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时间:2022-05-28 07:30:09

【前言】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所谓实施犯罪行为,就是实施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所谓着手,就是已经开始实行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即已经开始侵害犯罪客体。 (二)犯罪未得逞 1、犯罪目的达到说:认为犯罪未得逞,是没有达到犯罪目的。 2、犯罪结...

摘要:在刑法理论上,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二者之间极易混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虽然从结果上看都没有发生犯罪的危害结果,但犯罪分子对于犯罪的主观态度和社会危害性差别很大,本文将对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区别

一、浅析犯罪未遂

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得出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有:

(一)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

所谓实施犯罪行为,就是实施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所谓着手,就是已经开始实行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即已经开始侵害犯罪客体。

(二)犯罪未得逞

1、犯罪目的达到说:认为犯罪未得逞,是没有达到犯罪目的。

2、犯罪结果发生说:认为犯罪未得逞,是没有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

3、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认为犯罪未得逞,是犯罪行为没有完全具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要件。

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因为它与犯罪未遂的概念相对应,并且能适用于结果犯、危险犯以及目的犯等各种犯罪。

(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使其客观上不能完成或主观上感到不能完成犯罪的原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主要有:

1、行为人本身以外的实际障碍,如被害人的反抗、第三人的阻止、自然力的阻碍等。

2、行为人本身缺乏完成犯罪的能力,如体力不支、经验不足等。

3、行为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错误,如果认为危害结果已经发生而离开现场,实际上危害结果并未发生等。

二、浅析犯罪中止

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由定义可知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

(一)犯罪中止应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行阶段、犯罪实行终了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这三个过程中。所谓犯罪中止就是指在犯罪完成之前停止,因此犯罪完成之后的自动恢复原状或者自愿赔偿损失等行为都不能认定是犯罪中止,而应认定是既遂。

(二)必须自动地中止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自动地中止犯罪,就是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犯罪活动。它表现为行为人认为有可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不论客观上此行为是否可能继续下去,也不论行为人停止犯罪的动机如何,只要符合构成要件就不影响自动中止的成立。犯罪中止的自动性,不限于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在实行终了之后犯罪既遂之前,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主动采取积极行为来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也是犯罪中止自动性的一种表现。

(三)必须彻底停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彻底停止犯罪,就是行为人完全打消了完成该种犯罪的念头而不再实施该种犯罪。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指中止犯罪必须具有有效性,如果犯罪既遂以后犯罪结果出现以前,采取的某些措施未能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仍然不能构成犯罪中止而应该认定为犯罪既遂。当然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要求没有发生任何犯罪结果,而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三、理论上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比较

在分析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定义以及构成要件之后,我们要来探讨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一) 犯罪中止是“能为而不欲”

即行为人自认为还能够把自己的犯罪行为继续进行下去,或者行为终了后任事态向既遂形态发展,但出于自身意志因素的某种考虑,而主动自愿地放弃了犯罪或阻断了犯罪既遂。这里需要明晰的问题是行为人自认为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完成犯罪,亦即“能为”是行为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描述,这是认定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

但涉及主体主观对客观的判断时,就必然存在主观对客观反映的是否正确的分别。当主观正确反映客观的时候,即行为人判断为还能继续实施与完成犯罪,而客观上也确实能够继续和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行为人放弃犯罪,自然毫无疑问成立犯罪中止。

容易发生问题的是当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发生错误的时候怎么认定,如行为人误以为还能继续犯罪,而事实上由于某种原因该犯罪在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容易与犯罪未遂相混淆,比如行为人误把白糖当成砒霜意图毒杀仇人,但下毒前的一瞬间因害怕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决定停止了犯罪,此时即使行为人继续进行下去也会因为手段的错误而不能实现既遂,但由于行为人放弃下毒行为是主动的,是在他自认为还可能将犯罪完成的时候而因不想完成使犯罪停下来即“能为而不欲”,应认定为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还有一种错误就是犯罪在实际上尚可继续实施与完成,但行为人却误认为犯罪已不可能进行.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因为犯罪的停止不是行为人主动自愿的选择,而是一种被迫停止,犯罪停下来即“欲为而不能”,应认定为犯罪未遂。

(二)犯罪未遂是“欲为而不能”

即行为人想继续将犯罪进行下去,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在客观上不能实现既遂。在实践中由于导致犯罪停止的原因是以各种方式和强度作用于主体身上的,如何分析其属于意志以内还是意志以外的性质是一个操作上的难题。

与犯罪中止进行对比性研究,导致犯罪未完成的因素的强制性达到使行为主体除了放弃犯罪以外别无选择的程度时,就是犯罪未遂,否则即使出现了意志以外的因素对犯罪的完成发生了不利影响,但尚未达到足以阻止行为人犯罪的程度时,亦即行为人在具体行为环境下还可以有选择是否继续犯罪的相对意志自由,而行为人在继续犯罪与否两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并且选择放弃的时候,成立犯罪中止,而不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作为故意犯罪的进程形态中的两个概念,如何正确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进而能够正确地定罪和量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阮齐林.刑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徐逸仁.故意犯罪阶段形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张明楷.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4]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张柱芳.人民法院报.刑事法学理论专版.2001-5-1。

[6]罗人华.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篇:自然生命有权,社会生命有值 下一篇:教师修养:决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