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初探

时间:2022-05-28 04:23:31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初探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听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听说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先决条件。听说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听说两者是同步进行,相辅相成的。

一、听后模仿说

“听——模仿——复述”可以将听和说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听说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能使所学语言立刻得到运用。在听、说、读、写这几项技能中,听说领先这种正确顺序反映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听——模仿——复述”过程要求学生听到一句话,对该句话进行模仿,然后再复述出来。通过放录音来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模仿能力,可采取用“跟说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分两步:第一步先听一遍录音,在听的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默念所听内容,有些学生还可以边听,边默念,边看教材上的问题;第二步,学生听两遍录音,听一句,跟说一句,如果复述不出来或复述有错,可多跟说几遍,直到正确为止。跟说方式可以是全班集体复述,也可以是单个学生复述,可灵活把握。

“听后模仿说”的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易产生疲劳感。如果学生听不清楚、听不懂或只能听个大概,也就复述不出来了。因此,学生必须注意听每一句话,积极复述每一句话,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听。“听后模仿说”是一个快速反应的过程,是快速理解的过程。听一遍,复述一遍,无疑是运用大脑思维了一遍,领悟了一遍,记忆了一遍,同时又朗读了一遍,表达了一遍。它是耳脑口并用的过程,是加深理解的一种手段,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听后模仿说”有助于学生对语言规则的掌握。通过多次听、不断说,使学生熟悉英语的语序,掌握一个个不同的句型和词组,理解英语句子成分所处的位置,使枯燥的语言规则在听说过程中得到强化。“听后模仿说”使学生置身于一个个具体的语境之中,理解某个语句应该在什么情况、场合中使用,那么在实际交际中,学生也会如法炮制,灵活运用,将一个个孤立的词语变成活的语言。

二、听说教学分量要螺旋上进

逐步拓宽加深内容。所谓的螺旋上进即每一题材要有几次循环,初始的话题不宜过长,便于学生得到感性的认识,加快学习的速度,这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各语言项目在随后的不同语境中反复出现,每次循环不断增加广度和深度。最初的听说内容应贴进学生活实际,如饮食起居、课内外学校生活。由对话开始,逐步过渡到段落、小故事、口头作文、即兴演说等。语料使用的词语,应尽量收进高频词,控制相应量的低频词。

随着听说技巧的形成,可逐步安排能体现较深广的文化色彩的语料。学习英语必须同时学习英语文化背景。英语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在不同的听说教学阶段中要有相应程度的体现。如见面、道别、问候称谓、询问姓名年龄、感谢、道歉等社会风俗;饮食、服饰、年节习俗、婚丧礼仪、道德伦理、、文化娱乐、工艺等;英语成语、典故的表达方式,文化遗产、诗歌韵律、音乐曲艺、书法绘画等艺术;讲求有序、注重平衡、多元价值观、委婉迂回等思维心理,各种肢体语言的含义等等。帮助学生在逾越语言障碍的同时,能顺利地逾越文化障碍,避免在交际中产生误解和偏差。

“螺旋式上进”还应包括积极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鼓励学生重建“语言自我”最显重要。有些学生长期不敢开口,说的教学应该首先“撬开”这些学生的嘴巴,使他们了解到说并不难,建立说的信心,体会说的乐趣,建立起一个英语的“语言自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内向的学生要多给机会,注重表达内容,不苛求语言形式,对他们的错误有一定的宽容度。

听说教学也要求教师多创设英语环境。课堂教学要有浓厚的英语气氛,教师用英语教英语,学生用英语学英语,最大限度地控制母语的使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英语课外活动,让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全面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上一篇:巧用辩证法指导学生习作 下一篇:构建网络结构,提高备考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