绘出一草一木。不仅形态描写较立体,颜色也与真实景象相近,欣赏者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空间营造差异

空间营造方面,中国山水画更善于运用高远、深远、平远的手法,充分展现出作者要表达的意境,但与真实景象的构造有些许差异。而西方风景画善于运用立体三维的手法,将平面画作展现出立体的空间感,利用物理的透视法及空间理论,将真实的景象体现于画作之中。《游春图》的历史较悠久,在宋代郭熙提出绘画手法之前便已体现出高远、深远、平远的原理。其将树木画作置于左下角,将山水置于右上角,中间主要描写市井生活,充分体现出“三远”的手法,欣赏者在观赏时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要通过风景表达的意境。再看戈延的《乡村景色》,作者将河流的水纹运用物理透视的方法展现,如同真实河流一般置身于画面之上。但有些纹路的设计依然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真实的基础上,展现出其感情中的激动。

四、色彩形态差异

色彩方面,中国山水画以墨水为主要色彩,偶尔会用颜料加以辅助,展现出完美的画面感,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山水画也运用颜料进行绘图,且将其分为重彩与淡彩两种类型。而西方风景画会将真实的色彩再现于纸上,通过不同颜料的按比例相融,能够合成更真实的颜色,体现出真实的场景。《游春图》便为淡彩画作,将整幅纸张用颜料与墨水相融合,形成一种阳光普照的色调,体现出早春的景象。《乡村景色》中,山水与房屋以及阳光的颜色皆由不同色彩进行融合。例如在绘画房屋时,作者借用棕色颜料与黑色或灰色进行融合,画出房屋的阴影错落感,并用蓝色与白色进行融合,画出背景天空与云彩的形象,用不同的色调描绘出更为真实的视觉效果。

中国山水画的出现先于西方风景画一千多年,因其历史发展与不同的社会观、价值观,使作品的技法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以我国展子虔的《游春图》与荷兰戈延的《l村景色》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出二者绘画技巧间的本质差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我国以线条及置外物象作为构图基础,西方以画面及再现物象作为构图基础,此外,空间营造上,我国山水画利用高远、深远、平远的视觉进行构图,而西方多为物理透视原理,而且,我国以墨水为主要色调,西方以色彩为主。通过研究二者的差异,学生对中国山水画及西方风景画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掌握绘画技巧。

上一篇:初中英语听说课有效教学策略 下一篇: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