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一新生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初探

时间:2022-05-28 11:27:07

对高一新生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初探

摘 要:目前,高一新生在学习物理方面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心理压力;态度;良性思维

我是2005年9月从一所初级中学调入高中的一名教师,说实话,我步入高中都有些许不适,何况高一新生。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有着很大的不同,高中物理比初中难学得多。下面就我个人近几年的教学体会分析如下:

一、新生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畏难情结

学习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初中物理侧重于表面的、浅显的、定性的研究,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具有较强的生活直观性,而且教学要求一般以识记为主;而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往往比较抽象而且复杂多变,更多的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方面侧重于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初入高中,心理压力过大,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时,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不堪重负,最终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高中物理学习的要求层面较高,从我个人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来看,物理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从过去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跨越。这对于刚步入高中只有形象思维或具有一些抽象思维能力且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质的飞跃。高中物理难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我们不难从历年的高考成绩及物理学科的平均分都比较低这些事实中得到验证。所以,对高一学生要多给予关心,多帮助,让他们觉得不是在孤军奋战。这一阶段是每一个高一学生必须经历和面对的,教师千万不能回避。同时要注意课堂节奏及授课方式方法的及时调整,从而帮助他们尽早克服心理困惑,使他们尽快适应过渡期。

二、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加强学习兴趣培养

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变过去不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我告诫高中新生的第一句话。新生学习上产生的困难以及后续产生的厌学情绪,绝对不单单是学生智商差异的问题,而是由学生步入高中阶段强烈的不适应造成的。这其中有客观方面的原因:高中比初中课程多,学习内容加深,教师上课方式不同,学习环境的改变,还有部分课程初高中之间的跨度比较大。主观方面:学生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物理难学。这一切的变化导致学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不知道该怎样去学。

学以致用这句话讲起来容易,但事实上总是事与愿违。许多学生课堂上反响还不错,但在答卷中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这说明:学会物理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尚存在很大的差距。从我近年来的教学实际看,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已经成为他们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学习被动,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仅仅局限于课堂听讲,缺乏对自然科学的自主探究精神。平时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公式,生搬硬套。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无,直接决定了功课能否学好、学优。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在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上下工夫。平日里要深入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学生能与自己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心与心的交流。亲其师,方信其道。潜移默化中,学生才会爱上你的课,兴趣渐渐高涨,从而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三、注重良性思维训练,防止思维负向迁移

从教育学、心理学学习中,我们知道,思维定式的迁移分两种,其一是正向迁移,其二是负向迁移。正向迁移是良性的,是我们需要的,是于我们有益的。负向迁移是消极的,是我们不需要的,是于我们无益的,因为它对新知识的学习会起到干扰、抑制作用。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式负迁移表现有以下几种:

1.在解决一些信息问题时,不能仔细审题,生搬硬套,不注意问题间的微小差异,从而导致出错。这一做法在新生中较为普遍。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节时,遇到匀减速运动计算位移的题目,学生往往不假思索,直接套用公式,计算出不符合现实和物理情景的结果。匀减速运动求位移一般先要判定实际减速所用的时间,然后用所求时间与实际已知时间进行比较,分清物体的实际运动过程,方能做出正确的解答。

2.固有思维定式的影响,导致学生思维方式上的僵化,缺乏灵活变通,思维不够发散,缺乏创新能力和创造性。如: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另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判定它们速度相同时的加速度大小。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没有学习过非匀变速运动,这个题目没办法解决。学生的确没有学习这方面的规律和计算公式,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图象进行定性的比较,从而解决这个棘手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概念和规律时,学生往往由于不能真正掌握概念和规律,加之思维定式的影响,从而引起错觉。在解决问题时,盲目运用既定的概念和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出错是自然的事情。教师在学生学习初期,一定要下大力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和规律。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如:概念、规律一定力求理解记忆,公式、定律一定要搞清它的来龙去脉,其中每一个字母的物理含义、公式的适用条件等。对于有关联或者相近的概念,一定要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方能做到融会贯通,解决问题才能游刃有余。

总之,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高中物理注重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物理现象及建立物理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因而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学好。这种思维较高层次的要求常会令他们无所适从。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尽早适应高中生活,尽快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念、学习的热情、尽最大努力培养和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吝店中学)

上一篇:农村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及教学建议 下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