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功能

时间:2022-05-26 05:23:09

突出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功能

摘 要: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主要学科,与人的精神思想、成长发展密切相关。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工具性的一方面是语文教学的传统项目,在教学中必然首先能够得到落实体现。然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现实生活中却严重缺失,这不仅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甚至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很大的缺陷。分析人文教育发展背景,研究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成为语文教学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教育;良好品质;健全人格;教书育人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落实好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目标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等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认知的发展。语文课堂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丰富了语文教育应有的内容,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魅力,回归到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

可是,近些年不断出现的怪事应引起教育工作者心灵的震动,如:2008年范美忠汶川地震中逃跑、药家鑫驾车撞人后杀人、留日学生汪某用刀捅母,件件触目惊心。如果我们培养出来学生都这么自私自利、冷漠无情、道德沦丧,甚至泯灭人性,将来他们如何能担当起国家重任,我们民族振兴的希望何在?作为教师,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感和审美体验,有效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让语文课堂成为人文教育的主阵地。

一、人文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我认为,人文精神主要指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直道行,自强不息,遂好和平,反对分裂等。纵观新教材,体现这些人文精神精华的课文比比皆是,课文中给我们提供了众多的人格榜样。

二、在语文课堂上渗透思想教育,体现人文精神

我认为,新课程理念是以“敬畏自然,珍惜生命”为逻辑起点的,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为中心,以引导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为要义,其核心是:教育要直面自然,直面生命。地震、山崩、雪崩、泥石流等这些自然灾害会随时吞噬掉成千上万的人,我们中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树立“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为地震中埋在废墟里长达176个小时的生命感动,我们也为日本的核泄漏担忧,学生明白了,人类可以凭着智慧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但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类又显得如此渺小,进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命多珍贵,自己身边的爱有多博大,自己身上的责任就有多重要。

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格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做出善行的内在品质,包括爱国情感、集体荣誉感、公共事物的义务感和是非善恶感,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良、无畏、正义、平等等优良品质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战争题材,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树立同学们对战争正确的价值观;对正义战争支持,对非正义战争抨击,明白侵略是错误的,树立和平意识。雨果作为法国作家,他能站在正义立场,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里》痛斥了侵略者的行径,值得称颂。再如,《蜡烛》里的“老妇人”、《芦花荡》里的“老头子”他们都是普通而平凡的人,但在战争中他们表现出来的勇敢、无畏、善良,让人赞叹。课堂上我向学生介绍中央电视台评选出来的年度正义人物事迹,让学生明白:正直、善良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要力争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2.培养学生的一颗“爱心”

这颗爱心,不光爱自己,爱亲人,理解、宽容别人,扶弱济困,还要有一个博大的胸襟。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忠厚宽容、慈悲为怀的传统,《弟子规》里就有“出则悌,入则孝,泛爱众”这些章节,教育我们如何和人相处,如何关心别人。当代中学生只要有宽广的胸怀,就会自觉关心理解别人,就不会漠视、歧视处于苦难不幸中的人。

总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启发学生如何在这个世界上造就一个善良的自我、寻找和谐而又幸福的生活。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人文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课内课外的资源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利用这些资源:不光是课文及参考书,也可以是传统节日里风情习俗,大街上的广告招牌,旅途景地的建筑风景,还可以那些流传千年的经典名著,随时有灵感,随时记下来,并要日积月累。教师若关注一切,关注学生的一切,以学生为本,就能在教好书的同时也育好人。

参考文献:

[1]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1.

[2]郑少华.学校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与重构研究[A].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12.

(作者单位 湖南省拓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上一篇:月份牌上的日子 下一篇:浅谈校长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