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诗诵读教学五部曲

时间:2022-10-07 04:19:56

浅议古诗诵读教学五部曲

摘 要:文章通过初读古诗、再读古诗、吟诵古诗、演读古诗和品评赏析这五个环节展开,教学生如何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技巧,以及通过反复朗诵,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诵读 感悟

古诗语言精炼和谐,感情深沉丰富,教读古诗,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古诗时,指导学生在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古诗的意境,达到积累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发现古诗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一、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教学的基本模式,花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二、教学内容单薄、教学方法单一。针对以上弊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初读古诗――了解背景

了解背景指对诗人创作该诗的历史背景或者生活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不同,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白居易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司马,写了千古绝唱《琵琶行》,抒发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之情;而李白的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反映了诗人在长安受排挤被放逐后东游齐鲁时追求自由的心情。这类诗歌教学,需要比较详细地介绍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地把握主题。

二、再读古诗――品出韵味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是:疏通字词―明了句意―领悟诗意。疏通字词:理解每个字在古诗中的意思。明了句意:抓住诗眼,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领悟诗意:整体把握古诗的意思。首先让学生自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读。训练朗读是小学生学古诗的重点,要讲,但不宜多讲、讲得太深。重点应放在朗读指导上。因而在教古诗时要注意做到“四读”: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二是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三是讲读,老师逐句讲明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并让学生做出标记,读出语气和语势,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诗含义,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四是指名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歌的感知。

三、吟诵古诗――余音绕梁

通过反复吟诵,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吸收体会古诗的内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巨大潜能,对诗歌心生喜悦的同时,也品尝到成功地解析与运用语言的快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因此,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教学时必须加强朗读训练,反复吟诵,读出韵味,感悟其内涵。

例如吕岩《牧童》中“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横野、晚风奠定的基调便是悠然见南山般的闲适、恬淡。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弄”字,更写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断断续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表现得更为传神。

四、演读古诗――角色体验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通过这样反复地读,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古诗的意境,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诵”过关了,“背”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古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要求背诵的古诗一定要背诵,并且要当堂背诵。感情演读:配上表情、动作,有感情地演读古诗。当然,突出课堂高效的同时也要与情趣相结合。如学习杨万里的《舟过安仁》时,可让学生上台表演小童对话,借助动作理解诗意,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古诗,也通过角色体验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五、品评赏析――庖丁解牛

古诗语言凝炼、语意含蓄,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点,用字省略;采用倒装;运用修辞手法等。要把丰富的内容压缩在短小的篇幅中,只有从细部入手,反复品评,仔细赏析,才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准确的评价。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的《马诗》),“沙如雪”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月似钩”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深化了主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我们教给学生诵读古诗的方法,指导学生走好这五步,那么通过反复诵读,深入体会,必能培养出学生对古诗诵读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真正享受到诵读古诗的乐趣。

上一篇:把真正的游戏还给幼儿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