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时间:2022-05-25 03:01:29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本文针对现阶段高中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教学状况提出相应的应变措施,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乐学、善学。体育老师应在体育活动中投入热情,并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使学生身心得到锻炼,使体育课成为他们学习的乐园。

体育兴趣 教师修养 成功教学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一、体育兴趣促进体育学习的效果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体素质与原有技能水平大体一致的情况下,有体育兴趣的人较无兴趣的人活动效果更优。这是由于体育兴趣对体育学习或锻炼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1.指向作用

体育兴趣是人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个性倾向性的体现,每个人在体育兴趣方面都可能有差异。同时,体育兴趣又是人们心理和行为上对体育活动的趋近倾向。它使人可能从多种活动中做出选择,选择他所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或形式,并且乐此不疲。但是,不同年龄学生的体育兴趣可能发生变化或分化,而使兴趣的指向性越来越明确而趋于稳定,甚至逐渐形成对某个项目的中心兴趣。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指向作用会因活动结果的积极强化而不断得到加强,从而表现出体育兴趣的动力性和体育参与的延续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学、大学和学校后三个阶段在三类体育活动的兴趣上显示了高度的一致性。其中,对健身健美活动的兴趣呈增加趋势;对娱乐型活动感兴趣的人,无论在校时还是学校后都超过另两类,并有很高的一致性。体育兴趣与运动实践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兴趣对运动参与有长期明显的定向作用,对促进终身体育的实现有积极的影响。

2.强化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可以促使人们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体育活动要求人们付出较多的体力,比较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但是,如果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地投入,刻苦学习,努力进取。实验表明:中学女生多数不喜欢长跑,但改成音乐伴奏下的跑跳步练习,在生理负荷相同的情况下仍然情绪振奋不感疲劳,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高中体育兴趣的培养

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可能更加稳定,且有明显的选择性。但同时也显现出更大的不平衡性,有的学生仍然喜欢体育,有的学生却对体育毫无兴趣。在性别的差异上也很明显,男生喜欢竞争性强、对抗激烈的项目,女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惰性更加明显,怕脏、怕苦、怕晒、怕出汗,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但是,在正确教育和影响下,有些高中生会对某些体育项目或体育锻炼产生执着的兴趣。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1.愉快教学法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学生中有90%的同学愿意与老师多多接触。因此,教师可通过教学时与学生一起活动,以及找时间与学生聊天,感知活动量的大小和运动负荷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身体是否起到锻炼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的及时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使学生少走弯路;并可以保持良好的体形,体育教师健美的体魄本身就是一种感召力,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能让学生体会到锻炼身体的好处。和学生聊天,则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一起讨论则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只要体育教师敞开心扉,热情地与每一位学生沟通,那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拥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积极地调控体育教学的情感,是指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与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心理体验。

2.教学“引趣”法

体育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环境因素的诱发。教学中持续“引趣”是引起学生愉快体验并逐渐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新颖的教法、生动的教学用语、优美的示范、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设置疑难、情景设置和丰富的体育信息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体验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体育兴趣,并初步形成专一的或中心的体育兴趣。

3.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体育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取得成绩时,他会对成功的表现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感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就要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经常性地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积极性,就是引起需要激发动机,促使学生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4.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比较恰当的鼓励

由于高中生的自尊心强,一部分同学还有畏难心理,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比较恰当的鼓励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据调查有90%的学生希望受到老师的鼓励,其中有25%的学生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地鼓励与表扬,并表明,如果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那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地提高。故在体育教学中,要经常使用鼓励,但不能敷衍了事,做到公平合理,恰到好处。

5.正确结合女生月经期特征,合理安排课堂内容

因为女生的生理特征,常会请假,这时教师需要做出合理的安排,一方面,需要特别关心、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理解此时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期间需要注意体育卫生的必要性。一般说来,对于女生月经期,可能很多人都认为“静”比“动”更合适,孰不知在正常情况下,月经期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却是有意无害的,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机能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更有利于经血的排出。但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活动要掌握住尺度,凡事要循序渐进,难度和强度都应是逐步适应,因人而异。

三、结语

总之,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使学生愿意去学,愿意去练。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新的课程理念结合起来,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郑爱民.农村高中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4).

[2]朱杰,王晓霞,徐叶彤,王晓东.甘肃天水地区中学生城乡体育学习兴趣分类比较[J].辽宁体育科技,2005,(4).

[3]袁广锋.终身体育动机、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0,(3).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上一篇:浅谈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课堂教学手段 下一篇: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综合因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