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访视对新生儿喂养方式的影响

时间:2022-05-25 03:06:42

【中图分类号】R1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218-01

【摘要】 目的:加强产后访视指导,有效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辖区内居住的648例产妇,每例访视2次,对初访结果与结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纯母乳喂养率由41.3%提高到85.2%,且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访视时应大力宣传提倡纯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知识、产后保健等进行示教和指导,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关键词】母乳喂养 访视 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辖区内居住的64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本市产妇486 例,外地产妇162例。

1.2 方法

1.2.1 产后访视 由妇幼保健人员入户对每一位产妇出院后3-7天进行初访、产后28-30天进行结访,共2 次。每次每人随访时间30 分钟以上。如有高危因素者为3次, 增加时间为产后14天左右。上门访视前, 与产妇电话联系,带上访视包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

1.2.2 产后访视主要内容 ?首先了解产妇孕期经过及分娩前后、分娩时的产程进展情况。母亲检查: ①一般情况,如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自觉不适及情绪状态;② 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如发现异常,应寻找原因并予以处理;③ 检查及情况,注意胀满程度、有无红肿、硬结,有无皲裂及乳量多少;④检查子宫缩复情况、有无压痛及恶露量、颜色及气味,检查外阴有无红肿、切口或腹部伤口的愈合情况。婴儿检查: ①询问新生儿哺乳、睡眠及大小便等一般情况;②观察皮肤颜色、精神状况、呼吸及测体温;③从头到脚进行查体。重点检查脐带是否脱落,脐周有无红肿及分泌物;以及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筛查;④出生过10天者测体重、了解营养和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初访者加上“经皮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合新生儿的其他情况筛查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留电话, 随时提供健康咨询和就医指导。

1.2.3 保健指导 实施保健指导因人而异[1]。因产妇文化背景, 风俗习惯及经济条件, 年龄职业不同, 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保健指导内容包括合理喂养、婴儿护理保健、产褥保健、计划生育和计划免疫指导等。①合理喂养: 大力宣传母乳喂养优点,对非纯母乳喂养的产妇重点讲解,指导正确哺乳方法和技巧。②婴儿护理保健:指导产妇及家属对婴儿脐部、皮肤、常见症状的观察和护理。有条件者指导婴儿沐浴、游泳、新生儿抚触等。③产褥保健: 使产妇保持心情舒畅,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饮食调理, 多食新鲜蔬菜,合理营养。④计划生育和计划免疫:产褥期禁、盆浴。指导产妇42 天开始正确避孕。发放有关母乳喂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建立预防接种证, 按时接种。

1.2.4 效果分析 每次随访详细记录母婴情况,访视表由产妇签字后收回,并建立健康挡案。通过访视了解产妇健康状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 本文着重关注访视指导对纯母乳喂养率变化的影响。采用前后对比方法,对初访与结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下转第219页)

上一篇:妊娠合并肝功能衰竭剖腹产的麻醉处理 下一篇:使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造成误差的原因分析