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竹笛教学重点问题探讨

时间:2022-05-28 08:48:25

青少年竹笛教学重点问题探讨

【摘 要】竹笛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主要成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竹笛艺术的蓬勃发展,学习竹笛的青少年与日俱增,青少年竹笛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气息、姿势、识谱的中要问题对青少年的竹笛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竹笛教学;气息;姿势;识谱

竹笛,也称之为笛子、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横笛、横吹、篴、姑冼笛、龙笛、泰始笛、羌笛、楚、七星笛、篪、膜笛等名称。它是我国民族乐器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乐器之一,并且经过漫长的发展,它也成为我国古代文明文化的象征乐器之一,它的发展历史是中国音乐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音乐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距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经过专家鉴定,它不仅为中国竹笛之祖,也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竹笛经过漫长的发展,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和韵味,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和布衣百姓的喜爱,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建国后,大量笛曲的创作与笛子制作工艺的发展,使竹笛音乐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竹笛由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价格便宜、携带方便等优势,受到不少学习音乐者的喜爱,学习竹笛的青少年也与日俱增。

一、气息的重要性

在竹笛教学中,气息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竹笛的吹奏离不开气息,笛子发音的动力就是完全靠气息的,气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吹奏的好坏。在教学中经常强调“三分技巧七分气”,从这也可以看出气息的重要性。在竹笛演奏中,笛子的音高、音量、音准、音色以及所有的技巧运用都是由气息的好坏决定的。气息的正确运用还能影响竹笛演奏的表现力及艺术感染力。因此在竹笛的启蒙学习中必须首先掌握呼吸的要领,如果不能正确地运用呼吸,不但会达不到预期的演奏效果,也有害于身体健康。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的气也不能吸的太饱,也不能刻意的去追求气息的位置,否则会造成上身肌肉的紧张,从而导致气息的僵硬,最终影响音乐的表现。

二、演奏姿势的重要性

演奏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演奏的效果和舞台形象。根据多年从事竹笛教学的经验,在青少年初学者身上,演奏姿势通常会出现歪头、耸肩、笛尾太高、笛身太低、胳膊抬的太高或太低、驼背低头等错误。青少年正处在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身体成长的阶段,像歪头、耸肩这些错误一旦养成对以后的学习是很不利的;而驼背的错误一旦养成对青少年的身体成长是很不利的。所以在竹笛的启蒙学习中必须注意正确的演奏姿势。

竹笛的演奏姿势(以站式为主)中要求演奏者两脚左前右后自然分开,与肩膀同宽,呈“丁”字型,站式双脚的位置很重要,双脚分得过开,会使上身处于不自然,腹部的控制力以及着力点会收到影响,反之,双脚过于靠拢则会影响演奏时身体平稳;两眼平视前方,自然挺胸抬头,两肩勿耸;双臂呈四十五度角自然张开;持笛是姿势中的关键部分,持笛的方法,可将笛身向右面,笛身尾端可微微向下倾斜十度左右,这样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会显得比较自然;托笛与按孔以及手型会影响手指的活动,有许多学习者练到中级阶段,感到手指速度上不去,这往往都是由于托笛的手腕与按孔的手型不正确,托笛一般是由双手的大拇指和小拇指直接控制的,在演奏中,四个手指会有临时变化,但一定要有三个手指作为支点,否则会影响演奏,手型又受到手腕的牵制,所以首先要注意手腕,不少人手腕和手背试平直的,这事错误的,正确的手腕和手型应该是双臂自然张开,手腕稍微向内弯一些,但不宜过分,除了托笛的手指外,其他手指要自然弯曲,放松,掌心要随之成弧形,指头按孔用手指的第一关节处指肚,不宜漏气,整个身体放松,使呼吸轻松通畅。

三、识谱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音乐是靠乐谱来记录的,学习音乐的人连这些符号都不懂,就像读文章不认识字一样得。试想一下,一个不识字的人通过别人的指导、反复带读似乎可以通读一篇文章,但只能是死记硬背得到的结果,这种方法对文章中字和词理解的准确性,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内涵的领会以及语感都是不尽人意,这些都是由于文字障碍所导致的。同样的道理,学习音乐也不能存在识谱障碍。先识谱后演奏对于初学者可能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对乐曲的演奏也会比别的同学慢,但不能因为这些就回避这一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学生掌握好识谱后,他可以自己独立的完成一首乐曲,只要有乐谱,多少乐曲都能自己学会。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首先教学生如何去识谱而不是一味的让他演奏曲目,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识谱,在把握好音高、节奏的基础上演奏好乐曲,这很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我们的竹笛启蒙教育中应该遵循其教学规律,只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将来便能再去浏览更多的音乐作品。

综上所述,要想学好一门乐器,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学生、教师与家长要慎重对待,让启蒙教育给广大青少年学生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收益,使他们在音乐中健康成长,真正做到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使他们在掌握一门技艺的同时,还能适应演出、比赛、考级、考学等要求,这样的器乐学习和教学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志成.对青少年竹笛教学的几点思考.黄河之声,2009,2

[2]刁海富.笛子普及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剧影月报,2011,2

上一篇: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 下一篇:大学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