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时间:2022-05-28 09:38:21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在东西部地区之间、高等院校之间、高等院校内部都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针对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且浪费严重的现状,我国应采用促进社会投资教育、培养优质教师资源、教育资源共享、资源配置市场化等方法,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的总量,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资源配置;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165-04

多年来,我国年度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师资力量、固定资产和财政性教育经费等方面都保持了高速度的增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开拓和利用,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对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计划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高等教育资源不同于一般性的资源,其内涵多、非物质性强,各国学术界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行成规范的理论和成熟的研究模型。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较少

据联合国统计,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到200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0%,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4.6%。相比之下,美国的这一比重在各年都超过了5%,我国的邻国印度、韩国等国家的比重也皆高于中国。这种低水平的投入根本无法满足快速扩张的高等教育事业,每年每所高等院校为了得到总量不足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惜动用各种手段进行竞争,由此所造成的高等教育资源浪费更是加剧了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资源的短缺。

2.教师资源的短缺

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还表现在教师资源的短缺上。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的激增导致教师数量的相对短缺。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高等院校生师比为17.3∶1。[1]我国高等院校职工所占教师比例也较大,职工人数大大超过专任教师人数,2009年我国高等院校教职工人数为2111451人,专任教师人数为1295248人,职工与专任教师比为1∶0.6,而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平均职工与专任教师比为1∶1。这些情况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世界高等教育师资配置一般水平存在不小差距,在资源总量上严重短缺。

3.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高等教育资源浪费是指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里的各种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或没有实现资源使用应达到的效果。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成本效益比没有达到社会一般资源的使用水平,机会成本太大。从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高校合并,盲目扩招,随意兴建,造成资源浪费。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的建筑规模和招生规模开始大幅度增加,结果造成专业设置重复、教育投资分散、教学质量低、规模效益难以实现等后果,使得教育资源被严重浪费。[2]相应的,各高校兴建的“新校区”“大学城”,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第二,高等院校物质资源闲置浪费严重。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结果,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设备、实验室和资料室等使用率不足60%。而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对高等院校的抽样调查结果,我国高等院校闲置存放的资产和低效无效使用的资产约占高校总资产的15%以上。根据国家教委统计数据的结果,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设施、科研仪器设备约有20%以上处于闲置存放状态,而一些价格不菲的大型科研装备使用率最高不过15%。

高等教育资源在总量上的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又大量浪费、闲置,致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上的不足,这成为制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根源性因素,也为合理使用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

4.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相对的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与此对应的是,不同区域在一些教育资源的分布上也呈现出差距来。2009年我国位于东部地区的高等院校数量接近全国总数的50%,而且东部地区无论是在招生人数还是在拥有的教职工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所占有和使用的高等教育资源已经超过了国家教育资源的一半以上。[3](P79-80)所以,无论是从学校数量、招生规模和教师资源上来看,还是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配置来看,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5.高等院校教育投资不均衡

我国西部各省区的高等院校无论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还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北京、上海等东部经济和教育都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都比较落后。一般说来,东部地区的高等院校在教育投资方面都远远高于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各省区财政收入状况较差、财力有限造成的。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逐渐聚集,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但过量的教育投资使东部地区在发展高等教育中缺乏竞争意识,获得的教育资源往往没有被合理利用,其投入量增加带来的边际成本超出边际收益,处于经营的亏损点下,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高等教育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东部地区、重点院校和大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多、质量优,还可以利用本身拥有的资源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普通院校和农村地区却因为资源分布或政策导向的先天性劣势,长期得不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发展愈发缺乏必要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发展会越来越慢,其间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多者更多,弱者愈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出现了“马太效应”,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存在“马太效应”。这些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配置不足、浪费且失衡的现象,我们应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为消除、改变这些现象而努力。[4](P113-115)

二、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探析

1.经济总量相对不足,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偏少

上一篇:贴心的领头雁 下一篇:“健康第一”观念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