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效率提升计算的误区

时间:2022-05-28 01:53:16

时间效率提升计算的误区

摘要:在细节竞争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效率提升的计算对企业的经营改进而言可以明确其改进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程度的效益。因此准确计算时间效率提升对企业精细管理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关键词:效率 提升 时间内涵 误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会进行很多改进,这些改进会给企业带来效率的提升,进而带来效益的提升。现在是一个细节竞争的时代,对数据的准确性很有高的要求。在其他环境一样的情况下,哪个企业的细节做得更完善、更细密、更准确,那么这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就会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因此,更准确的生产效率或效益的提升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必须的。

在效率的提升计算上,我们一般的计算方法如下例。

例如,某产品的生产因为技术改造或进行了更合理的生产布局及管理,其生产效率由原来的每天生产10000个产品,提高到了现在的每天生产16000个产品,我们可以计算出其效率的提升会等于提升后每天的产量减去原来每天的产量后再除以原来每天的产量,再乘以百分之百,就得出了效率的提升值。这个例子计算出来的效率提升值 。这种计算方法是大家都认同的正确算法。

但是另一种情况下,即时间节拍缩短,我们的计算就需要重新界定。而不能直接套用这个公式了,这是我们经常会踏入的一个误区。举例说明之。

例如,某产品的生产同样进行了效率提升的改造。由原来的生产一个产品需要耗用的时间100秒,提高到只需要花费80秒就可以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很多企业和人员在计算效率的提升时是将节省的时间除以原来耗用的时间再乘以百分之百得出结果。本例的计算就是节省的时间20秒除以原来耗用的时间100秒后再乘以100%,就得出效率提升了20%。这种计算其实是不对的,其不对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现在时间的内涵已经不同于原来时间的内涵。

可以举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某产品原来生产一个产品需要2分钟,改进后现在只要1分钟就可以完成1个产品的生产。原来的1分钟只可以生产一个产品,而现在的一分钟可以生产2个产品,可以看出同样的一分钟对原来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过去2分钟生产一个产品,现在2分钟可以生产2个产品,在相同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了一倍,很容易得出生产效率提升了100%。而按照原来的计算习惯,生产效率只提高了(2—1)/2×100%=50%,这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原来与改进后同样的时间内生产能力已经发生了改变。

对于这样用时间数据来说明效率的提升,如果能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来准确快速的得出,那会对企业整体的精细能力有所帮助。笔者经过仔细思考并进行了很多次的数据实证,得出一个这么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

设定原来的数据为A,改进后数据变为B(因为数据的性质不同,所以A和B在数值上谁大谁小不能确定),效率提升值

,就是用A和B的大值减去小值后再除以A、B中的小值后乘以100%就可以了。这就是本文提出的简易计算公式。

对时间缩短从而效率得到提升,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推导公式。原来单位产品的生产节拍r2,改进后的生产节拍 (可以知道r1

用上面第二个例子来说明解释。根据上面提到的简易公式,效率提升= =(100—80)/80×100%=25%。我们用原来的方法来运算结果进行确认。原来每天生产产品的时间是8个小时,生产节拍是100秒/个,在8个小时内一共可以生产8×3600/100=288个产品。效率提升后,生产节拍优化到80秒/个,那么在8小时内可以生产8×3600/80=360个产品。因此改进后的效率提升为(360—288)/288×100%=25%。可以得出跟简易公式计算的结果一致。

效率是一个比率值,指的是一定时间内的生产能力状况,而时间只是其一个组成要素,并不是全部。因此在使用时间表示效率时要注意同一时间段在过去和现在所代表的内涵其实发生改变。

本文提到的简易公式可以适用于用产量、时间等来表示的效率得到提升时如何去计算效率提升值。

上一篇:浅谈记叙文阅读复习 下一篇:浅谈七年级新生的兴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