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动设备中的信息图形化设计

时间:2022-05-29 03:28:30

浅谈移动设备中的信息图形化设计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也在不断的革新,同时,也在不断的和其他领域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信息图形化设计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统计学与平面设计的交叉学科,信息图形化设计相比传统的平面设计更为严谨、灵活,应用领域也更为广泛。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图形化设计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如今,移动设备井喷式的增长也让信息图形化设计迎来了再一次的革新。

关键词:信息图形化 移动设备 统计学 平面设计

一、信息图形化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所谓信息图形化设计,又叫做信息可视化设计。信息图形化设计涵盖了人机交互设计、计算机科学、图形学、视觉设计、心理学和商业理论等领域学科,同时,作为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数字图书馆、数据挖掘、金融数据分析、市场研究、制造生产控制和医药研究等领域。也就是通过图形化的表达方式,让需要传达的信息更加直观的呈现,便于信息的理解与分析,让阅读和使用更加合理。

(一)信息图形化的出现

信息图形化设计作为一门现代新兴的学科是随着计算机图形的诞生而开始研究的。一开始主要是用来研究科学方面的问题,威廉,普莱费尔在他1786年出版的《The Commercial and Political Atlas》书中首次使用了大量的条状图和直方图来描述当时18世纪时期的英国所呈现出的经济状况。而由于早期的计算机缺少图形能力而限制了信息图形化设计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信息图形化设计开始被重视。从那之后,IEEE计算机学会和美国SIGGRAPH盛会便开始联合承办了几个研讨会和工作室。他们主要致力于的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和科学可视化,以及更加具体的领域例如体视化技术。

50年前,Ivan Sutherland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中介绍了——Sketchpad,这是由他自己编写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图形化计算机程序,因此,他也被认为是图形界面的开山鼻祖。图形界面和位图显示最早是由施乐公司帕乐奥图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简称为Xerox PARC)提出。现如今,我们使用的电脑桌面操作系统的图形界面,无论是苹果公司的Mac OS x操作系统(图1)或者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图2),以及一部分Linux操作系统,例如Canonical公司的Ubuntu等,他们都使用的是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并不断完善优化而这些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最初都是由施乐公司帕乐奥图研究中心开发设计的。

信息图形化设计方面的先驱人物爱德华,塔夫特(Edward Tufte)是美国的统计学家和设计师,同日,-j-~是耶鲁大学政治科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荣誉退休教授。他因为信息设计方面的著作和作为信息图形化设计方面的先锋人物而闻名于世。在2006年,他在信息图形化方面的著作《Beautiful Evidence》也获得了最革新的设计书籍的赞誉。而早在爱德华·塔夫特之前,奈奎尔霍姆斯便开创了信息图表的商业化应用——“解释性图表”。奈奎尔·霍姆斯作为英国平面设计师和理论家,他同时也是信息图形化设计方面的专家,主要致力于信息图表和信息设计。

(二)信息图形化设计在移动设备中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不断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现在移动设备主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智能手表等。五年内,地球人口总数将达到76亿人,同时根据Cisco的预测报告中指出,五年内人们的移动设备将超过世界人口总数达到103亿部。

近年来,国内关于信息图形化设计在移动设备中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的分析与呈现上,而信息图形化在移动设备中的设计并没有得到很大范围的研究,仅在一小部分的设计团体和机构范围内进行研究。但由于现代社会的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致力于研究移动设备的信息图形化设计的社会团体、政府、公司、机构、设计师等越来越壮大。大家都在寻求更好的方式来完善这一领域的交流与研究。

而在国外,信息图形化设计在移动设备中的研究拥有跟多的视觉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已经融入到该领域中。他们与计算机网络框架结构设计师共同合作,将信息以更加合理与人性化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比较有名的团队有来自荷兰的多学科性的设计工作室——“图录树(Catalogtree)”,他们主要的工作有独立媒介设计、编制程序、字体设计和把量化的复杂数据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图形。

(三)信息图形化设计在移动设备中的发展趋势

移动设备的性能的不断更新换代,无论是图形处理能力亦或是显示效果都得到了飞跃性的进步,对于信息图形化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仅是静态的信息图形化设计,实时更新的信息也要求图形化设计实时同步的更新显示以及需要满足人们交互性的需求。这就要求信息图形化设计与用户体验设计协同合作。现在各种移动操作系统带来了不同的用户体验,但是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只有稳定成熟却不断创新的才能够存活下来。在不同的设备间的信息无缝连接与转换也必定是一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花费更多的学习成本来熟悉不同设备间的用户体验。在手机上和平板电脑上以及智能手表等移动设备上的体验正趋于成熟,而在不久的未来,移动设备不再依赖于某一个介质存在,墙面、桌面、镜面、玻璃等都能够成为移动设备的操作显示媒介,这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图形化设计也被不断的要求革新,例如不断完善的全息投影技术、NFC近场技术以及各种介质显示技术等等。试想一下,当你每天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卧室床上的同时,窗户的玻璃上能够显示当天的天气、温度、新闻、交通等等信息;当你步入盥洗室洗漱的时候,镜面上显示着你的邮件、短信或者电话留言,你通过镜面就可以浏览并回复这些信息;当你把手机放在桌面上的时候,桌面又能够成为手机的另外一个屏幕,你可以在桌面这一个比手机屏幕更大的界面上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操作;而在工作中你又能够直接在墙面上对你的工作报告进行汇报演示。因此,信息图形化设计的的局限性将会很快被打破,这便要求信息图形化设计既能够适应现有的移动设备,同时具有自动适应在不同设备间的自主学习适应能力,灵活且自适应性强的信息图形化设计将是在移动设备上的发展趋势。

二、信息图形化设计在移动设备中的应用

信息图形化在移动设备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信息设计、图形界面设计、操作系统设计等。在移动设备上所谓的信息设计就是针对移动互联网信息和本地信息本身进行设计,将复杂的信息转化为图形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更直观简洁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图形界面设计主要针对软件应用的进行有效且直观舒适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的设计,如用户界面设计(User Interface Design)等。而现如今,移动操作系统作为移动互联网和本地移动设备的入口,已然成为了主要的用户界面设计的平台,与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的协同合作是现在的一大趋势。

(一)信息图形化设计在移动设备中的情感化设计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Maslow’s Hirearchy of Needs),人的需求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低到高,另外两种需求——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则居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间。因此,信息图形化设计便是将这两者需求结合以便满足人们对于求知和审美的满足。

但伴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的还有信息的泛滥,尤其是移动设备,移动设备能够随时随地的接收与传播信息,信息超载导致人们无法轻松快速的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以至于人们产生信息焦虑。信息的实用性和可用性是影响信息图形化设计的情感化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信息图形化设计在情感化设计中的特点是不仅能够起到快速识别的作用,同时利用生动的视觉设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认同感,而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也能够将枯燥的信息化为愉悦的图形,让人们得到更好的体验。

唐纳德·诺曼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中提出了人本性的三个特征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在信息图形化设计中,这三个层次的特征应该是连贯的,所谓本能层即视觉外观的设计,人是视觉动物,视觉的观察和理解是出自本能的;行为层则是延续本能层所带来功能上的高效的和充满愉悦感的用户体验;而反思层则是通过长期的交互感受建立在设计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情感枢纽,使设计产品成为自身情感的载体。

(二)信息图形化设计在移动设备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目前众多的移动设备由于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各设备间的使用感受都有所区别。因此,解决信息图形化设计在移动设备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问题,是影响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是直接影响人们在各个设备间转换使用的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能够有效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在人们的反思层上建立起更加良性的情感维系循环体系。而学习成本就直接影响了用户是否愿意或是否能够轻松的了解设计的意图,当自己的本能反应不能够和设计师的意图达成一致的话,那么就需要增加更多的学习成本,从而导致用户产生困惑,以至于最后用户放弃。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各个移动操作系统间不同的特性,也导致了在各个平台上都有不同的优缺点。信息图形化设计在移动设备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体验,是伴随着移动操作系统这一生态环境的适者生存不断完善的。

(三)信息图形化设计在移动设备中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一个面向用户的研究领域,专注于人与技术之间在有意义的沟通媒介上循环不断的协作过程。成功的交互设计是简单的、目标清晰的、意图明显的和界面直观的。交互隆在现代移动设备的信息图形化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现在我们不再被动的接受信息,我们需要和信息做交互性的操作,主动筛选我们感兴趣的信息,并分析和解决我们收到的信息。而信息图形化设计能够给人们提供更为直观的交互体验,通过图形化的呈现实时地反映与更新接收到的信息,并将本能层转化为行为层,为人们提供进一步的操作暗示。信息图形化的交互性在移动设备之间需要依赖一致性和连贯性才能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不同的设备间或是人和人之间的交互依靠一致的、连贯的信息图形化设计能够让操作体验更加便捷和高效。

信息图形化设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艺术类学科或者计算机类的学科,在未来它涉及的范围将更加广泛,它的应用也将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图形化设计也会不断地发展,它需要各个学科之间的协作才能够完成一个优秀的作品,单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在未来的竞争和发展中取得成功。因此,信息图形化设计的发展的形式将是不断扩大的,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将出现越来越多的设计团体、设计机构以及公司致力于信息图形化设计的研究与开发。

上一篇:新闻阅读类APP交互体验对比测评 下一篇:工业产品设计的难点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