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导学案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8-15 06:58:35

【摘要】编制好一份优质的导学案是有效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原则的平台,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

有导学案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一线教师遇到了很多矛盾和困惑,其中之一就是新课程内容多、要求高与实施时资源缺、时间少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案为纽带组织教学,为实施高效课堂找到了抓手,对教师来说,应具体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课堂前移 内化 以学定教 助推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10-01

无论是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还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或者是盐城如皋的“活动单导学”模式、南京溧水县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模式,这些课堂模式的共同特征都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将导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路线图。何谓导学案?导学案,体现在三个字上:导—引导、学—学习、案—方案,即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不同于预习案和教案,是它们的结合体。

一、课前,编制好优质的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编制好一份优质的导学案是有效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原则的平台,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优质的导学案在内容上必须有四个体现:一是为什么学?即要体现出教学背景、问题情镜等。二是学什么?即要体现出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三是怎样学?即要体现出学法指导,是看一看(研读教材)、想一想(动脑思考)、还是议一议(互相讨论)、或是动一动(动手实践)。四是学怎样?即要体现出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查、对重难点突破情况的反馈等。优质的导学案在目的上必须有三个功能:一为课前预习,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活动单)在课前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实现将课堂前移,以案导学。二为课上学习,针对学生在学案中,预习、自学暴露出的问题,教师要活化各种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进而要内化为课堂活动流程(即不要照本宣科,要脱案授课),以学定教,努力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三为课后复习,精心编制的一组习题,体现了目的性、程序性和科学性,是能够代替课堂作业、课外作业的,它能起到以少胜多、触类旁通的效果,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途径。

优质的导学案在管理上必须有一个网络:校长——业务校长——年级主任——备课组长——小组成员。实行层层负责制,一级对一级负责,校长、业务校长要做到早规划、早布置。备课组长务必将备课内容分解给小组成员,由组内教师多少确定备课周期,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发挥群体智慧。年级主任负责具体协调管理。

二、课中,导学案的有效运用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点。

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曾说过:“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有效教学是任何教学模式下都要追求的质量目标,笔者要谈的是有导学案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有了导学案,并且学生课前认真学了导学案,教者是否就自在了?非也。我认为,教者的教学内容既要来源于导学案,又要高于导学案。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有限,在课前,学生已自学了导学案,并且进行了有限的互学,若还用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学,就违背了教者组织课堂教学的初衷,所以,课堂时间、教者的活动重心应放在导学方面,包括对导学案的纠错、对重难点内容的强化、对新授内容的总结、拓展以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案指导等,但这种导学必须是在互动、生成中进行的,如何处理好“以学定教”和“以教促学”的关系是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的综合展现。

笔者认为,机械地规定教者的讲授时间不妥,课堂上,教者何时讲?讲多少时间?这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同的上课内容和课堂的不同时段、不同课型的特点等确定,如初中生就不如小学生情感外露、个性张扬,表现在课堂上,就不如小学生活泼、易交流;高中生更是尽力封闭自己,课堂上表现出稳重、深沉;高中的数、理、化内容就不像初中内容现象多、学生可亲身经历或可亲自动手探究的多,而是理论和抽象的多;一节课45分钟时间,前15至30分钟的时间是学生精力和智力最旺盛的时间段;概念课、习题课易放手让学生自学;实验课、活动课易组织学生互学;规律课、原理课则教者应多花点时间导学。

三、课后,对导学案的反思优化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新基础教育”的发起者叶澜教授提出,一个教师教一辈子书,不一定成为名师,但若堂堂课进行反思,则三年就可成为名师。洋思中学、杜朗口中学原本是要撤并的农村边远乡镇中学,教师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甚至是乡村代课教师,后来成为可到处开课、讲学的名师,无不得益于重视写教学反思,并且大胆地用小黑板进行“公示”。教学反思即备课笔记后的教学后记,有的人认为,年轻教师要写,年长教师不用写,大科目要写,小科目不用写,把写教学反思当作苦差事,写的只是应付检查的“假反思”,这在以前“非电脑”时代,靠手写,也许是件“苦差事”,但现在是网络时代,办公都现代化了,每个教师都有了笔记本电脑,导学案本身就有电子稿,只要在这电子稿上再加工,加以保存即可。加工的方法包括添加、截取、复制、粘贴、扫描、补充和上网搜寻等多媒体技术。对电子稿一届一届的加工、整理、保存,吹尽狂沙始见金,就成为了自己的宝贵财富,坚持不懈地积累,就是自己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积淀。所以,我们要说,写好第一、二次课的真心实意的教学反思,到第三次、第四次的课就可成为高效课堂了。反思什么?既要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也要反思教学中的遗憾地方,更重要的是反思今后的改进方法和努力方向。具体地说,可反思的地方有: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把握是否准确、教学情景是否和谐,教学过程是否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教学对象的积极性是否调动等。

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永远没有最高,但不断地追求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卢静娜:《忽如一夜春风来》(如皋课改),《江苏教育》2010.12.

[2]洪劬颉:《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必须先教好》,《江苏教育》2010.12.

[3]李 茂:《杜郎口中学课堂变革探秘》,《中华教育研究》2007.02.

[4]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0.

上一篇:浅谈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改革 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