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影像学检查

时间:2022-05-27 08:27:36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影像学检查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手术证实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患者15例进行分析,其中12例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15例行消化道造影(15例均行上消化道造影,其中9例同时行钡灌肠造影),1例行CT平扫,9例行超声检查。结果:腹部X线平片显示:1例为空、回肠换位征,5例为“双泡征”或“三泡征”;上消化道造影:14例为十二指肠不完全梗阻,见“螺旋征”,1例为十二指肠完全梗阻;钡灌肠:回盲部位置异常,位于左上腹、中上腹和右上腹各3例;CT平扫:1例未见异常;超声检查:肠系膜上动静脉走行异常1例。结论:上消化道造影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主要呈“螺旋征”表现,而且碘对比剂造影能够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CT扫描主要呈“漩涡征”,对新生儿诊断价值不大,对非新生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新生儿; 肠旋转不良; 中肠扭转; 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 R57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054-03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tic of Neonatal Malrotation with Midgut Olulus/ZHENG Ai-p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3):54-5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onatal malrotation with midgut olulus imaging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tic value. Method: 15 cases who were confirmed by surgical operation of intestinal malrotation with midgut volvulus from May 2007 to July 2013 in the hospital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12 cases of abdominal X-ray examination, 15 cases of digestive tract (15 case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radiography, 9 cases with epidemic barium enema), 1 case underwent CT scan, 9 cases underwent ultrasound examination. Result: The abdominal X-ray showed: 1 case was empty and ileal transposition syndrome, 5 cases of double bubble or three bubbl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contrast: 14 cases of duodenal incomplete obstruction, see spiral sign, 1 case of complete obstruction of duodenum. Barium enema: back to the abnormal blind position was located in the left upper quadrant epigastric and right upper quadrant in 3 cases. CT scan: 1 case was normal. Ultrasonography: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and vein was abnormal in 1 case. Conclusio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radiography on neonatal malrotation with midgut volvulus has important diagnostic value, is mainly spiral syndrome performance, and iodine contrast agent imaging can obtain good diagnosis results. CT scanning is Louxuan Zheng, not big on neonatal diagnosis value,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non neonatal.

【Key words】 Newborn; Intestinal malrotation; Midgut volvulus; Imag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Boai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Zhongshan 528403,China

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VIM)是造成新生儿肠梗阻的重要原因,其中75%左右的患儿在出生1个月内会发生肠梗阻等症状[1]。严重者会导致肠坏死,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而必须加强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诊断主要采用腹部X线检查、消化道造影、CT扫描及超声检查,其中消化道造影被公认为是一种可靠有效的诊断方法[2]。为了探讨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本文选取2007年5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手术确诊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5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手术确诊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30 d,平均(8.6±2.9)d,均在出生后30 d内发病,其中15例患儿均在喂奶时或喂奶后突发胆汁性呕吐,5例伴有呕吐咖啡状物,2例出现鲜红血便。

1.2 影像学检查

12例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注意观察患者的单泡征、双泡征、肠梗阻等情况;15例行消化道造影(9例行钡灌肠,15例行上消化道碘对比剂造影),1例行CT扫描,采用西门子SOMATOM 单排螺旋CT机,患儿取仰卧位,电流为250 mA,电压为100 kV,层厚为8 mm,层距为3 mm,螺距为1.0;9例行超声检查。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开腹Ladd手术治疗,发现肠旋转90°~270°,进行复位扭转,然后解除十二指肠腹膜系带的压迫,改善空肠上段膜状粘连,对肠管的位置重新排列。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肠功能均有效恢复,恢复时间为3~6 d,均痊愈出院,在出院后随访8个月~3年,无复发病例发生,均发育良好。

2 结果

2.1 腹部X线平片

12例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其中1例为空、回肠换位征,含气空肠位于右中上腹;5例为十二指肠梗阻,胃和十二指肠球扩张呈双泡征,1例为“三泡征”,在小肠内含气较少或者不含气。

2.2 上消化道造影

14例为十二指肠不完全梗阻,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曲位置改变,失去原来正常的“C字”形态,其空肠曲出现下降,位于十二指肠球部下方的脊柱右侧,出现“螺旋征”或“飘带征”(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升段、空肠近段表现为螺旋状,(图1);而且均出现不同的十二指肠降段扩张,由正常的垂直下行变成横置水平牵拉(图2),肠梗阻越严重表现地越明显。远段肠管造影剂较少、不连贯,在右中上腹为不显影或者弥散分布(图3);2例为十二指肠完全梗阻,表现为梗阻部位呈鸟嘴状,梗阻近侧出现十二指肠扩张,呈水平牵拉移位,合并十二指肠隔膜及小肠闭锁各1例。

图1 扩张后的狭窄肠管呈现螺旋状盘绕下行,右侧位远段十二指肠螺旋状下行,近似水平走行

图2 右侧位远段十二指肠不显影,近段扩张的十二指肠呈现明显水平走向

图3 远段扩张的十二指肠造影剂较少,而且不连贯,在右侧腹呈弥散分布,正位近段扩张的十二指肠呈明显的水平走向

2.3 钡灌肠

1例表现为盲肠部位未见明显异常(图4),5例回肠部位置异常,回肠部位异常位于左上腹2例、中上腹1例和右上腹2例。

2.4 CT扫描

对1例新生儿行CT平扫(无增强),影像表现未见异常;典型的CT影像表现呈现轴心盘状的“漩涡征”(图5),近侧肠管呈现扩张,局部肠管有狭窄。

图4 回盲部位于右上腹

图5 腹主动脉前方、胰头下方肠系膜根部肠管呈现漩涡状排列

2.5 超声检查

对9例新生儿行超声检查,8例未见异常,1例表现为肠系膜动静脉位置异常,可见螺旋状血液信号。

2.6 临床诊断

在手术中发现15例患儿均有十二指肠被腹膜纤维索带有压迫,其中十二指肠升段和水平段异常12例,降部异常3例,肠系膜顺时针扭转肠旋转90°~270°,回盲部异常,其中位于左下腹2例,左上腹3例,上中腹6例,右上腹4例;合并十二指肠隔膜及小肠闭锁各1例。

3 讨论

肠旋转不良是由于新生儿在胚胎期受到致畸因素的影响,导致肠管细膜的附着固定和旋转运动发生障碍,使肠系膜游离和肠道位置异常造成的,常伴有中肠扭转,容易造成肠梗阻[3-4]。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多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30 d内,主要表现为在喂奶时或喂奶后突发胆汁性呕吐,其中中肠扭转8 h以上者会有血便排出,严重者会导致新生儿肠坏死和中毒性休克[5]。

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影像学表现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症状表现不同[6]。通过本研究发现,腹部X线平片检查可以观察肠管有无梗阻、梗阻的位置、程度和肠管的充气情况,其中“双泡征”和“三泡征”表示在小肠内含气较少或者不含气,为十二指肠完全梗阻;而局限性右上腹、中上腹呈管状、狭细等为十二指肠不完全梗阻,但缺乏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7]。上消化道造影能够明确诊断十二指肠的梗阻情况和梗阻程度,肠管的走行和分布[8]。本研究中13例为十二指肠不完全梗阻,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曲位置改变,失去正常的形态,其空肠曲出现下降,处于十二指肠球肠部下方的脊柱右侧,十二指肠水平段、降段、升段、空肠近段表现为螺旋状(“螺旋征”)。而且十二指肠降段扩张由正常的垂直下行变成横置水平牵拉,肠梗阻越严重表现地越为明显;2例为十二指肠完全梗阻,表现为梗阻部位为鸟嘴状,十二指肠扩张呈水平牵拉移位;上消化道造影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中钡灌肠能够有效确诊回盲肠异常部位,但不能确定肠扭转是否存在。CT扫描显示轴心盘状的“漩涡征”,但是对于新生儿诊断价值不大,而且价格昂贵,具有放射性;相关研究表明,CT扫描主要用于非新生儿诊断[9-10]。超声检查价格低廉、无辐射、可重复性,为常用筛查本病手段之一,但检查结果与操作者技术水平关系很大;当超声检查出现螺旋状血液信号时可以考虑为肠扭转,其声像图特征为肠系膜上静脉围绕肠系膜动脉进行顺时针旋转,形成“漩涡征”,如果发生肠坏死可能,声像图表现为血流信号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总之,腹部X线平片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诊断有限,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上消化道造影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主要呈“螺旋征”表现,其中上消化道造影准确性较高、价格较为便宜,影像学表现较为明显,可作为诊断的可靠方法;而且碘对比剂造影能够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且容易吸收容易排出。CT扫描主要呈“漩涡征”,但其价格昂贵,且辐射量大,对新生儿诊断价值不大,对非新生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可作为新生儿肠扭转诊断的主要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无辐射、可重复性等优点,可进行广泛运用,以提高新生儿肠扭转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徐畅,钟麟,等.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诊治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3,12(1):58-60.

[2]裴洪岗,毛建雄,张翅,等.新生儿胃穿孔伴肠旋转不良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4):259-261.

[3]刘大铭,邓力军,黄丽萍,等.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的超声表现和诊断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592-1594.

[4]覃伶伶,符少清,林海.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超声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8):88-89.

[5]林海,覃伶伶,林国雄,等.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急性中肠扭转的诊治探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1):39-40.

[6]杨复宾,周珉,盛茂,等.大龄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螺旋CT诊断[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8):789-790.

[7]张怀涛.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423-2424.

[8]刘惠萍,买合木提,刘荣.肠旋转不良6例X线造影检查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765-4766.

[9]王琪,白明,张勇,等.新生儿肠旋转不良86例诊疗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0,9(5):10-12.

[10]杨欣燕,张英杰,王瑶,等.婴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X线诊断[J].当代医学,2011,17(12):23-24.

(收稿日期:2014-01-18) (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鼻内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5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分域运营―WiFi商业运营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