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浅析

时间:2022-05-27 08:15:32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浅析

摘要: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智力差异、学习基础差异、学习品质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而课堂式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授课方式,很难面面俱到,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提高。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智力水平以及学习的主动性,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有利于使各个层面的学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本文研究了各种分层教育方式。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86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或分得更细,再根据《大纲》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层练习、分层测试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实,分层教学也正如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这有利于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开发潜能,充分发展。

一、如何实现分层教育

1. 对全体学生综合水平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笔者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评,然后按照学生装的测验成绩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A、B、C 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为保护学生装的自尊心,在分组长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笔者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更主要的是这种分组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自己要求由A组调到B组,或由B组调到C组,但前提条件是他自己认为自己能胜任该组的学习任务。

但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分层后会对A层面学生及家长的心理造成一定冲击,学生主要表现为自卑,家长则感觉丢面子。可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显得至关重要,耐心为学生和家长讲解分层讲学的优势以及益处,让学生和家长消除顾虑,同时还需提醒学生及其家长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

2. 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课堂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达标、中级、高级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目标维度,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授“倍角公式”时,应要求A层面学生会推导公式,可以在具体的复杂题型中灵活运用。B层面学生,则要求他们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从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公式。要求C层面学生除牢记公式外,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

当然,在这种教学组织方式下,课堂的教学组织和实施难度会加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会起到积极良好的作用。

3. 对教师备课内容进行分层

在对学生分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于C层面学生,应有针对性的提出较高水平的要求,除了完成课本上规定的习题外,适量选择一些数学竞赛方面的书籍书,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要求学生对习题类型进行总结,写出解题心得,通过总结深入学习。对B层面学生,在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着重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努力使一部分B层学生有可能向C层面学生转化。对于A层面学生,主要在于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教师精心细致的辅导,结合大量基础题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使一部分A层学生逐渐向B层学生向转化。

4. 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着明显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施教,C层面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并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则采用引导的方式,挖掘C层学生的发散思维;B层面学生以自学加教师适当点拨为主要方法学习;A层面学生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讲解一道类型题,之后让学生做类似的题型进行实践练习,可使学生快速掌握该题型。对于A层面学生,教师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帮助其主动学习,或由C层面学生帮助其学习,让A层面学生通过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指导来巩固知识。最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层教学方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5. 对学生评价进行分层

分层评价具有小结、提高、反馈的功能,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面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于A层面的学生,评价应该以对他们的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C、B层次的学生,首先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掌握尺度,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存在的不足,避免学生骄傲自满。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虽然分层教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它弥补了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只要教师认真研究、学习分层教学精髓,针对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就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与分层教学的优势,从而更好的为新时期的初中教育服务。

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别强调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师生之间要努力建设融洽的双边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兴趣、良好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都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耐心指导学生,要经常对他们讲“你行,你有进步”;包括在作业中、测试时的评价语要以激励为主,这一切都可能成为他们学好数学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分层教学是实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重要保证。当然,实施分层教学是一项整体教育改革,需在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分层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 532300)

上一篇:论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下一篇:主谓一致解题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