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收与放

时间:2022-05-26 05:45:33

语文课堂教学的收与放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日益深入人心,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有的教学体制。只有让广大教师克服心理上的担忧,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努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之后,一个新的、多元的、立体化的课堂才会逐步建立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核心的问题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恰当地运用教学智慧,在开放中聚拢、转化与提升,实现课堂教学“放”与“收”的和谐统一。

一、“放”: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

不少语文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些问题,试图激活学生的思维,但由于预设了标准答案,加上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所以提问成了走过场,到后来甚至变成自问自答,中断了学生的“质疑―思考―释疑”的链条,剥夺了学生思考的主体权。教师要拥有开放的心态,课堂上,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尤其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咀嚼思考、自练自改的时间。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原文内容有一般性的了解;进而再引导学生细读,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再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找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教师要敢于放手,将表演的舞台让给学生,要广开言路,让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让其他同学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放”,无论是活跃学生的思维,营造课堂的人文气氛,还是培养学生个人的能力,都是很有价值的。

当然,“放”不意味着蛮干,而是要张弛有度,不能为“放”而“放”,结果在追求课堂的热闹中冲淡课堂教学的主旨,导致目标游离,价值涣散。这是与真正的“开放课堂”背道而驰的。作为一个成熟的语文老师,必须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对于“开放”的节度要有清醒的认识。课堂开放的重要表征是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处于积极化状态中。这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设问,以“问”导思,促使每个学生都真正进入思维过程。但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凌乱的、缺乏联系的,如果一味地“放”,课堂教学就会“乱”,这时教师就要注意“收”,这就需要教师找出学生所提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这一联系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要考虑教材内容的基本逻辑关系,问题的设计与呈现应当秉持由简入繁、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原则,前面的问题应该作为后续问题的引导,而且,教师应当对问题“下放”后可能生成的“资源”作充分预设。二是要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问题的设计与呈现不应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智发展水平。

例如,我在执教《不自由,毋宁死》这篇课文时,抓住学生所提的问题:帕特里克・亨利并不赞同妥协派的主张,可是他在演讲开始时却说“没有人比我更钦佩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总结归纳出三点:出于一种礼貌;最大限度地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欲擒故纵,为下面的驳论亮出靶子。由这个小问题发散开去,学生在层层推进的提问与思考、下放与回收的过程中,对课文的解读也层层深入。一般而言,为了保证课堂的有序推进,问题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应以环环相扣的“链式结构为宜。当然,在特定的情况下,教师为了教学节奏的需要,亦可在充分考虑教材逻辑关系和学生心智特点的前提下,尝试其他组合方式,以便使课堂波谷相合,起伏有致,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活跃思维,提升语文素养。

二、“收”:让学生思维达到新高度

有些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放开了,这样教师未免太轻松了吧?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的误区。对学生的“放”,恰恰是为了更好地“收”。“放”多了,教师面临的挑战更多了。课堂教学的开放往往会催生出许多新问题,其中有些还是非常复杂和棘手的。教师必须以课前预设为参照,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做到“收放有致”。在这里,“收”是一种“聚拢”,意在把学生散点式的思考集成为促进其发展的资源;“收”是一种导引,意在凸显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保证学生的思考与理解不偏离教材意涵且依循正确的价值倾向;“收”是一种提升,教师应当在充分倾听的情况下,整合不同的理解和思考,并将之提升到一种更高的水平。可见,“开放”和“回收”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高水平的智慧挑战。那么,应当如何做好“收”的工作呢?

1.根据教学实际,把握相应时机,巧妙地“收”。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种情况时要“收”:第一,当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难以形成集中性的意见,这时要“收”,因为许多开放性题目其思维的覆盖面通常较广,而一堂课的教学时间又十分有限,绝对地做到追本探源、穷根究底是不现实的。第二,讲到一般性内容时要“收”,因为一堂课就如同一篇文章,必须做到有详有略,重点才能够突出;第三,学生讨论游离于课堂内容之外时要收。一个班那么多的学生,如果任其信马由缰地提问,很可能会造成不少问题看似与课堂内容有关,实质意义不大的情况,老师适时地收一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的中心问题上,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实效。余映潮老师教学《七颗钻石》时,就很好地把握住了“收”的时机。这是一篇朗读活动课,余先生将其分为三个教学版块:

第一个环节是进入录音棚。主要是“收”,老师让学生用童声读出故事味,读出文中情。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学生已进入课文课文意境,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第二个环节是畅游智慧宫,先收后放。先让学生研读,在研读中指导写作技巧:环境对人物的作用,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第三个环节先收后放。三大教学版块环环相扣,有读、有讲、有练,抓住时机,收放自如,不拖泥带水,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2.在“收”中将思维碰撞的结果转化成“新质”。课堂的“放”只是一种手段,它不是漫无目标、毫无指向的乱放,而是要通过“放”,达到更好的“收”,在“放”与“收”的节奏变换中让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而产生出智慧的火花,最终转化成“新质”。因此,“开放”并不以课堂的“活跃”、“热闹”为价值追求,也不以学生形成“你说我说他说”的场面为终点,而是谋求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集聚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提炼出新质,展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之魅力。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做足功课,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充分的预设,对教学中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尽量考虑全面。预设时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胸中有课本,从而胸有成竹。但是,如果教师在整个课堂进程中被预设的框架牢牢锁定,始终想着怎样贯彻教案的意图,如何把学生“牵”回到教案所设定的路线上来,不敢越雷池一步,则预设反倒成了教师的枷锁,课堂也就失去了活力。所以,作为教师,要想合理地处理“放”与“收”的关系,必须首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具体而言,“预设”不是为了阻抑“生成”,恰恰相反,课前的充分预设,是为了使教师在“生成”的资源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思考,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捕捉出有价值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利用。说到底,既要“放”得彻底,又要“收”得到位,以最终的“收”将前面的“放”转化成成果,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也让学生的思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在一个不断走向开放的语文课堂里,以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随时充盈其中,这是智慧碰撞、情思相融的结果。只有合理地处理“放”与“收”的关系,师生才能在心灵交融的平台上催感,建构知识,提高能力,融多维目标于一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上一篇:文思兼美最动人 形神俱备说散文 下一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