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填海区回填土地基强夯处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05-26 04:54:25

浅谈填海区回填土地基强夯处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哈尔滨工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大连软件园瑞安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家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采用强夯法对大面积回填土建筑场地地基处理,由于加固效果显着,强夯处理后的回填土承载力及沉降量均能满足基础结构设计要求。针对目前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填海项目较多,未来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工程会不断增加的情况,以保税区填海区的工程实践为例,对大面积回填土地基强夯处理的施工程序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回填土 地基 承载力 强夯

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起重机或起重机配三角架、龙门架)将大吨位(一般8~30t)夯锤起吊到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冲击应力,迫使土层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也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适于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高填土、杂填土以及“围海造地”地基、工业废渣、垃圾地基等的处理。

针对目前强夯法在大连地区应用渐增,本文以保税区填海区的道路管网工程实践为例,对大面积回填土地基强夯处理的施工程序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该填海区场地大面积采用碎石土回填,其最厚处达到5m。

1.工程背景

1.1工程概况

保税区填海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移山填海形成,前期规划道路、给水、雨污水、供暖、通讯、电力等综合管网及配套用房工程,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

1.2承载力

道路及管网工程对地基沉降敏感,为保证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强夯范围为道路规划红线外延3米,配套用房基础外延4米,且通过现场静载试验检测地耐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强夯技术参数的确定与施工程序

2.1强夯技术参数的确定

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根据初步选定的技术参数,在施工现场选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选择最佳夯击遍数与最佳落距,确定最佳夯实效果与质量检验标准,通过现场试夯验证结果,并经过必要的修正后,最终确定适合于现场土质条件的施工参数。

(1)锤重与落距

夯锤锤重与落距是影响夯击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决定每一击的夯击能量。

本项目通过试夯,采用圆形锤,锤底面直径D=2~2.2m,锤重10t、15t,落距为8m、10m两种,单位夯击能为2500kn・m。

(2)夯击点布置及间距

夯击点布置应根据现场实际状况,采用等边三角形(图1)。

(2)夯击次数。强夯施工分两遍点夯,一遍满夯进行,第一遍单点夯击6次,第二遍单点夯击4次,最后二击平均沉降量宜50mm,满夯压半锤。

分遍间隔进行,以利于加固深部土层及孔隙水应力消散。

2.2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掌握各项参数,现场实地考察,定位放线。

(2)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强夯参数。

(3)选择检验区作强夯试验。

(4)场地整平,修筑机械设备进出场道路。填土区应清除表层腐殖土、草根等。场地整平挖方时,应在强夯范围预留夯沉量需要的土厚。

2.3施工程序

强夯施工程序为:清理、平整场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脱钩自由下落进行夯击,测量锤顶高程往复夯击,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3. 质量控制

3.1施工过程的监测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夯击的沉降量。

3.2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地基加固效果,雨季施工做好场地排水。

(2)下雨前将已夯完的夯坑及时推平,防止夯坑积水。

(3)起重机设防背杆缆绳,减轻起重机臂杆在夯锤落下时的晃动反弹和避免机架倾覆。

(4)起重机应支垫平稳,遇软弱地基须用长枕木或路基板支垫。

(5)夯点中心位置用明显标志标出。

(6)强夯施工应有组织,有顺序进行避免漏点。

(7)夯锤落下后倾斜时,及时将夯坑填平。若倾斜超过D/4时(D为夯锤直径),该击点无效,推平重夯。

(8)施工前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9)设专人负责现场质量检查,做好记录。

(10)强夯施工应严格按确定的强夯参数施工。

3.3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检验

强夯结束两周后对强夯地基进行检测,采用静载试验进行检测。

强夯后的回填土地基达到稍密-中密状态,分析测试结果,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fak=120kPa的要求。

3.3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如表2所示

4.结论

强夯法加固特点是:使用工地常备简单设备;施工工艺、操作简单;适用土质范围广;加固效果显著,可取得较高的承载力,一般地基强度可提高2~5倍;变形沉降量小,压缩性可降低2~10倍,加固影响深度可达6~10m;土粒结合紧密,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工效高,施工速度快(一套设备每月可加固5000~10000m2地基);施工费用低,节省投资,比换土回填节省60%费用;同时耗用劳动力少和现场施工文明等。

本文给出的强夯技术参数确定的方法和施工程序,以及强夯法质量控制的措施,对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上一篇:浅谈加强普通公路质量的控制措施 下一篇:商品混凝土的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