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

时间:2022-05-25 10:14:32

体育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

摘要: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质。初中教学大纲都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

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本文对素质、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粗略的论述,论述了学校体育对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 ; 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与其他教育学科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素质、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一)素质是人的身体、智慧、能力和个性乃至整个心理活动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狭义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或其他先天因素决定的,故人们称之为遗传素质或先天素质,既然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自然前提,失去了这一前提就谈不上人的发展,那么社会就应该重视人的先天素质的提高,但这主要是优生的问题,而不是教育的问题。

广义的素质主要是指事物主要成分的质量,事物本来的性质,广义素质的含义已超越了遗传特征的局限。在应用范畴上,它既可以指个体,也可以指群体。我们可以把人的素质看作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或将其界定为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

(二)素质教育概念的内涵。人的素质既指先天的自然特点,又指后天的一系列社会品质,作为个体的人的本质既包括先天因素(自然本质),又包括后天因素(社会本质),而后天形成的社会本质才是作为社会的人的属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因此我们从教育的观点考虑人的素质时,应该把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结合起来,并且着重于人的社会本质。据此特点,所谓的“素质教育”即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展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应试教育是以应考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分数与升学率成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它具有注重学生应考能力和共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而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注重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具有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二、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一)学校体育首先是生存教育

学校体育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运动,也就是说体育是通过运动所进行的教育,体育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尽管今天生活在都市或农村的学生不必再到原始森林里去谋生,但是今天的体育与“生存”的关系依然比较密切。因为,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赋予了“生存”二字新的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的寿命延长的趋势日趋明显,为了“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终身教育应运而生,而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不但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心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和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三)学校体育的生活教育功能

现代社会的人除了要能够生存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或生活质量,终身体育运动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是不争的共识,体育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各种教育中,体育应当说是最为“市俗化”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不要把体育仅仅看作是运动的教育,而是要看到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比拟的。作为生活教育的体育也许不能直接培养出引发产业革命的旷世奇才,但却可以造就一代懂得如何健康、文明地生活的现代人。

(三)学校体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道德问题往往是与利益的竞争相联系的,道德的培养也需要在竞争的情况下进行方能见效,体育恰恰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这样的机会,体育的内容载体之一是现代竞技运动,其不断完备的规程、规则体现了一种社会的道德期盼,参与其中便会使人懂得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也能够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还表现在通过参与或观看体育比赛,提高了整个民族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主旋律,以前的校体育不足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个性教育等方面的功能才能跟上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保证。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讲座、兴趣小组、社会调查等。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潜能。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努力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坚定改革步伐,以提高全民素质,振兴中华为己任,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开创出一条新路。

上一篇:如何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下一篇: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