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预防与处理

时间:2022-10-22 02:59:48

【摘要】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是中暑的高发期。宣传有关中暑的科学常识和预防措施是防止和杜绝中暑的关键,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从而提高人民在炎热夏季的生活质量,避免中暑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中暑;预防与处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07-01

盛夏时节,酷暑炎炎,暑气蒸腾,最高气温常常在37-40℃的范围内,空气湿度大,人体内热量不易散发,是中暑的高发期。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1]。

1 中暑的原因及症状

一般在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人们极易中暑。除了高温、烈日曝晒未补充水分、温度突然变化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生活不规律、熬夜、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发生中暑。轻微的中暑,会导致胸闷、心慌、面色苍白、恶心乏力,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大量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晕厥、重度昏迷、神志模糊、脑水肿、全身痉挛、抽搐,直至死亡[2]。

2 中暑的预防

2.1 出门躲避烈日,尽量不要在太阳直射的地方待太久,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或高温、高湿度、气流静止的环境下活动或工作[3]。

2.2 外出时尽量安排在早上和晚上,避开中午烈日高温,备好防晒工具,可以带帽子或者打伞防止太阳直射头顶,有条件的最好在出门前30分钟涂抹防晒霜,做好遮光防护。

2.3 多饮水,夏季人体水分挥发多,不能等渴了再喝,同时出汗带走的盐分也多,应多饮含盐类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清凉饮料,保持水和盐代谢平衡,切忌狂饮不止,应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2.4 合理着装,夏天要穿宽松、透气性能良好的、颜色较浅的衣服,避免穿化纤类的衣服,不易散热。

2.5 饮食上要吃清淡食物,多饮消暑清热化湿的饮料,如番茄汤、绿豆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等。

2.6 常备防暑药 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十滴水、万金油、藿香正气水、驱风油等,以备不时之需。

2.7 夏天日长夜短,人体代谢旺盛,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以免降低身体抵抗力,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3 中暑的简单紧急处理

3.1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尽快离开高温环境,将中暑者转移到通风、凉爽的地方休息,保持身体周围通风。

3.2 让病人平卧,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松解衣扣,脱去外套,若衣服出汗浸湿,应更换干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电扇吹风散热,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以防止中暑后继发感冒。

3.3 用湿毛巾冷敷额头、胸口、腋下以及大腿根部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头部和心前区放置冰袋等,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3.4 精神意识尚好的病人可服用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等解暑,饮服绿豆粥、淡盐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和生理盐水,用风油精涂抹额部、太阳穴等。

3.5 如果中暑病人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呼吸变慢或变促等循环系统的改变,甚至出现嗜睡、昏迷、抽搐等意识改变,应立即平卧,保持呼吸道通道,同时马上送医院抢救,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4 小结

避免中暑重在预防,宣传有关中暑的科学常识和预防措施是防止和杜绝中暑的关键,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以及针对从事户外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的人员,从而提高人民在炎热夏季的生活质量,避免中暑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苏晓霞.中暑的预防和现场救护[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512-2513.

[2] 孙艳辉.176例中暑患者的救护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140.

[3] 邓彬.36例中暑患者的救治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5):57.

上一篇:计划生育中使用药物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分... 下一篇:25例复发性鼻息肉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