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民族声乐中的“河南味”

时间:2022-07-09 08:42:58

寻觅民族声乐中的“河南味”

摘要:我国的民族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演变的过程之中,它不仅继承并发扬了传统的演唱(包括民歌演唱、戏曲演唱、曲艺演唱)。民族声乐是依赖戏剧发展起来的,豫剧是戏剧的一种,两者必然存在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必定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豫剧中的板式与气息等元素对其必定有着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与豫剧中著名的常派、马派各自混合音运用与宋祖英式民族声乐艺术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民族声乐;豫剧;元素分析;影响融合

民族声乐是在戏剧中发展成长起来的,作为河南的戏曲代表“豫剧”是其一个重要的源头。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极为漫长的过程。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至今,主要包括有民歌演唱、戏曲演唱、曲艺演唱,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分支众多,众多种类有相同点,也有相异之处。现代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对曲艺、说唱的传统民间艺术的特点和表演方式有所借鉴。豫剧是戏曲的一种,讲究吐字行腔的韵味,传统戏曲的吐字行腔为民族声乐演唱提供的借鉴与融合。豫剧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其板式,气息运用及原则,在民族声乐对其借鉴于融合,促使民族声乐带有浓厚的“河南味”。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不仅只对豫剧唱腔有所借鉴,而民族所声乐唱腔之中却鲜活保留有浓厚的“河南味”,其原因分析,如下:

1 民族声乐与豫剧的关系

1.1 民族声乐的定义与豫剧的起源

民族声乐的定义宽泛的来讲,主要包括传统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现当代的民族声乐指的是以目前我国音乐院校中国民族声乐为代表的,有别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方式,在传统基础上加以借鉴、融合西方没声唱法的优点形成科学的民族歌唱艺术。民族声乐的雏形就是民歌,《诗经》就是最好的代表。80年代,中国民族声乐冲破束缚,进行新的创作与改编。“各种歌唱方法、艺术观念、理论学说也应是百花齐放的,在大的目标下,应当允许各种艺术流派百家争鸣,和谐的并存”。①

豫剧以唱腔抑扬有度、铿锵大气、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十足、生动表达人物内心真实情感文明,深受欢迎。豫剧在清末民初已经形成五大流派,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早期得名河南梆子。1935年,河南梆子改革创新,正式官方更名豫剧。

1.2 民族声乐与豫剧的共同之处

民族声乐与豫剧源自于传统民歌。大家都熟知民族声乐是由传统民歌发展得来的,而戏曲艺术的基础也同样来自于民间音乐艺术,来源一是民歌,二是说唱艺术。之所以称为民歌,它有明显的地域性,多以方言为主,旋律反映当地方言的音调,具鲜明的地方色彩,易被人民接受、流传。

民族声乐与豫剧均属语言、演唱艺术。这个特殊的艺术性促使二者在旋律也好,音调也罢都摆脱不了中国语言独特的咬字、吐字、声调,在总结中充实,使民族声乐与豫剧的艺术风格,形态,流派都趋于成熟完美。保留传统意义的戏曲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1.3 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豫剧)的同与异

声乐艺术是阳春白雪,戏曲艺术下里巴人。民族艺术有着完整的专业理论,需正规训练和学习,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态;而戏曲艺术,来源于人民群众,无需规范的理论,教学也随意,不需投入过多精力,流行于市井街头的。戏曲艺术更加贴近中国民间老百姓的审美需求,充斥着民族特性与民间格调。

虽然二者艺术形式和出身门第截然不同,但音乐表达上却拥有相似之处。其中相同点表现为:一用声音的变化进行润腔。表现歌曲和戏曲中的喜、怒、哀、乐,用声音刻画哭、笑等等。二用力度润腔。合理的运用轻重。渐强减弱这些力度来宣泄感情,渲染情绪,高潮跌宕起伏。三用速度与节奏润腔。戏曲,声乐中,都会出现忽快忽慢的,或紧拉的节奏变化,这更好地把歌唱作品内容诠释出来。二者虽有相同之处,但毕竟其艺术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相异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演唱处理的不同。戏曲重“字重腔轻”,字音要夸张。歌诀说:“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②戏曲演唱不同于声乐,不是单一的站立,往往要表演出高难度来演唱,做到演绎。这就要使演唱者用气不能局限在横膈膜,而要更多的学会用丹田气,把字音弹出来。现代民族唱法行腔更接近于美声。声音开放,咬字不像戏曲那么狠,保持音色统一平稳。二、声部划分的不同。在豫剧中声部是按行当进行划分,每个行当有每个行当的唱法,不同的人物有不同唱法,连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唱法也是截然不同的。戏曲中没有和声这一说,所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唱。三、韵方面的不同。归韵说法沿用民族声乐的惯有叫法,收声归韵:戏曲,北方叫辙,南方称韵,传统戏曲押韵是要求极严。民族声乐的声音技术要求很重要,气息的支点,声音的位置,收声归韵也要遵循这要求。一切围绕一个人物的性格,情绪,强化剧情发展,粗犷,豪放的感觉。

2 豫剧的多元素分析

2.1 豫剧语言特征

艺术文化最基本的元素――语言,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语言,不同的剧种有着不同的语言规律与习性,而不同的语言规律恰恰形成独特的魅力特征。豫剧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在“倒字”与“咬字”上。“倒字”在豫剧中,倒字现象很常见,这与豫剧本身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倒字的特征于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中有着显著的体现。

2.2 豫剧气息的运用

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的影响,豫剧声腔具有高亢、清晰、明亮的显著特征。“艺高,人胆大”促使演员们不断开发自己的声音以此达到语豫剧不断变化的高难声腔的要求,这就要求演员有扎实的气息功底,尤其是吐气时的那股子爆发力,这样的声音才不会发虚,摇晃,不结实,没有穿透力。在《大祭桩》黄桂英唱段《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中对豫剧演唱中的字正腔圆、气沉丹田有着高标准的要求。

2.3 豫剧的板式

豫剧包括五种板式:“原板:一板一眼,速度是中速;慢板:一板三眼;流水:有板无眼,速度较快;快流水;有板无眼,速度更快;紧打慢唱;有板无眼,速度极快。辅板有三种,倒板;无眼无板,速度自由;散板:自由节拍,速度自由;滚板:散板夹杂有板无眼。具体称谓、作用、节拍、速度等各具风格。”③

3 豫剧元素对民族声乐的影响融合

3.1 常派混合声的运用对民族声乐的影响融合

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改良了老豫剧,开拓了高新区的矫揉造作,创立真假声的混合演唱方法,吐字真切,铿锵有力,创立了常派艺术。音柱,着音点是常香玉大师创造的。音柱:丹田用气,用肺部发出喉腔振动声带,运用共鸣。音着点:从胸腔向上延伸到喉腔振动声带,再向上延伸至口腔接触到的位置腭部,这就是着音点的撞击点,以及终端所在。只有音柱和音着点二者变化平稳,声音听起来才带彩,“带劲”声音有种一直贯穿到底的感觉。常香玉曾说过:“这个音柱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上下贯通,深长而坚实,形成这个音柱要用丹田气。”④反之,声音空虚,漂浮。

常派真假声中的音柱,音着点有助于拓展尾声的音区。在真假声方面上,民族声乐有借鉴的地方,共鸣可以调整,音乐可以变化,声音的抑扬顿挫,强弱刚柔以及感情的喜怒哀乐等都可以变化,但音着点的高度是不能改变的。音乐家舒模说过:“常香玉在真假声的运用上,甚至使人找不到它是交接在哪一个音上。”由此看来,长达使得换声技巧是多么的出神入化。“气由声也,声由气也,气动则发声,声发则气振。”⑤这是古代戏曲对气息的理解,常香玉使用胸腹式结合呼吸法,比如轻声唱法、存气、偷换气等方法都值得民族声乐去借鉴。

3.2 马派唱腔的艺术特征对民族声乐的影响融合

马派唱腔讲究字音。清曲学家徐大椿所说:“若字不清,则音调虽和,而动人不易,譬如禽兽之悲鸣喜舞,随情有可通,终于人类不能亲切相感也。”⑥马金凤在此很好的处理字的关系,自行腔,腔随字走,字领腔行,字正腔圆的原则为本,马老师的演唱符合韵的要求,给听众带来真切,悦耳的感受。其次用声丰富。“音堂相会”会使得发音位置高,口腔产生的共鸣大,声音更加洪亮圆润。为了更好地加强音量,产生震耳欲聋的穿透力,就要口腔,鼻腔,胸腔同时共鸣,颇有“声如洪钟”之意味。马派唱腔中较为重要的艺术特征,即情感充沛。戏曲谚语“唱戏先唱情,演人先演心”。⑦所以说戏曲很重视打动听众,“以情带声”,情是戏曲的灵魂。戏曲唱腔和民族声乐都有其独立的表现方式,但两者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们同属音乐范畴,阐释艺术。两者相互联系、借鉴完善民族声乐的内容。介绍了两个关于豫剧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豫剧在很多方面对民族声乐起到引导作用,下面就简略的介绍一个民族声乐融合传统戏曲的成功范例。

3.3 宋祖英的民族声乐对当今声乐启示

现在很多民族唱法都是追求“满口灌”使“民族性”越来越不明显,而宋祖英在传承传统时做的却很到位。她在演唱地域风格浓厚的歌曲时,气息向外输送的“口子”要小一点,集中一点,这样声音才能透亮、集中。民族声乐正是由于学习了戏曲优点,吐字更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展现了民族风格。这一成功范例所给予当代声乐的启示如下:继承传统,并不是要求我们抱残守缺,而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给它注入新的活力元素,使它永葆青春,我们的首要责任就是继承传统。民族声乐最早从戏曲,曲艺发展而来。宋祖英吸取前辈表演中咬字行腔及表演上的优点,按照汉字十二辙编排由说到唱的韵母练习等,反复琢磨,每个字处理得丝丝入扣,表演情真意切。宋祖英在实践过程中保持了民族唱法的优良传统,又增加了新鲜元素。好的歌唱者都是随着作品风格而调整,民族唱法在演唱中,既要继承中国戏曲、曲艺传统唱法的“气沉丹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等优秀传统技巧和理论,又要注重借鉴西洋唱法对整首歌的协调,以及真假混合声的运用。民族声乐是依赖戏剧发展起来的,民族声乐借鉴戏曲艺术的技巧已成定论。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要以继承为前提,融合更多的戏曲元素,咬字,气息。民族声乐可以借鉴戏曲表演呢的唱念做打,使之神情并茂,字正腔圆,韵味浓郁。不管是借鉴学习常派艺术还是马派艺术也好,做到真假难分,声情并茂才是真。

注释:①华章.论民族声乐多样化的特点[Z].2010(26).

②胡度.川剧艺诀释义[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55.

③东方艺术.浅谈豫剧板式的表现力[Z].东方艺术杂志,2010(S1).

④陈小香.常香玉演唱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⑤《化书》.载于《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九卷71页.

⑥徐大椿(清).乐府传声[A].中国古典论著集成[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⑦喻宜首.声乐表演艺术文选[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徐玉兰(1972―),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分析 下一篇: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用户体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