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翻译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时间:2022-05-26 09:12:19

高校英语翻译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摘 要 各种翻译软件和翻译网站普遍推广并应用到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模式摆脱了以往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被动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43-02

1 前言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为教学中心,主要通过翻译技巧的教授、翻译练习以及作业讲评的方式实现英语翻译教学。这种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导致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信息技术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具有情境性、交互性、开放性的动态学习环境,在英语翻译的教和学两方面发挥很大优势。因此,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翻译教学模式进行革新的重要发展趋势。

2 信息技术与英语翻译教学

近年已有人提出“信息化翻译教学”的概念,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开放性地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过程。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计算机信息技术不单单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情境模拟、教学互动、图文声像展示以及信息网络平台等功能,还在某种意义上把涉及翻译教学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

和翻译有关的信息技术有很多,如翻译工具、翻译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等,各种技术包括的内容不同,涉及的主要有机器翻译、在线翻译、搜索引擎、电子辞书、语料库、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以及文字处理软件等内容。学术界按照不同的方式对翻译工具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三种:1)狭义翻译工具和广义翻译工具;2)通用翻译软件(包括引擎搜索、电子辞书、文字处理软件以及相关硬件等)和专门翻译软件;3)翻译工具(包括翻译前使用的工具和翻译后使用的工具)和核心翻译工具(包括术语管理系统、翻译记忆系统以及对齐工具等)。

最早出现的翻译工具是机器翻译,也可以称为电子翻译或者计算机翻译,主要就是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实现翻译过程的软件叫做机器翻译系统,发展至今,机器翻译系统已经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另外一种重要的翻译技术就是翻译记忆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以翻译记忆为核心技术的,也可以称为电脑辅助翻译,如国产的翻译记忆软件雅信CAT应用相对广泛。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过于依赖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就可能造成不好的翻译习惯,不利于学生对翻译技巧的学习以及翻译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翻译质量。而且翻译记忆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还有一些较常见的翻译工具,如在线翻译、电子辞书、搜索引擎、文字处理等。其中电子辞书应该是学生经常用到的翻译工具,但其正确使用方法和使用时间还是需要进行教学指导的。其他的翻译工具如语料库、对齐工具、术语管理系统、本地化工具以及语料库检索工具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性的了解和深入学习。

3 信息技术在翻译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信息技术在翻译教学中的辅助应用就是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方式、手段或者媒体形式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在翻译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手段,也可以是一种学习方式,主要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翻译课堂教学效率,整体上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信息技术在英语翻译课程的有效结合对教师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对于常见的翻译网站、搜索引擎以及翻译软件等翻译工具,教师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熟练地运用,通过探索和分析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添加一些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和掌握;而且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学习资源,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4 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的深层融合

学生通过网络数字化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掌握学习内容,进而实现知识的传输目的,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改变以往的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翻译课程教学进行深层融合,渗透入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中[2],进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又能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教学结构[3]。

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的深层融合不是把信息技术当成单纯的教学辅助手段,也不是把信息技术当成学习对象,注重的是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促进自主学习的学习工具、一种情感激励方式,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创建出一个新型的教学环境。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支持自主探究学习、互助协作、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情境创建、启发思考、信息获取等学习方式或教学活动。此时信息技术化为一种隐形推动力,成为课程内容的有机部分[4],培养学生收集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加工能力、知识利用能力、互助协作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以及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翻译教学与网络资源的有效结合而且语料库驱动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首先,有业内人指出,可以通过网络辅助手段实现非文学类的汉译英文本仿写教学[5],以语料库驱动为基础的翻译方式是翻译教学实现革新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进一步促进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最终实现[6]。所谓语料库是一个储存了大量语言素材的集合体,可以是原始语料文体,也可以是加工后标注有语言学信息的文本,主要作用就是研究和分析目标语的特征。其次是对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教师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建立免费的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申请成为该交流平台的成员,各个兴趣小组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资源分享和学习交流。

5 结语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各种教学要素之间和谐作用,实现翻译教学的动态化教学。信息技术与在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的有效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发挥了极大的优势,整体上提高了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瑜.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翻译教学走向[J].外语界,

2003(1):13-16.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4):55.

[3]曾祥霖,张绍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6(1):51-54.

[4]徐娟,史艳岚.论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J].外语电化教学,2007(4):63-68.

[5]岑秀文.基于网络和工作坊的非文学文本汉译英仿写教学法[J].上海翻译,2008(1):58-61.

[6]于连江.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4(2):41-44.

上一篇:网络借贷有助于小微企业发展 下一篇:如何防范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