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时间:2022-05-26 10:50:53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信息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能把教学时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现代信息技术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人机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立体的丰富多彩的而且可以立即反馈的人机交互方式。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改进教学法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形成最佳的学习动机。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

1.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

2.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

3.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

4.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

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单位“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还需到实践中去检验。数学知识正确与否,还需在实际中验证。现代信息技术CAI课件利用它的动画特点优化了教学手段使这一验证过程完成得更好。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突出了示范演示,是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学习完圆的认识、掌握了圆的特征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三角形的或正方形的?学生回答时凭自己的想象找出答案后,这时教师利用三维动画片演示三角形车轮、正方形车轮、圆形车轮行进的情况。学生清楚地看到:三角形转动最不稳定,正方形转稳定程度有所改善,圆形车轮平稳而圆滑,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解释了所学的知识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因,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长方体认识》一节中,教师可以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长方体模型实物投影,让学生对长方体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具体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让学生用8个接连柱和12条连接棒自己构造一个长方体。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维、互相讨论、共同切磋,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做出大小不一的长方体,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的感知知识形成过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五、运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运用多媒体辅助较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寻求不同解法,从而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3厘米长和5厘米长的小棒,才能搭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随着面不断的闪烁,展示了三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的教师上课不用粉笔,所有的知识都展示在大屏幕上,翻页后学生就看不见。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在听到、看到、感受到的同时进行思维的,如果得到一个临时的、局部的印象,怎能对知识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所以,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时应当恰当、适时适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上一篇: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下一篇:妙用错误资源,激活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