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估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05-25 04:58:51

浅谈小学生估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摘 要: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

关键词:估算;培养;习惯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重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繁琐精确的计算可以由计算器完成,生活中很多问题往往只需要估算解决就可以了。估算可以使人们较快地把握住有关数量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一些计算能力不强的人,也能用简单的数代替复杂的数进行估算,估算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1.在生活中寻找估算

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表现出从事科学研究式的数学能力,而是不经意地表现出应用数学的素养。有时大约地把握数量往往比计算精确值更实用。教师平时应该注意让学生收集生活实例,寻找估算的影子,体会估算的实用价值。

下面是学生收集的一些例子:

a.我的一步长约50厘米,从我家到学校我走了628步,我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b.本学期,我们班全民医保每人缴费20元,全班58人,大约缴多少元?

c.肯德基一份套餐17元5角,我们一家三口带50元够吗?

这些例子都需要进行估算,学生通过收集,感受到估算无处不在,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在动手实践中积累估算的经验

估算是对事物和数量的整体把握,在估算过程中,思维经历着观察、猜想、类比、推理等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牢固的数学模型,使学生在估算时有清晰的、可类比的标准。

例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在周围找一找,动手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数学模型,接着让学生估一估一块橡皮、学生的课桌、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这时,学生将所要估算的物体与已有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数学模型相类比,运用调整的方法,不断地修正和尝试,直到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的结果比较接近为止。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积累了有关面积单位大小的经验,而且估算意识不知不觉的也在增强。

3.掌握合理的估算方法,大胆估算

掌握合理的估算方法,对于形成估算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估算,使学生认识到估算是数学的一部分。

例如,在秋季户外实践活动中,学生在租车问题上展开激烈的讨论,问题如下:四年级283人参加活动,每43人坐一辆汽车,大约需要几辆汽车?经过学生一番讨论和辨析,得出了合理的答案,结果是8辆汽车,而不是283÷43≈280÷40=7(辆),因为最后不满43人一组也得乘一辆汽车,这样才安全。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学生体会到合理运用估算方法的重要性,体验到估算的魅力。

二、自觉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养成估算习惯

数学素养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估算教学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的感受估算在生活与学习中的广泛用途,体会估算的数学应用价值。

1.自觉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合理性作出判断

计算机的普及,对学生处理日常数量关系、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判断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将估算作为精确计算的辅助手段,积极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技巧有意识地判断四则运算的结果是否合理、正确。

例如,180×38的估算结果约是8000,或者可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在估算范围之类,例如,1999÷31的商应在60~70之间,超出这一范围必错无疑。

2.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生活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些估算的经验,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养成估算的习惯,体会估算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后,我安排了一次实践。把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分组计算操场的面积,不一会儿就见有的小组进行步测,有的小组进行目测。先估算出操场的长和宽,再估算操场的面积,还有一组利用我们测量过的教室面积进行估算,估一估操场有几个教室那么大。通过上述的实践活动,学生能主动运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不必“担心”学生估算的答案是多少,而应看到学生的估算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逐渐在增强。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实验小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三部曲” 下一篇:做到“五备”,打造高效生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