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愉悦感的移动应用程序情感化设计浅析

时间:2022-05-27 09:22:57

基于愉悦感的移动应用程序情感化设计浅析

摘要:本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应用程序交互设计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情感化设计与愉悦感概念的研究,论述了基于愉悦感的移动应用程序情感化设计方法,旨在为设计者提供新的思路与启发。

关键词:移动应用程序;交互设计;情感化设计;愉悦感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用户中大量普及。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移动应用程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移动应用程序不断涌现并迅速深入到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一点一滴,我们正逐步迈入信息驱动的体验经济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户对移动应用程序的交互设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情感要求。

1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应用程序交互设计

移动互联网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移动设备则是市场潜力最大的交互平台,移动应用程序正是移动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相结合的产物。移动应用程序集成了多元化的交互方式,相比传统的交互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用户日以继夜与移动设备相伴,随时随地与移动应用程序进行交互,这种紧密的联系使用户与移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了独特而富有情感,能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成为了移动应用程序交互设计的关键所在。移动应用程序代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交互方式,设计者需要对传统交互产品的设计方法进行反思与改进,从研究用户的情感入手,找到设计的切入点。

2 情感化设计与愉悦感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单纯满足功能使用的产品已经不能打动消费者,人的需求正向情感互动的层面发展,能否为用户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对于交互产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在2002年提出了情感化设计理念,他认为设计应该将目标聚焦于人本身,特别是人的情感需求。情感化设计的提出旨在扭转功能主义下技术性凌驾于人感情之上的局面,使得以物为中心的设计模式重新回归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主线上[2]。通过探索产品与用户情感之间的联系,将情感融入到设计当中,最终达到美感与可用性的统一。

愉悦感属于人类情感的一种,是一种先天形成的,直接由神经和大脑活动所引起的正性情绪反应[3]。愉悦感一种心理认知现象,是由外界刺激产生的肯定、积极的情感反应被人同化到自身认知情绪结构中的一种感觉。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品牌设计营销专家Patrick Jordan认为愉悦感是“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一种情感,是产品能为用户带来的快乐与实际上的实惠”[4],用户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是否体会到愉悦感将直接影响其对产品的印象。通过分析如何在交互过程当中激发用户的愉悦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实现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从而创造出“富有情感”的交互产品。

3 基于愉悦感的移动应用程序情感化设计

Donald Norman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层面:“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反思水平”,强调了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决策与情感的紧密联系,并指出从以上三个层面展开交互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接下来本文将对三个层面下的移动应用程序情感化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在每个层面上激发用户愉悦感的有效方法,指出愉悦感对移动应用程序情感化设计的可用性价值。

“本能水平”主要涉及产品的外观,是指产品给人带来的感官刺激。对于移动应用程序来说,“本能水平”上的情感化设计主要指移动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设计。移动应用程序通过界面外观激发用户的愉悦感,可以直接引发用户产生肯定与兴奋的情感反应,使其不自觉地被吸引,进而留下积极与深刻的印象。移动应用程序如何在“本能水平”上激发用户的愉悦感需要注重用户界面的视觉设计,例如:精美的应用图标,与产品定位相符合的配色与视觉元素,合理安排空间尺寸与布局,在操作过程当中加入适当的感官反馈(包括声音,震动)等等。

“行为水平”主要涉及产品的操作流程,是指产品执行任务的方式与效率。移动应用程序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用户高效地完成指定任务,对于用户来说,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操作所带来的愉悦感将有助其保持轻松、信任、自信等正性情绪反应进而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激发“行为水平”上的愉悦感之关键在于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关注每一个操作步骤与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可能的减少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挫败感,合理展开移动应用程序的功能设计,例如:在移动应用程序首次启动时提供指示与引导,以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产生准确的理解;在工作流程设计上应符合行为逻辑,并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导航与帮助;合理地利用手势、多点触控等技术,简化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考虑用户在不同硬件设备、屏幕尺寸与使用环境下的使用习惯,保证用户界面的可读性与易用性等等。

“反思水平”主要涉及产品的价值定位,是指产品引发用户进行的深层次思考。对于用户来说,移动应用程序并不仅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应该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是一种愉悦的存在。移动应用程序只有通过激发用户对品牌与产品的长期愉悦感,才能使其与用户之间更好地建立情感的纽带,从而影响用户的自我评价与满意度,并在功能实现的过程当中能获得认知、总结与反省。激发“反思水平”上的愉悦感需要设计者精确捕捉到用户对产品功能与情感诉求的结合点,投其所好地做好品牌与价值定位,使用户在与产品交互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上体贴与关怀,并透过产品本身进行自我反思。

4 结论

移动应用程序从出现直至今天,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正是因其不断地激发用户内心的愉悦感,进而最大程度地满足着用户情感上的需求。从研究用户的愉悦感出发,可以合理地实现移动应用程序的情感化设计,进而创造出优秀的交互设计产品。

参考文献:

[1] Jennifer Preece,Yvonne Rogers,Helen Sharp.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邵怡菱.个人化行动旅游信息入口网站接口之研究[D] .台湾大叶大学,2003.

上一篇:浅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完善我国经营性舞蹈培训机构的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