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激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

时间:2022-05-27 10:08:51

浅谈怎样激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

【摘 要】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要把学生真正置身于主动者的位置,变向学生输送知识为引导学生发现真理。语文教师转变观念,大力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努力站在课改新前沿,尝试各种方法,要从我做起,不要责怪学生,在课堂上求新求变,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开始真正走进语文,用心去感悟语文带给他们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课堂 理念 方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和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 只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魏书生说:“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参与得多了,才会增强主人翁意识。”我所理解的“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应像魏书生老师那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和发展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创设民主环境,让学生参加到共同的学习劳动中来,使他们感动获得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做学习主人的意识和能力。我们知道,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于漪老师认为:“班级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思考、讨论,发挥聪明才智。”所以,教师要先了解和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的理解要从积极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并从中去寻找合理的内核,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倡多元的碰撞,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感悟,如此才会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语文课堂上,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们要相信学生通过亲自实践,语文能力是会得到提高的。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二、只有创设愉悦氛围,才能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放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主张并非于今日始,中国自古有之。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中表明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智慧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合群性和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使每一个学生在相互交往中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从中可以寻找自我价值、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首先是小组的组建。我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一般以5~6人为宜,做到每组优、中、差各类学生比例相当。其次是明确组内个人责任。明确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中的职责,以便真正落实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对于每个同学担任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我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使每个学生都能担当不同的角色,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会合作。再次是要精心把握时机,在学习的重难点处引导合作,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有利于每个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后要及时交流成果,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展示成果时,教师要虚怀若谷,要本着“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原则,对学生的回答不急于作评判,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教师不打断,只是认真倾听,并通过微笑、注视、点头等把重视、赞美、鼓励等积极情感传递给学生。在总结时,我们要多给学生鼓励,赞扬,不要让学生因失败而丧失信心,而要让学生多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三、 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让他们学会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效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以类似研究的手段去实验,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经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一经与生活相联系,必然生动活泼,事半功倍。面向生活,贴近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使语文的根深深扎在生活的土壤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中国石拱桥》时,结合课文写法,我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石桥,并访问当地群众与村干部,回校后,学生们兴趣十分浓厚,写作热情高涨。上《金色花》后,我要求学生制作精美卡片,写上温馨祝颂语回家送给妈妈,以表达自己对某某人的一片深情。学完《傅雷家书》后,我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用心体会并说说自己所感受到的父亲深沉的爱。学习《香菱学诗》后,我请学生谈谈香菱学诗对我们语文学习的启发,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了“要多读”、“要有选择地读”、“要刻苦地学”、“要大胆创作、敢于想象”、“要有老师指点”等借鉴意义。学习《孔乙己》后,我让学生假设推断:假如毒打孔乙己的丁举人生活在我们这个法制社会,能逍遥法外吗?假如孔乙己生活在我们这个和谐温馨的社会里,能凭自己的特长找到一份好工作吗?然后请学生模拟影视中开庭审理案件的方式,对“孔乙己被害”一案进行公开审理,让学生以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的身份为孔乙己推荐一份合适的工作。

上一篇:优化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下一篇: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