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05-26 03:35:54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20名产科住院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8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23-01

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是通过针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康复以及护理等项目,制定一个具有准确时间要求以及严格顺序的诊疗护理计划,可减少医护过程中的缺漏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1-2]。本研究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介入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孕妇120例,年龄在23-36岁之间,平均为(27.9±2.5)岁;孕周在38-42周之间,平均为(40.2±1.6)周。所有孕妇均无妊娠期并发症,均无乳腺炎以及发热症状。所有孕妇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均签署了医疗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孕妇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的年龄、孕周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则在此基础上介入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在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前,由科室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临床路径小组,并由医院临床路径指导小组对其实施专科培训,主要包括责任心、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医患沟通技能等,以确保临床路径能够顺利实施。针对孕妇及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包括医疗措施、检查化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指导、运动指导、产褥观察、照护以及清洁消毒等。同时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评价量表,内容包括病房检查、医疗方法、健康教育、分娩检查、睡眠、饮食以及满意度等,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应按照路径表执行并做好相关指标的记录。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调查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分析,采用(χ±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以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均在400ml以下,均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医疗费用显著降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3 讨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工作更加程序化、标准化,并可协调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人员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可确保诊疗护理过程中关于患者与疾病等有效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2]。此外,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规范医护行为,有效减少工作的随意性,确保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能够获得持续、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效率,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而随着住院时间的缩短,医疗费用也将降低[2-3]。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及医疗质量,是一种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护理服务模式。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介入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当天的护理内容、目的及实施过程,更加科学规范地执行护理项目,并根据护理内容以及患者的病情针对性地予以健康教育,可纠正医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流程缺陷,避免医护工作缺项或者漏项,优化医护流程。临床护理路径中对于患者的恢复目标以及恢复路径均有明确的记录要求,有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诊疗及护理目的,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自身的康复情况,增强其痊愈的信心,并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工作。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及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临床护理流程有着严格时间表以及工作计划表,各项护理内容均有明确标示,护理人员仅需做好标记即可,有效减少了护理文件的书写时间,可使护理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5]。

本研究针对妇科产患者的特点以及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制定详细的住院护理工作路线和表格,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图施护,最大限度地满足产妇的健康需求。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患者及医护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可针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医护目标,制定合理有效的临床路径护理计划,增强医护患等多方合作,规范医护行为,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并履行患者的知情权,提高医护质量,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钟慧卿,陈艳芳,尤洁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72-73.

[2] 罗小杏,张印兰.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4):224-225.

[3] 仇维珍.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3):1331-1332.

[4] 左雪香.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2,20(12):59-59.

[5] 杨文新.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09(23):29.

上一篇:知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下一篇:人性化管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