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英语演讲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5-27 08:21:35

浅谈在英语演讲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59-01

近日,在看了21世纪“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之后,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真为那些孩子们流利纯正的口语、得体的举止而深深叹服。中国正走向世界,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可在平时教学时学生们的演讲,确实让我担心。他们在演讲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不自信。很多学生走到讲台前不敢抬起头来面对下面的同学和老师,要么整个身体来回的晃,要么抓头伸舌头,要么皱眉头搓脚。要知道作为演讲者,你的一举手一投足直接影响着评委对你的印象分,你的这些行为在向评委传递一个信息:我对我所讲的内容没有充分的把握。演讲的目的是说服别人,你连自己都不自信,别人还会相信你吗?

2.不规范。有些同学一开口,就会屡屡出现单词发音不准、破词破句、语法错误、中文式英语等现象。例如,在谈论英语的重要性时,有些同学多次出现这样的句子“My English are not very well.”English是一个不可数名词,在这个句子中,它的谓语动词只能用单数形式is;be动词后需用形容词,而well作为形容词是“健康的”,这里应该用good或nice。

3.不丰富。有些同学所讲内容较为单薄,所用句子较为单一,让人要么觉得太简单,要么太啰嗦。如在讲你所喜欢的国家时,几位同学讲不同的国家,但用的无非就是clean, beautiful等词,给人的感觉这些国家都相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事实是掌握的词汇量太少,阅读的内容不多,对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差异了解太少。一句话,知识积累得太少,无话可说。

4.不清楚。有些同学演讲时东扯西扯,不知道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观点。比如你认为中学生应不应该用手机,你必须观点鲜明的表明你的态度,然后用英语讲出应该或者不应该的理由来证明你的观点。而有些同学一会儿讲带手机到校的好处,一会儿又讲在校用手机的弊端,让人听了不知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观点。

针对如上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英语演讲训练。

1.注重积累。要多听多读,注重知识积累。多听,主要是多听磁带录音,听适合中学生听说能力的网上BBC,可能的情况下听外国人讲话, 注意模仿他们的单词发音,句子的语音语调,句群之间的停顿等;多读,指多跟读和拓展阅读。多跟读指有声的跟读模仿,从音标开始练起,到单词句子句群,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以便在实际语境中能够灵活变通的加以运用,多读还包括无声的为扩大知识面积累知识而进行的精读和泛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英语演讲也是一样,你只有成章输入,认真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熟悉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差异,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新鲜理念,时事要闻,外国演讲名家或总统竞选的文章等等,你才能出口成章,以你新鲜的理念,流利地道的语言,得体大方的言表来更好地展现自我,赢得评委的青睐。例如,你计划在下午四点与外国生意合作伙伴举行一个会议,假如你的伙伴是德国人,他们将准时到达;假如是美国人,他们有可能提前十五分钟到;假如他们是英国人,他们将迟到十五分钟到会,而如果他们是意大利人,你要允许他们迟到一个小时左右。类似这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有很多,你只有进一步熟悉了解了,用到这一类相关知识时,你才不至于出错。

2.注重条理。条理要清楚,语言要流畅。常见的英语演讲竞赛有两类题目,看图说话即问即答和在一定的时间里根据所给话题陈述自己的观点。这两类题型对我们参赛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条理要清楚,语言要自然、流畅。参赛者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在大脑里构思,先搭框架,我的观点是什么,我将从哪几个方面有新意的来陈述观点,每一个观点我又将用哪几句话来表达,每一个句子的关键词是什么,同一个意思要尽可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以免听者听了乏味,同时,排比、比喻等句式结构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气势,适当谚语的运用显示参赛者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果围绕观点再结合恰当的时事进行积极点评就更能画龙点睛了。

3.注重表现。自信勇敢自然大方。多听多读知识积累了,组织语言条理清楚了,语言流畅了,你就知识储备方面你就有了足够的自信心。然而作为演讲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演”。面对评委的审视,一同来参赛的其他选手的竞争压力,你大可不必心慌,自信勇敢的展现自己吧,因为你已经准备好了!语言、语音你已经贮备充足了,你所要做的只是勇敢冷静的围绕话题,从你知识的仓库里提取你所需要的单词、句子结构迅速的重新构建你所需要的文章,自然大方的表达出来;退一步说,即使你抽到的话题是你所棘手的,你同样不必心慌,人的一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太多太多了,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现实,那就果断的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吧。围绕这个话题尽可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些意思因为词汇的缺乏、知识点的不足等而不能直接的表达出来,那就换个说法同样可以异曲同工,你同样可以赢得这场比赛。相反,如果你抓耳捞腮垂头伤气,那不仅无济于事,你肯定也不可能赢。自然大方还包括临场应变,风趣幽默。

4.注重技巧。当演讲者走到台前时,如果觉得看到评委时慌张,可以平视着评委的头发尖,或者看着正前方的后方。适当的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有助于表达你的情感,和听众击起共鸣。比如在即问即答这类题型中,当问What can your shoulder do? (你的肩膀可以用来干什么?)时,好多同学说可以用来背书包扛水等,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回答的:I can lend my shoulder to my friend and let him cry on the shoulder when he is unhappy.(当我的朋友伤心时,我可以让他伏在我的肩上哭泣。)说完,做了一个拥抱的手势。简短的一句话,一个肢体语言,充分表现了这位同学真挚的情怀和勇于助人的胸怀,强有力的感染一下子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上一篇:《比尾巴》教学设计 下一篇:高职语文教学中无痕渗透心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