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

时间:2022-05-28 02:57:49

浅析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

【摘要】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土地整理对促进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本文结合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及预算工程情况,采用投入与产出对比的方式分别对项目区实施后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和静态投资收益。

【关键词】土地整理 投资 效益分析

一 综合说明

土地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的基础。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增加耕地面积,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地位的有效形式。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是土地合理利用和耕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也是改善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农民创收能力的主要手段。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配套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确保项目区农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项目区实施条件分析

土地整理项目应经过实地踏勘以后,确定项目区位置、规模、类型及性质。在踏勘过程中应重点熟悉项目区总体地形,确定灌溉水源位置和灌溉及排水条件,了解项目区交通状况。对项目区气象、水文、工程地质、土壤、建筑材料、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项目实施基础条件分析包括交通条件、灌排水设施状况、电力设施等。项目区交通条件应分析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是否有公路可以达到项目区,项目区内道路是否满足田间生产和农民收获农作物需要;灌排水条件分析应从灌溉和排水两方面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水利工程内容;另外,确定项目施工所需的电力条件。

三 项目实施工程内容

通过对项目区基础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工程实施的目标和工程规划标准,最后确定工程内容。

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目标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和其他工程的实施目标。

1、土地平整工程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l012有关规定,结合地形条件和原有田块布局,充分考虑规划的合理性和田块的美观,因此对原有部分田块进行归并平整,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情况下对田土坎密集的田块进行合并。另外对增耕地部分的土地进行平整。地块的平整和分格要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水土保持,以满足灌溉的要求,有利于机械化和集约化耕种。

2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布设坡面排、行、蓄水工程,做到排水有渠,行水有沟,蓄水有池,沉沙有凼,达到水不乱流,土不乱跑的目的。在项目区整理中,为了消除洪涝灾害,排除积水危害,根据地形地势合理规划了排水系统。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量设计。为了拦截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淤积,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布设水渠、道路边沟和蓄水设施。

3、道路工程

为了方便农业生产与管理,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按照规划目标,本规划的道路工程分田间道和生产路。根据现场踏勘征求当地干部和村民意见,田间道主要维修原有农村道路,同时在部分原有土路的基础上修建生产道。田间道纵坡根据地形条件合理确定。

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包括农田林网工程、岸坡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坡面防护工程,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合理确定。

5、其他工程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其他工程包括土壤培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为项目区服务的工程。

四 项目预算

项目的预算应符合现行政策、法规、办法,全面、合理、科学和准确、实事求是、依据充分、公平合理。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财综[2011]128号文、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财综[2011]128号文以及项目规划图及单体工程图设计,以建设工程造价信息为基础材料价格,计算出各单项工程所包括的各项工程量,根据工程量计算出工程施工费、其他费用、设备费和不可预见费。

五 效益分析

效益分析包括社会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主要考虑项目建设期对社会的影响、对社会稳定和耕地动态平衡的作用,促进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项目建设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防止单纯追求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利于项目与所在地区利益协调一致,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防止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和后果,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避免和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劳力、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可以充分吸引农村闲散劳力参与土地整理,为社会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为当地群众增加财富收入,同时带动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化工、种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土地产出、促进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土地产出、促进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主要是: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政府对耕地的保护的调控管理,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维护当地社会稳定。

土地整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基础,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平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2、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要求;二是坚持“三同时”原则,即生态环境治理设施要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三是应从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角度进行论证。对于生态环境效益评价通常采用的定量分析指标有土地垦殖率、林草覆盖率、绿色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等。

3、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应先计算出项目总投资和单位面积投资,单位面积投资应以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项目单位面积投资或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越少、则方案越优。

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后,可建立以高效、高产、优质作物为主导的农业种植结构,主要效益为新增耕地收益、原有耕地增产收益以及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后能达到的经济效益。

新增耕地收益的计算以农作物种植类型、种植面积、单产、单价、成本进行计算,新增耕地由于土壤肥力较低,通过土壤培肥以后才能达到正常的农作物生长要求,因此单产普遍较低、成本较高,因此年产值也就相应较低。

原有耕地在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土壤培肥等其他工程以后,耕地质量大大提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单产提高,因此年产值在原有的基础上普遍提高。

另外,项目实施后,可建立以高效、高产、优质作物为主导的农业种植结构,通过政府主导,建议农户把原来种植水稻、油菜的水田用于种植蔬菜(如:番茄),把原来种植玉米和小麦的旱地以及新开发的旱地用于种植经果林,以大大提高项目区土地的经济效益。

六 静态投资收益

项目实施以后,通过静态投资回收期和静态投资收益率评价,确定项目实施以后的效果。

静态投资回收期采用公式T=K/(ΔP-C)=总投资/总净增值进行计算,其中T表示静态投资回收期,K表示项目总投资,ΔP表示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C表示项目实施前的经济效益。由此计算出收回项目投资所需的时限,时限越短,则项目实施效果越佳。

静态投资收益率计算采用公式进行计算,数值越大,则项目实施效果越佳。

七 结语

通过项目投入与产出进行对比,能够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供参考依据,实现项目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土地开发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2] 《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2005]29号);

[3] 《贵州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黔国土资发[2009]139号);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与有效措施 下一篇:论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投标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