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爱的力量 丰富人文义涵

时间:2022-05-25 01:51:40

挖掘爱的力量 丰富人文义涵

高尔基曾说:“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热爱的不朽形象。”这一古希腊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能够被选入小学教材,其目的不言而喻,即是通过文学的滋养,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渗透。那么如何挖掘这一经典神话的人文意涵呢?笔者看了王崧舟老师的《普罗米修斯》的课例录像,深受启发。

一.梳理爱的主线,激感体验

一般解读《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大多将人物定位为“英雄”,并以此展开教学。但在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视野里,他对文本的解读是从人文的角度来阐释。王老师首先定位《普罗米修斯》是神话故事,而且是关于“爱的神话故事”。这里的爱是何种爱?有多深?如何爱?神话故事中都有可以解读并可圈可点的脉络。藉此,王崧舟老师定位《普罗米修斯》的主线,就是关于深沉“大爱”,正是这爱让普罗米修斯活在世人心中!

通过爱的视角,能够开掘该文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传承,引导学生看到真善美,看到“仁爱”和熠熠生辉的人性,这是王崧舟老师对文本的崭新解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解读,王老师的课堂用“爱”的价值主线,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了神话文本在小学语文课堂语境中的人文奠基。

二.用想象挖掘爱的神话,感悟爱的力量

神话是属于儿童的,而神话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属于儿童的。普罗米修斯作为一个神话故事中的典型形象,他的神奇性何在?他的神性如何解读?学生如何定位?

王崧舟老师通过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与神话这一特殊文体进行对话,聚焦一个个画面,创设鲜活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层层深入走近人物,并通过“说、读、写”的介入,让学生和人物心灵沟通,追寻爱的原点。

师:人类没有火会怎么样?生:无边的黑暗。只吃生的东西。

师:人类有了火怎么样?生:烧熟食物,驱寒取暖。

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设问,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吃生东西到无边的黑暗,边想象边感受那种内心的寒冷;再通过烧熟食物,到驱寒取暖,想象并感受到眼前的光明。在老师的语境制造下,学生的想象之门被打开,文本变成了历史的剧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真切感受到其中的苦难与幸福,学生就可以藉此感悟到普罗米修斯的情感和灵魂。

三.面对苦难和残酷,体验爱的深刻

按照王老师对《普罗米修斯》的解读,是将普罗米修斯“受难”情节作为文本主体,因此他在课堂中通过逐字逐句地引领,让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的形象,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直面普罗米修斯受难的两个画面。

在课堂中,王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核心:“因为爱,普罗米修斯不惜触犯天条,拿取火种,让人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为学生的解读奠定一个基调:因为爱,普罗米修斯将会受苦受难。而这种受难,无疑是伟大的。也是庄严的。就在这样的情感奠基下,他引导学生进入两个残酷的苦难画面中。

师:接下来,你会很不情愿地看到两个画面,请你不要轻易放过去,你可以做两件事:第一,用波浪线将这两个画面画下来;第二,圈一圈,让那些细节深深地刺痛你。(生默读、圈画)

王老师两次进行了情感动员:尽管我们很不愿意,但还得把这两个画面找出来。

生:(朗读)“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生:(朗读)“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鹜鹰,……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尽头了。”

师:是的,就是这两个惨不忍睹的画面。我们不情愿,但是,我们必须走进去。

王崧舟老师不但带着学生走进充满血腥与惨然的画面,而且将文本中蕴含的细节,让学生进行刻骨铭心的感悟和体会。他不仅凭借学生的想象,更凭借对文本文字的品味与咀嚼,要求学生深深感悟“哪些细节深深地刺痛着你的心”。并让学生把握文本中的关键词“死死地锁”“没有尽头”“啄食肝脏”等,想象“渴”“饿”“冷”“累”“困”“痛”等身体的感受,同时让学生在时间漫长的跨度感悟中,感同身受到普罗米修斯生不如死的痛苦和折磨。

通过还原神话的苦难和残酷,王老师使得文本的诗意鲜活起来,而学生也在这刹那间与普罗米修斯的内心相通,心灵相遇,藉此,人文的意涵获得了延伸,学生也获得了丰厚的滋养。而这时候,学生已经通过文字,直面到了普罗米修斯所承载的爱的力量。那正是这一经典神话所赋予的人文意涵。

陈少凝,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上一篇:《赤壁赋》的关键词教学 下一篇: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