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调研的模式与路径

时间:2022-05-27 07:27:48

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调研的模式与路径

摘 要: 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本内容,有利于扩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在现有教学条件下,高职院校教师可指导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型社会调研、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和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调研模式 调研路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感悟其应具有的时代精神,提升各方面素养和能力。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院系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同时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意义

社会调研,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社会现实中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料,并对其做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工作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有利于扩展教学空间,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模式

深入社会实际进行深入调研,了解掌握客观真实情况,解决现实问题,是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基本内容。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选取调研主题,是保障社会调研顺利开展和成果的关键。按照高职院校实际情况,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各类主题或问题可分为两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模式,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全面深入的理解,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可开展专项教学,并以专项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教师在讲授专题知识后,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事社会调研,将教学中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第二种是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模式。高职院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将为大学生学习打开另一大门。这种调研模式将全面培养学生社会交流能力、辩论能力、文书写作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三、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方案

按照社会学理论,开展社会调研要进行一系列前期工作,特别是调研提纲(思路)的确定和调研方法的选用。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要按照不同类型、模式的要求科学设计。

第一是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的方案设计,该模式调研相对较为复杂,调研主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解决理论教学脱离实际或以实践检验理论的问题。因此,该调研方案设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既不能老师包办代替又不能由学生自生自灭,教师要全面指导学生确立调研主题、选择调研方式、使用具体调研工具、运用调研材料和调研数据及撰写调研报告。

第二是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方案设计,该模式调研应该说是难度最大的。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确立调研的社会热点问题。该问题应具有相应的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提倡为热点而热点的调研。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就选定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确立调研主题和中心,明确调研要解决的问题,选取适合的调研方式与具体调研方法。再次,教师应对调研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难题和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分析。最后教师应悉心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

四、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评估

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目的是提升理论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感知社会、认知社会、服务社会。因此,社会调研完成后应进行科学评估。尽管评估形式、内容、方法种类繁多,但是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方式,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科学评估应包括三项主要内容。

1.对社会调研全程进行评估

按照社会调研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对学生社会调研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一是总结本次社会调研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二是提升社会调研的整体水平。每项调研全程评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调研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集体探讨,力求在以后调研中避免问题,提高调研质量。

2.对学生在社会调研中的收益进行评估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学生参加社会调研,不仅要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而且要感知社会、认知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价值观。因此评估社会调研不仅要按照课程教学要求,更应按照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要求,评估整个社会调研中学生的具体实践与收获。

3.对社会调研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估

社会调研不单是一项教学活动,还是一项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社会活动,必然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因此,调研活动结束后,还要进一步评估社会调研的科普效应、宣传效应、媒体反响、社会声誉等客观反响。

总之,高职院校正切实推动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有关高职院校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在全国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和实验。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的指导,更需要相关改革和配套政策的支持。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深化,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将是一项基本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黄武刚,李丽莉,邵曦,李金阳.农类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探索――探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模式[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161-163.

[2]邱化民.高校院系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工作为例[J].中国教师,2013(17):26-28.

上一篇:新教师对教学时间的精心预设与有效调控 下一篇:谈谈对少儿美术作品评价误区的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