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

时间:2022-05-26 01:45:39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实效不是指教师的课堂设计有多么新颖、语言有多么精辟、课堂氛围有多么热闹、应用信息技术有多么精彩,而是指学生在本节课是否掌握了应知应会的数学本领。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认真思考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获得最佳的课堂实效这个问题。在此,我谈一下个人观点:

一、主动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几乎每隔几天便有好几个同学因病请假,大病基本没有,都是感冒、发烧、坏肚子等常见病;总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这说明睡眠未得到保证;偶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开小差”,如发呆、唠嗑、吃零食、玩手机……这说明该同学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属于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两方面问题。教师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的成果,也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问题看似与数学教师无关,实质上与每一位教师、家长、学生自己都有关系,每一位教师都应从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给予科学建议,最起码数学教师要主动与学生、班主任、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分析该学生本节课缺席或精神状态不佳的原因,建议各方对学生进行关心和指导,督促学生参与主动健身活动,养成科学作息习惯,必须保证学生以较好的健康和精神状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否则教学实效便成了空谈。

二、把握学情,提高课堂练习实效

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精心选编习题,力求做到少而精、深浅适中。不宜采取盲目的过多的练习,否则会使学生产生数学恐惧感,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课下也不建议留更多的作业,能保证本堂课知识点的验收效果即可,尽量保证中等水平同学能在20分钟内完成作业为宜。不能单纯为了提高数学成绩而剥夺了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

三、深研教材,优化课堂设计

数学教师必须先深研教材,尽管数学课教了一年又一年,切不可凭着老经验对新学生适时教学,每堂课前都要精心备课,优化课堂设计,围绕本科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媒体、策略,对授课内容进行增删、重组、优化。在具体课堂授课中,也不能完全按照预设机械实施,要充分依据学生的学习动态,调节教学节奏和预设程式,达到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四、课堂上尽量讲求“空白艺术”

数学课堂的“空白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们留有一定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合作性,通过联想想象、讨论交流,唤起学生对某数学知识点的再创造能力的课堂活动。“空白艺术”使学生能够带着对教师传授内容的理解参与到教师指定的数学活动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领悟数学思想,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在“空白”时间中,教师可以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有效理顺、纠正学生解题思路,以便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对学生予以进一步讲解。如果数学教师还是习惯于“满堂灌”式的教学风格,整堂课就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的数学思维便易处于被动抑制状态,没有主动发现、尝试、体验的过程,那么就容易产生“猴子掰玉米”现象,掰一穗,丢一穗,最后可能什么也剩不下。

五、朝着数学“数字课堂”方向发展

各种现代化教辅技术的发展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挥空间。教师不应因循守旧,完全延续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也应该主动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适量选用幻灯、投影、摄影、录音、音响、电视、录像、摄像、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辅媒体来进行尝试“数字课堂”教学模式。数字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显示出极大的教学优势,更加有利于数学课堂实效的实现。数学教师应用数字课堂模式,可以将重、难点及时统计,增大每课知识容量,节约书写、讲解时间,满足于学生趣味化学习的需要,提高师生互动效果,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当然,追求“数字课堂”并非否定传统课堂的优势,教师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数字课堂”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技巧,将传统课堂与“数字课堂”的优越性都发挥出来,把教师的智慧才能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更好地开发出来,使教师在专业化成长之路上更进一步,使学生在求知阶梯上更上一层。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终生研究解决的课题,除了以上我列举的五个观点,需要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但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数学教师自身。数学教师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大胆将新想法、新技术、新尝试应用于数学教学实践,因材施教,力求每节课都绽放精彩,力求每位学生都能收获数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数学课堂应将责任归还给学生 下一篇:对症下药治愈学生数学学习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